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慈善模式创新
2014-01-27李宝芳
李宝芳
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发展慈善事业意义重大。如何发展慈善事业,不仅需要增强社会慈善意识、健全慈善法制、改进政府管理方式,更需要慈善实现方式,即慈善模式的创新。本文试对慈善模式创新做简要探讨。
一、慈善的涵义与传统慈善模式
在我国,慈善事业是指政府倡导下,由民间团体自愿组织和开展的救济活动,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慈善事业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自企业、社会团体、宗教组织以及海内外私人的捐赠。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化行为,其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多是义务性的,对所支持的弱者,即受益人有较大的选择性。现代慈善事业的根本特点是:它作为民间群众性互助活动不仅是个人对个人的善举,也包括国与国之间的捐赠与援助。虽然其表现为对弱势群体的救济,但不同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而是对其的必要补充。对公众来说,慈善组织还是热情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它可以资助和兴办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公众的慈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对捐赠人来说,它又是忠诚的管理者,以严谨的责任心和精明的策划为他们服务,使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慈善事业的涵盖范围很广泛,它不仅包括灾难救助,针对环保、教育、医疗和贫困的发展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延伸到艺术、科学等相对上层的领域。
在我国,传统的慈善模式通常以动员式捐赠为主。慈善组织多是由政府组办,募捐活动的行政色彩相当浓厚,主要是通过单位对口扶助、赈灾捐赠等指令性劝募来进行慈善筹款。如行政色彩浓厚的慈善“一日捐”、“双日捐”活动,黑龙江、广东、重庆、山东、吉林、南京、天津等多省市都在组织开展,有的地方已经持续10年之久。很多地方在这种募捐活动中还规定了详细的捐款标准,按照职务高低、企业类型指派具体的捐款数额。公民的捐赠应是出于内心的道德良知的自愿行为,是源于内心的助人行善的道德情怀。自发的捐赠行为能够向外界展示出捐赠者的高尚道德,进而内化为个人内心的美好感受,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责任、义务和命令,不应受外部的强制约束。行政动员式募捐行为已经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且违背民意,严重挫伤民众的慈善热情,对慈善事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制约。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增强慈善的吸引力和活力,必须实现慈善模式创新。
二、慈善模式创新及案例
目前,来自企业、各类非政府组织或个人的私人捐赠正在成为一股新的重要的慈善力量。与传统善举相比,慈善家群体的形成、多样化的慈善实现方式、多维度的慈善文化、广阔的涵盖范围、先进的慈善运作手段和广泛的经费来源等已成为现代慈善事业十分显著的特征。新近在慈善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公益创投”、“风险慈善”、“社会企业家”、“微博公益”等,都是慈善模式创新的典型代表。下面以“公益创投”、“微博公益”为例进行介绍和阐述。
(一)“公益创投”
“公益创投”(Venture Philanthropy)或“社会事业”;欧洲有的国家以“第三系统”(third system)或“社会经济”(social economy)称之,有的则称为“新社会经济”(例如法国)。在我国,“照顾服务产业”方案,以及“微型企业”与微型贷款亦与其有关。
它是一种新型的公益资本投入方式,其投入主体一般是企业,而投入对象一般为初创期和中小型的公益组织。一改以往捐款捐物的行为,企业选择直接帮助公益组织成长,提高其运作效率。对于企业来讲除了资金支持,通常更强调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持,通过与被投资者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达到促进能力建设和公益模式创新的目的。一改以往公益事业的一次性输血工程,捐钱捐物仅能解决当前的问题,不能解决长久、可持续的问题,变“过时”的输血为“造血”,以企业资本介入慈善事业,支持公益组织,和这些公益组织一起从事更深层次的公益活动,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紧密联结,提升企业形象,为企业带来效益。多年以来,人们多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视为成本或缓解风险,而现在却逐渐的转变将其视为可带来新收入的战略目标。而慈善事业就是对企业声誉创造极为根本的领域,因此说慈善事业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将慈善救济与企业战略、公司技巧与市场需要相结合。这些内容及工作会通过不间断的回报强化公司的社会承诺,而回报通常以企业信誉的形式展示。传统的慈善事业带来的正面财务影响通常是间接的、持续的维继,不仅对社会、对企业本身所带来持续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就使得这些工作有必要经常的实践并加以利用,让慈善事业与企业战略的联系日益紧密,以求得对企业公益投资的收益。
