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护士常白班制排班模式在老年病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2014-01-26何锡珍刘欣彤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2期
关键词:年资老年病病房

邱 丹 何锡珍 刘欣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重庆 400016)

责任护士常白班制排班模式在老年病科优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邱 丹 何锡珍 刘欣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重庆 400016)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常白班排班模式在老年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设老年病科(二)病区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排班模式,责任护士实行3班轮换制度;(一)病区为观察组,实施责任护士常白班排班模式。4个月后对2个病房进行护理质量比较。结果观察组在责任护士知晓患者整体病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医护沟通、护患沟通、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P>0.05)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病房实行责任护士常白班排班模式更能保证病房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可行的护理工作排班模式。

责任护士;排班模式;优质护理

卫生部提出: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加强临床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就医环境。目标就是强调夯实基础护理工作,调整护理工作模式是护理人员可垂直领导的前提[1]。我院从2008年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真正做到“五心”护理服务,加快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住院安全和满意度,真正做到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现将我院老年病科通过改革护理排班模式的经验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老年病科(一)(二)于2010年1月至今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两组病房收治危重病及普通患者数无明显差异。在年龄、疾病情况、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均无明显差异。老年(一)(二)病房现各有床位50张,使用率99%。护士50人,年龄22~46岁。年龄结构:22~30岁31人,31~46岁19人。护士职称:主管护师8人,初级护师16人,初级护士26人。学历结构:研究生1人,本科22人,大专27人。老年(一)(二)病房设护士长2名,均为本科毕业,职称为主管护师,护龄10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现有5年及以上工龄,即为高年资护士18人。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在1~4年,科室所有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均经过护理部和所在科室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每天上班的护士高年资护士4~5名和低年资护士5~10名合理搭配。

1.2 方法

1.2.1 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老年病科(一)病房收治患者237例,出院188例;(二)病房收治患者241例,出院197例。将老年病科(一)病房(床位50张)为干预组,执行新护理排班模式,责任护士连续上2月固定常白班,每周休息2 d,白班责任护士休息期间所管床位由临时责任护士代管,有互助组协助。老年病科(二)病房(床位50张)为对照组,执行传统排班模式,责任护士实行3班轮换排班,每周休息2 d。责任护士上中夜班期间,所管床位由白班护士代管,有互助组帮助。9~12月从两个病区各随机选200位患者作为调查基数,其中危重患者各占5%,在4个月里进行两组护理质量情况比较。

1.2.2 老年病科按照护士能级划分实施责任制护理[2]。干预组和对照组同样以1名护士管理6张床位的比例分成8个小组,完成本小组6~7名患者的所有治疗和健康教育。每两小组为互助组,1名高年资和1名低年资护士搭档。每4个小组有1名高年资、经验丰富、心理素质好的护士为教学组长,负责检查、督促或落实本组患者的护理工作,对责任护士指导或培训并督查护理工作质量,及时反馈与整改,护士长指导和监控护理质量。每天上白班的护士为高年资护士和低年资护士搭配。责任护士对本组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采取护理措施,及时向教学组长和护士长汇报。责任制护理组的绩效与奖金挂钩,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3],实行一人包干制。

1.2.3 效果观察指标。护理部、科护士长或教学组长每月对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责任护士随机进行整体护理查房,根据医院制定的查房标准考核打分,从而了解责任护士对管床患者的病情知晓情况和对患者疾病知识、饮食、用药、休息等方面健康教育执行情况;根据医院规定标准,每月抽查护理病历,了解病历书写情况;通过制定合理调查问卷,每月医院派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人员对科室的医师、护士和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教学组长或护士长不定期抽查责任护士管理床位的病房环境;不定期抽查责任护士管床患者出院后的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和满意度情况。

