APP下载

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药理学教学

2014-01-27王晓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药理学少数民族民族

王晓琴 张 波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2)

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药理学教学

王晓琴 张 波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2)

联系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分析高校民族学生课堂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本人的体会研究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之路。

药理学教学;少数民族;教学方法

新疆是一个多少数民族省份,我校在多个院系都设有民族班,招收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其中,维吾尔、回族、哈萨克、蒙古及俄罗斯族学生居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因素不是遗传因素,而是后天即地域、宗教、语言、生活习俗等环境因素[1]。《药理学》课程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再加上语言的限制,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倦、排斥心理。因此教师就必须更有耐心、责任心,勤思考,多实践。本文联系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结合个人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感悟,供广大医学教育界同仁参考。

1 趣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大多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有所欠缺[2],尤其是在对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上。而且学生普遍认为《药理学》枯燥无味,难学、难记。教师不妨把课堂当作一个舞台,自己当好导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当好演员,通过自己的引导和与学生的共同表演,把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课堂上可以多给学生讲一些与课程有关的故事,如胰岛素、磺胺类药物的发现历程,可以提高学生兴趣。还可适当穿插一些广告用语,比如在讲解热镇痛抗炎药这一章节时,可以引用一段广告词“护彤专治儿童感冒”,并借此向学生介绍其有效成分之一为对乙酰氨基酚,并提出问题,如为什么儿童解热不用阿司匹林而用对乙酰氨基酚?从而引发学生对该问题的思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对该类药物兴趣。再比如“新康泰克治感冒疗效好,不含PPA”。随即讲解为什么不含PPA(苯丙醇胺),这个PPA跟磺胺类药物吡哌酸(PPA)只是简写一样,其实不是一种化合物。还可将顺口溜、歌诀点缀于课堂教学中,如“乙酰水杨酸,抑制PG生;解热又镇痛,抗炎抗风湿;抑制血小板,防治血栓塞;不良反应多,为您扬名氏”。在这个歌诀中的最后一句概括了阿司匹林所有不良反应,记忆起来相当容易。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主动学习。

2 选择多种教法,丰富课堂教学

2.1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民族地区位置普遍较偏僻,文化信息相对闭塞。少数民族学生在入校之前其社会化过程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区域内进行的[3]。视野的狭窄、文化的单一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思维和想像的深度及广度,因此民族生的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直观的方法。比如在讲授利尿药时可以将药物作用的位点、离子的转运过程制作成动画,配合语言进行讲授。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注意下载与教学相关的视频。比如中央-2台的经济半小时节目曾经播出一个小男孩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事件,教师可在讲授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时播放相关视频材料。这样可使学生通过各种感官的感知,尽快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往往比教师单纯口授效果要好的多[4]。

2.2 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民族学生对汉语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尤其是在对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上。比如很多学生不清楚“心率”与“心律”之间的差别。这就要求教师更应注意准确、深刻地把握民族语言和汉语言,在教学中生动、流畅、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准确而及时地接受老师传递的信息。再有不同民族的学生各有特点,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比如维吾尔族学生性格比较热情、奔放、活泼,更适于讨论法教学;而藏族学生性格比较内向、稳重,更适于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针对蒙古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请部分汉语水平较高的民族学生用其母语进行解释,有助于民族同学对重点及难点的掌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3 加强授课灵活性

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多开展民族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辅助性教学活动。如在讲授抗高血压药时可以给学生放一个新闻“2010年7月31日,国际高血压学会2010年中国高血压西部行暨西部高血压论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举行。论坛透露,我区目前至少有250万高血压患者。据最新公布的新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新疆的城区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6%,牧区3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2%,并且患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新疆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高跟其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找出问题所在,这样不仅让学生直观地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直观地体验到药理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当学生能学以致用时,对课程的兴趣感就会明显增强。教师还可以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通过布置一些小课题、小论文的方式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

3 施展教师的人格魅力,发挥榜样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是教育作用、情感感染作用。一个永远对学生充满信心的教师,一个全班笑语盈盈的课堂,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和表现。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待民族学生要有信心、耐心,不讽刺挖苦,而是多注意观察、多与学生沟通,分析、了解他们,力求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予以及时的帮助和鼓励。一经发现优点及时表扬,同时指出他们的智力水平、能力并不弱,而是他们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意志稍显薄弱。当学生有失误时应及时提醒、耐心指导,并提供适当的机会鼓励他们再次尝试。

4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使命感

教师应具备较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医疗知识,并关注临床用药新进展。注意相关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及临床学科之间的相关性,突出药理学的桥梁作用,将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结合起来。在授课中间可以询问学生家里是否有亲人使用本章讲授的药物,该患者病情如何,身体状况如何,再请同学讨论其用药是否合理,是够还有别的药物可以替代等。这样一来学生能深切体会本学科的实际意义,把书本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可让学生体会到强烈的成就感[5]。

教师还要注意把药理学相关研究领域中的最新研究动态、最新研制的新药及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医药方面的问题,把这些前沿知识引入到教学中去,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其使命感。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教学能使民族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形成了“师生互补,教学相辅”的良好局面。为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及我国民族医药的发展,需要我们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医药专业高素质人才。我们的广大医药专业教师应充分提高认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民族学生教学质量。让我们为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少数民族人才而共同努力[6]。

[1] 李儒忠.深化民族教学改革的八个问题——在新疆财经学院民族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3:3-8.

[2] 白翠蓉.教师应如何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水平[J].中国民族教育,2008,23(12):23-24.

[3] 蒋海彬.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及民族班学生进入大学后管理的几点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96-98.

[4] 赵颜,李光荣,蒋珍莲.民族地区高校多媒体教学应用效果调查及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7(20):8-9.

[5] Taylor M. Pharmacology[M].Harcourt Asia Mosby,2002:21-212.

[6] 易永忠.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25(3):182-185.

To Innovate the Teaching Idea and Method in Minority Areas: about the Pharmacological Education Methodology

WANG Xiao-qin, ZHANG Bo
(School of Pharmacy,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2002, China)

In order to find the practical educational methodology in minority areas, current study showed multiply ways to improve the pharmacological teaching effects according to the local minority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ommon problems in classroom teaching.

Pharmacology teaching; Minority; Teaching method

R96

A

1671-8194(2014)13-0380-02

石河子大学263青年骨干教师项目(YX08016)资助

猜你喜欢

药理学少数民族民族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民族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