“公益创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2007年12月8日,联想集团正式启动“公益创投计划”,以“让爱心更有力量”为宗旨,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公益组织,为其提供定制化的能力建设和志愿服务支持,以及首期总计300万元的创业支持资金,成为我国第一家引入并实施“公益创投”的企业。联想集团首批创投计划重点用于缩小数字鸿沟、环保、教育和扶贫四大公益领域。首批入选的公益机构有多背一公斤、山水生态伙伴自然保护中心、南部县乡村发展协会、红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村络工程等。2009年2月,联想二期“公益创投计划”启动,主要聚焦绿色环保领域,最终入选的16家公益组织中环保组织占9家。在我国,“公益创投”除了有企业领跑模式之外,还有政府推动模式。一种是直接参与,另一种是组建公益组织孵化器。2009年,上海市民政局举办了“上海社区公益创投大赛”,以“和谐城市”建设为目标,一方面,面向全社会征集社区服务的创意金点子和操作方案;另一方面,从福利彩票募集的慈善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资助和扶持符合“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宗旨的公益服务项目和公益服务组织。大赛采用公益创投的方式,为初创和中小型的公益组织提供5—20万元的创业及发展资助和综合性能力建设指导。由上海市民政局进行项目评估和能力建设指导,以推动社区服务建设的发展。2006年,在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支持下,以“助力中国社会创新,培育公益创业人才”为宗旨的上海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NPI)正式成立。其设立模式为“政府支持,民间力量兴办、专业团队管理、政府和公众监督、民间公益组织受益”。具体说来,就是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并以购买服务形式给予补贴;设立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向社会各界募集运作经费;资助型组织建立公益创投合作伙伴关系;由NPO专家组成顾问团并借助管理咨询、会计、法律、宣传营销等专业机构的志愿力量向被孵NPO提供咨询服务;受益方为创业和发展期的民间公益组织。目前,该机构已经成功孵化了“多背一公斤”等多家公益组织,在上海、北京、成都设立三个项目办公室。
公益创投作为推动公益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不仅对于突破当前公益社会组织普遍规模较小、资金匮乏、经营管理专业能力欠缺等瓶颈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目标:即创办独立的、自主发展的社会组织,并促使其企业化经营,对于推进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意义重大,前景广阔,这也正是区别于传统慈善对社会组织的捐助行为中最关键的一点。
(二)“微博公益”
瑞典IT服务公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网民总数已经达到22.7亿。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也已达到5.64亿人。在互联网兴盛的今天,信息交换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民间公益乘此网络之东风,在组织形式与运作方法方面均孕育出新的模式,即新型慈善。有别于官方慈善与传统慈善,新型慈善更为深入地运用社会力量,聚沙成塔,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慈善公益形态。其中,“微博公益”(也被称为“微公益”)更是异军突起。
自从微博诞生以来,有一个新词汇就占领了微博人群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个词汇就是“微博公益”,它以一种微博的普通表达方式,不仅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发展,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为回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公益理念。2011年4月15日,新浪财经联合中国旅游地产服务集团在海南举办的“微博之夜——微改变博公益”公益酒会上,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说:“微博的出现把每一个人心里面的善心、爱心、责任心阳光的一方面给激发起来了。一方面是激发起来,一方面是汇集起来。所以,微博的发展最关键的是代表了这个时代变革、前进、发展的方向。”与个人有关的微小的善念、与企业有关的社会责任,具体诉求最终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得到了回应、放大,获得了原本不可企及的“胜利”。参与“微博公益”的既有明星,也有企业家,更有平凡的普通人。
1.明星的“微博公益”
“微博女王”姚晨一直热心公益,并利用自己强大的微博影响力,迅速成为微博公益的核心力量,凭借网络平台的号召力入围“2011年度影人十大公益行动”榜单。从最初的拍卖翠平烟斗支持铅笔换校舍、“每多一名粉丝关注,就捐一角钱”抗旱捐款,到2013年4月初姚晨以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区代言人身份自费飞赴埃塞俄比亚,并多日在微博发表图文直播,介绍难民营详情。姚晨发起或参与的诸多微博公益项目,引发了粉丝热烈评论和爱心转发,为微博传达了公益和爱的正能量。除此之外,姚晨在微博中时常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转发各类救急求助的信息,还曾助力“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流浪狗大救援”等公益事件。目前很多网友发布求助信息时,都习惯性地要@姚晨,以期望获得最有效帮助,促使爱心在微博中传递。姚晨充分发挥了“微博女王”的正面能量,这也让她自己成为微博上的“公益女王”。
2.企业家的“微博公益”
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史玉柱2011年11月29日在微博上承诺,每增加100万粉丝,就以粉丝的名义捐出同等数目的善款,自承诺以来,他已经五次兑现了承诺,总共捐出了1500万元的善款。而今年,在粉丝数突破600万后,史玉柱继续兑现承诺,亲自提着600万元善款,在青海、西藏等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慈善捐赠活动。“主要用于经济落后地区教育、环境及濒临灭绝动物保护、藏文化抢救,每笔捐款我会发图片和说明,望大家监督。我不会赖皮的。”今年5月6日,史玉柱在微博上称。微博显示,6月9日,史玉柱在青海玉树州,连做了四个公益活动:帮助玉树州及下属县的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捐助100万元;在玛多县城的学校里建两个篮球场,捐助20万元;在玛多县扎陵湖孤儿小学,修建学生宿舍,捐助20万元;在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多秀民办小学,修建教室和购买学具,捐助20万元。史玉柱已捐出了2100万的善款,仅仅只是简单的一点“加关注”,仅仅只是每个粉丝一元钱,史玉柱收获的却绝不仅是600万的粉丝数,600万粉丝们收获的也不仅是名义上捐出的一元钱。被粉丝数“逼”成了一名慈善家,史玉柱的内心,应是满足并且喜悦的。而微博上发起的这些公益活动,也让普通人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努力,就能切实地帮助到弱势群体,何乐而不为呢?