1.2.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2 结 果

2012年9~12月,干预组、对照组各200例,在两种排班模式下实行责任制护理的效果比较:对患者整体病情的了解情况:干预组96%,对照组90%;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干预组98%,对照组90%;正确执行医嘱情况:干预组100%,对照组98%;护理病历书写规范、正确率:干预组96%,对照组88%;病房环境管理良好情况:干预组98%,对照组92%;护患沟通良好比例:干预组98%,对照组96%;医护沟通良好比例:干预组98%,对照组96%;患者满意度情况:干预组96%,对照组94%。由此可见:通过改3班轮换制为常白班制的护理排班模式,可提供质量更高的连续、规范、全程的护理服务。干预组责任护士在对患者整体病情的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率、护理病历规范书写方面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责任制整理护理是一种临床护理制度,其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整体护理。即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由专人负责全面计划和实施护理。护士不是医嘱的机械执行者,护理也不仅是对患者机体的护理,而是强调心身整体护理,要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全面了解,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之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4个月里两组责任护士在不同排班模式下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两组责任护士在护患沟通、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医护沟通、正确执行医嘱、患者满意度调查、病房环境管理方面进行护理质量对比,两组无差异。

上述结果显示干预组的责任护士对患者的整体病情更加了解,对患者健康教育执行情况更到位。老年病科实施责任护士常白班排班模式这种新的护理排班模式后,使责任护士免去中夜班的疲惫,连续常白班有利于观察患者病情动态变化。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责任护士提高了主动学习性,使低年资的护士得到锻炼,提高了自身素质、业务水平和专业技术。通过责任护士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参与医疗查房、与主管医师沟通、在日常护理治疗中,使责任护士更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从而能正确对老年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动态评估,切实、有效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更能做好全面的评估,在疾病知识、检查、饮食、用药和休息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指导更及时、更全面,加强了安全宣教,增加了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

正确执行医嘱情况、医护沟通、护患沟通方面两组均无明显差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师主动与患者沟通,告知治疗方案;其次,护士的基本职责规定必须正确执行医嘱,认真核对医嘱,执行医嘱时严格三查患者满意度(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电话随访)七对,并告知所用仪器或药物的注意事项。

环境管理情况两组差异不显著。可能与在入院宣教时、安全宣教时反复谈到环境问题,当班护士,无论连续责任护士或是临时责任护士都是一样会认真管理病房环境,防范安全隐患和增强主动管理意识有关。

结果显示干预组在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实行责任护士常白班排版模式,使责任护士有更多时间和患者进行沟通,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进行有效沟通后对患者实际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真正解决患者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主管护士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是对患者病情一个延续性动态的评估和了解。在了解出院患者病情的同时能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有效满足患者需求[4],从而也提高了出院患者的满意度。但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出院随访满意度未达到98%以上,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患者的理解能力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的不同也造成较多无效沟通,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影响患者的满意度;出院患者电话随访,电话时常未能及时联系到患者,不能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导致出院患者满意度偏低。

结果还显示干预组的护理文书书写的准确、规范程度优于对照组。通过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动态变化的观察,做好动态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正确、及时、规范的记录护理文书,有更多的时间检查表格书写,及时对各班错误的护理记录及时更正,客观准确地描述并做好交接班,从而提高护理文书的质量。

4 小 结

老年病科(二)病房实行小组责任制护理,使责任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老年病患提供连续、规范、全程、动态的护理服务;通过合理搭配护理人员,全面、全过程的护理监控,降低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率[5];保证了对病房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使日常护理工作量减少,护理整体质量得到提高;通过绩效考核分配奖金,实行多劳多得,虽然责任护士压力较大,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是一种可行、优良的护理工作模式[6]。但实行责任护士常白班制排班模式是否会增加责任护士及夜班护士的身体及精神压力,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1] 马晓伟.在“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5-7.

[2] 张玥,刘军.老年病房实施护士能级划分责任制护理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1,30(10):164-165.

[3] 林兴凤,赵升田.以责任制护理为切入点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中国医院,2010,14(11):19-21.

[4] 乔娟,刘晓辉,单岩.电话随访在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2,27(20):95-97.

[5] 陈燕妃.责任制护理小组模式在外科的实践与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2,23(9):785-786.

[6] 周冬梅.成组责任制护理对提高ICU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58-160.

R473

B

1671-8194(2014)22-0365-02

猜你喜欢

年资老年病病房
综合带教模式对骨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带教的效果分析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Joseph F. Engelberger
公立医院PF医师费的年资积分模型设计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换病房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