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

2014-01-27寇宗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
关键词:颊车鼻唇口角

寇宗国

(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街道中础社区卫生服务站,北京 100000)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

寇宗国

(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街道中础社区卫生服务站,北京 100000)

周围性面瘫又称为面神经炎,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本病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不受年龄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多见于着风受寒。我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以地仓透颊车接电针,另选穴人中、承桨、四白(患侧)、阳白(患侧)、鱼腰(患侧)、太阳(患侧)、下关(患侧),风池(健侧)、合谷(健侧)效果很好。

周围性面瘫;电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14~70岁,病程最长30 d,最短2 d。

1.2 临床表现:患者大多表现为口眼歪斜,日常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难以自控完成,对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

1.3 电针治疗选穴:患侧取阳白、鱼腰、四白、太阳、下关、颊车、地仓、人中、承浆、风池(健侧)、合谷(健侧)。

1.4 临床操作:穴位常规消毒,阳白透鱼腰,地仓透颊车,人中、承浆浅直刺,风池穴针刺时针感要强,向对侧眼球方向传导。四白穴正向瞳孔方向呈30°角刺,切忌不可太深,正好在眶下孔中,有麻感即可。其余穴正常针刺。每次在地仓和颊车穴接6805~C治疗仪,选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宜,留针20 min,每天1次,10 d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3 d,视患者恢复情况选择是否进行下1个疗程治疗。

1.5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患者面部表情恢复自然,双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眼裂能完全闭合,额纹完全恢复正常。②显效:面部表情基本恢复自然,眼裂不完全闭合,额纹恢复但不对称,口角基本无歪斜,鼻唇沟变浅程度减轻但不对称,面部肌肉功能基本恢复,稍有面部发僵发木感。③有效:额纹未完全恢复,口角略有歪斜,鼻唇沟变浅但不对称。④无效:治疗3个疗程症状无明显改变。

2 结 果

痊愈62例,占77.7%;显效9例,占11%;有效6例,占7.5%;无效3例,占3.8%,总有效率96.2%。

3 病案举例

3.1 患者女性,49岁,自述5 d前早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右侧面颊动作不灵活,被家人发现脸歪了,即去医院检查。查:右眼闭合不全、眼裂扩大,鼓气时右侧口角漏气,右嘴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鼻唇沟变浅,前额皱纹消失,右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气时,因右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做核磁检查排外了脑血管意外,诊断为周围性面瘫,建议急性期后去做针炙治疗。诊断:周围性面瘫。给予电针治疗,采用本法治疗一个多疗程后痊愈。在治疗期间嘱注意面部保温防寒,戴口罩,不时做睁闭眼训练。

3.2 患者男性,27岁,自述昨天中午午休起床后突然感觉左侧脸发麻发木,用手搓擦后虽然感觉还不正常,但并没有在意,仍然去上班,上班时同事说你的脸歪了,还以为是同事开玩笑,当同事拿来镜子对照后,才知道是真的,非常害怕,当即到就近的二甲医院五官科就诊,医院医师诊断为面神经炎,建议去做针炙治疗效果比较好,遂来我处。查:左眼不能闭合,眼裂扩大,闭眼睁眼时额头上的皱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左嘴角下垂,鼓腮和吹气时,左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乳突后有压痛。诊断周围性面瘫。用电针疗法,地仓透颊车,前三次治疗电流强度较小,刺激的程度较轻,频率在每分钟80次左右,各个穴位的刺激也采用轻手法。三次治疗后电流强度以能够耐受为度,频率仍然在每分钟80次左右,其余各穴刺激手法在得气之后主要以捻转为主,少提插,刺激手法逐渐加强,治疗十次后痊愈。

4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的发生多由急性非化脓性乳突炎导致了面神经孔内的面神经发炎。直接的诱因是面部受风或着凉造成营养神经的血管受风寒而痉挛,导致了面神经的缺血、水肿,亦可能与局部的病毒感染有关。从解剖学上看,面神经主要包括运动神经,支配面部表情,其分支有颞支、颧支、颊支等。针刺面部穴位可直接刺激面部神经所支配的肌肉。针灸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可以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改善局部营养代谢,加速恢复面部的肌肉、神经功能[1]。传统医学认为本病是由风寒之邪气侵袭面部经络,客而不去,以至经气流行不畅,阴阳不调 ,气血不和,经筋失于濡养,萎废不用而发病。针炙治疗本病多有报道,丁氏[2]和李氏[3]用针炙疗法治疗本病均取得显著疗效。

本法融合中西之所长取风池穴以疏解风寒之邪,合谷穴以疏通阳明经气,以左治右,以右治左。面部取穴电针地仓颊车一方面可增强持久的得气感;另一方面通过电针刺激有效的训练面肌。其余诸穴配合,可以祛除风寒,温通经脉,活血行气。从而达到面部气血调和,经脉通畅,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本病初发生时,电针治疗的强度一定要小,频率也不宜太高,一般以每分钟80次左右为宜,而手法行针在面部部位切忌提插,一般在得气后以捻转的手法比较好,刺激的强度在病之初起要轻刺激,病之后期要重刺激。面部提插入法容易造成出血,如出血量大能增加面神经管周围的张力,会使病情加重。特别是四白穴,处于眶下正中的眶下孔中,非但进针的角度和深度要掌握好,而且严禁提插,手法不当,可由眶下孔刺入眼眶内,损伤眼球,造成严重后果。也容易造成出血,所以行针时只要有麻电样针感出现即行留针二十分钟就好。刺健侧风池穴时亦须注意进针的角度,忌向颈椎方向横刺,以免发生危险。

[1] 吕宏江,张繆,才树森.针刺对微循环血流影响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85,5(1):26.

[2] 丁燕.针刺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6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21(7):423.

[3] 李志华.针炙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J].江西中医药,2004,2(31):47.

R277.7

B

1671-8194(2014)13-0293-01

猜你喜欢

颊车鼻唇口角
基于关联规则探索明清时期针灸治疗面瘫选穴规律研究
常按5穴护牙齿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常按7穴不掉牙
视角与口角
打败鼻唇沟 恢复年轻光彩
两代人的不同
小穴位 大健康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鼻唇沟双叶皮瓣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