3.普通人的“微博公益”
2011年,京华时报报道:新浪微博上一个“蛋生万物义卖店”项目颇引人注目:“贵州黔西红山小学6年级学生,每天要走两小时到海拔1600米的山上上学。因路途遥远和家庭困难,学校180多个孩子有2/3都吃不上午饭,‘蛋生万物义卖店启动‘红山小学午餐计划。购买一份5元午餐,就能多让一个孩子吃上午饭。”帖子上传1小时,784份午餐通过淘宝卖出。
2010年3月16日,广州的梁树新在微博上做了一次大胆的“公益试水”,他的理想是:利用微博,实现“铅笔换校舍”的爱心愿望。梁树新在微博上向网友们介绍了自己的母校——广西一所有着80多年历史的乡村小学,学校里的60多个孩子使用着30多年前的旧课桌,学校围墙已经坍塌。梁树新在微博中写道:“佛丁村小学有3个孩子寄给我他们用过的铅笔,和网友们交换任何物品,直到交换到价值过万的物品为止。将物品进行爱心拍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援建佛丁村小学校舍。”活动方式很简单,愿意参加的网友只要把自己想要交换物品的照片、价钱和接洽方法发上微博,再同梁树新确认就行了。活动消息发布半个小时:网友“路人甲”用1块巧克力换走了其中1支铅笔;随后,这块巧克力被1个电饭煲换走;很快,电饭煲又被打印机换走……微博消息发出的当天,一位法籍华人网友成为最后一名参与者,他参与交换的是1件AC米兰球衣。4月10日,活动通过无数网友的爱心接力和捐物竞拍最后筹得善款15万元,超过预期的12万元,钱款陆续汇入广西昭平县走马乡的佛丁村小学,不到一个月,3支小铅笔在微博上成功换来了孩子们的新校舍。
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缉凶、你转发我捐款、卖画、卖一切能卖的东西然后捐赠……正如我国第一个微公益互动社区——茶缸网的精神口号所言“积少成多、聚米成谷”,微博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改变着社会生态。“微博公益”开始用群众的力量证明着一个慈善的真谛:公益不是一小部分人做很多事,而是很多人做一点点。很多人共同参与,成就一件不必惊天动地的善心之举。慈善事业的最终发展模式是全民慈善,就目前而言,“微博公益”是最接近全民慈善的模式。
三、慈善模式创新的意义及影响
慈善参与者更多的控制感、参与感和认同感应该是新的慈善方式产生的不竭动力。亚当·斯密,这位资本主义的鼻祖,在他的第一本著作的开卷部分写道:无论把人看成多么自私,在人的本性中明显的存在某些根本原则:一个人对改善别人的命运产生兴趣,将别人的快乐当成是自己的必需,虽然他从中并不能获得什么,只是看见它就感到满足。在各种资源、技术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在物质上越来越能够满足自己,而人生却越来越失去意义,意义变成了一种“稀缺商品”。从某种角度而言,参与慈善事业本身的人也是消费者,他们花钱购买一种良好的道德感。慈善事业其实已变成一个“人类善意的自由市场”。不管是企业家的善意,企业社会责任的凸现,整个慈善社会体制上的创新,还是新媒介新技术引导下的普通民众的慈善习惯,都将在这个信息化的“扁平”世界变得引人注目。它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改写我们传统观念中对慈善实现方式从参与主体到参与方式的固化认知,并且处处体现着慈善文化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
就捐款而言,互联网并没有对传统的慈善机构乃至整个慈善体系造成大的冲击。网上能够筹集的善款甚至占不到整个慈善事业的1%,大部分网民的捐款都在10美元以下。网络慈善在法律上仍是一片空白,陷入模糊地带。由于网络慈善发起的救助往往都属于民间私募行为,募捐的发起者往往都不具备发起募捐的法律资质,不能发起公募,所以微博公益之类的行为只能看做是社会上的互帮互助,而慈善管理方面的规范只针对有公募资格的机构。由谁来监督和如何监督确保善意能恰当运用,是网络慈善当前面临的问题。由于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一旦缺乏有效的监管,慈善就往往会成为一些人进行欺诈的手段和工具。“公益创投”、“微博公益”等新型的慈善实现方式,要按照健康的方向发展,就急需相关法规的出台和慈善组织的积极参与。而不管企业家、企业,还是社会体制本身,我们都能从中看到对慈善和社会变革所产生的热情,看到慈善世界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并且这种方式正变成一种全球性的热情。这些创新型的慈善实现方式为慈善世界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使社会上的每个机体都有机会在其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