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混中药的鉴别及功效比较

2014-01-26何爱玲王保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2期
关键词:胃经棕色麦冬

何爱玲王保民

(1 开封市中医院 药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0;2 河南省医药学校,河南 开封 475000)

易混中药的鉴别及功效比较

何爱玲1王保民2

(1 开封市中医院 药学部,河南 开封 475000;2 河南省医药学校,河南 开封 475000)

中药鉴别;功效;疗效

为让中医药人员区别相似中药品种,规范中药处方用名,避免用药混淆,保证临床疗效,笔者对几对易混中药进行鉴别比较及性味功效比较,以方便大家参考学习。

1 姜黄与片姜黄

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表面深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片姜黄为姜科植物温郁金的干燥根茎,表面灰黄色,粗糙皱缩,断面灰白色至棕黄色,略粉质。二者均味辛、苦,性温,归脾、肝经,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ā瘕等症。但姜黄含挥发油成分较高,是片姜黄的7倍,临床作用较强。

2 橘红与化橘红

橘红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其外表面黄棕色或橙红色,存放后呈棕褐色,密布黄白色突起或凹下的油室;内表面黄白色,密布凹下透光小圆点,脆易碎。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外表面黄绿色,密布茸毛(柚的外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且无毛),有皱纹及小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二者均辛、苦,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但化橘红含柚皮苷是橘红的2倍,临床疗效较好。

3 拳参与重楼

拳参为蓼科植物拳参干燥根茎,别名草河车,其外表皮紫褐色或紫黑色,切面棕红色或浅棕红色,近边缘有一圈黄白色小点(维管束)。味苦、涩,归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用于赤痢热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血热吐衄,痔疮出血,蛇虫咬伤。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别名蚤休、七叶一枝花。外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突起的粗环纹,可见圆形或半圆形的凹陷茎痕及须根,切面白色至黄白色,粉性或角质样。味微苦、麻,性微寒;有小毒,归肝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二者来源、性状特征及功效主治均有区别,临床使用决不可混淆。

4 黄柏与关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其树皮较厚,栓皮较薄,树皮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 关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树皮较薄,栓皮较厚,树皮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二者均苦,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骨蒸劳热等。但关黄柏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临床疗效较好。

5 金钱草与广金钱草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其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断面实心;叶对生,呈宽卵形或心形,基部微凹,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味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胆胀胁痛,石淋,热淋,小便涩痛等症。广金钱草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的干燥地上部分,茎圆柱形,密被黄色伸展的短柔毛,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小叶1或3,圆形或矩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心形或钝圆,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无毛,下表面具灰白色紧贴的绒毛,侧脉羽状;味甘、淡,凉,归肝、肾、膀胱经,利湿退黄,利尿通淋,用于黄疸尿赤,热淋,石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二者来源、性状特征功效主治均有区别,临床应区别使用。

6 通草与小通草

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直径1~2.5 cm,表面有浅纵沟纹,稍有弹性,断面平坦,中部有空心或半透明的薄膜,纵剖面呈梯状排列,实心者少见;味甘、淡,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干燥茎髓,旌节花表面无纹理,有弹性,断面平坦,无空心,水浸后有黏滑感。而青荚叶表面有浅纵条纹,质较硬,捏之不易变形,水浸后无黏滑感。味甘、淡,性寒,归肺、胃经,清热,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淋证,乳汁不下。二者来源、性状特征及性味功效均有不同,应区别使用。

7 葛根与粉葛根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粉葛为豆科植物甘葛藤的干燥根,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体质量,质硬,富粉性,横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浅棕色同心性环纹,纵切面可见由纤维形成的数条纵纹。二者均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酒毒伤中等症。但葛根所含有效成分葛根素是粉葛的8倍,临床疗效显著。

8 粉萆薢与绵萆薢

粉萆薢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有的有棕黑色或灰棕色的外皮,质松,略有弹性,易折断,新断面近外皮处显淡黄色。绵萆薢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或福州薯蓣的干燥根茎,外皮黄棕色至黄褐色,质疏松,略呈海绵状,切面灰白色至浅灰棕色,黄棕色点状维管束散在。二者皆为味苦,性平,归肾、胃经,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痹的功效,用于膏淋,白带过多,风湿痹痛,腰膝疼痛等症。粉萆薢与绵萆薢虽性状有别,但性味功效相同,可以互相代替使用,但粉萆薢醇溶性浸出物较高。

9 山豆根与北豆根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习称广豆根。根茎呈结节状,上部有茎基,下部着生数条根。根呈分枝状长圆柱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质坚,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淡黄色,有豆腥气,味极苦,性寒;有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

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呈细长弯曲状圆柱形,有分枝,较山豆根细,表面黄棕色至暗棕色,有弯曲的细根,并见突起的根痕和纵皱纹,外皮易剥落,质韧,断面不整齐,纤维细,木部淡黄色,呈放射状排列,中心有髓,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热毒泻痢,风湿痹痛。

二者皆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胃经,只是山豆根的味更苦,有豆腥气。并且二者来源不同,性状有较大差异,功效虽有较大相近之处,也略有差异,因此有很多地区以北豆根作山豆根药用,且将山豆根称为广豆根。由于二者非同种药材,应加强辨别和宣传,临床应区别使用。

10 大青叶与蓼大青叶

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叶片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上表面暗灰绿色;全缘或微波状,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呈翼状;叶柄长淡棕黄色。质脆。

蓼大青叶为蓼科植物蓼蓝.的干燥叶,叶片呈椭圆形,较大青叶短,蓝绿色或黑蓝色;基部渐狭,全缘;叶脉浅黄棕色,于下表面略突起;叶柄扁平,偶带膜质托叶鞘。

二者皆味苦,性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温病发热,发斑发疹,肺热咳喘,喉痹,痄腮,丹毒,痈肿。但二者来源不同,性状各异,南方习用蓼大青叶,北方习用大青叶。

11 京大戟与红大戟

京大戟为大戟科植物大戟的干燥根,习称大戟,呈不整齐的长圆锥形,常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横向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顶端略膨大,有多数茎基及芽痕,质坚硬,断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纤维性,味微苦涩,有毒。

红大戟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干燥块根,呈纺锤形,偶有分枝,较京大戟细短,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上端常有细小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味甘、微辛,有小毒。

二者皆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肺、脾、肾经,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二者功效相似,但来源不同,性状差异较大,京大戟较红大戟毒性大,不可混用。

12 麦冬与山麦冬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呈纺锤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味甘、微苦。

山麦冬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或短葶山麦冬的干燥块根,湖北麦冬呈纺锤形,较麦冬稍短、稍粗,表面淡黄色至棕黄色,具不规则纵皱纹,质柔韧,干后质硬脆,断面淡黄色至棕黄色,角质样,中柱细小,味甜,嚼之发黏。短葶山麦冬较湖北麦冬稍扁稍长,具粗纵纹,味甘、微苦。

二者来源相同,性状相似,功效也相似,均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市售商品中常混用,但作为医药工作者应加以区分,它们是两个品种,应区别使用。

R28

A

1671-8194(2014)22-0301-02

猜你喜欢

胃经棕色麦冬
愿 望(下)
张唐法主任医师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
又香又甜的棕色方块
一条经络,可让你“面如桃花”,不信试试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漫话中医之十二经络的值班表
常见食物的性味归经,别私藏,给朋友们都看看!
UPLC-MS/MS法检测妇康宁片中掺加的山麦冬
无论什么颜色和棕色
几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麦冬地杂草的防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