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治未病思想探析❋
2014-01-26李美康
李美康,宋 宁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 530023;2.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 530001)
壮族是我国岭南地区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考古资料表明,早在远古时代,今壮族地区已有人类居住和繁衍。然而,岭南地区高山峻岭,草木茂盛,天气炎热,多雨潮湿,毒物丛生,素有“瘴乡”、“蛊毒之乡”、“烟瘴之地”之称,壮族先民为了生存和繁衍,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养生防病方法[1],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壮医预防保健治未病体系。
1 未病先防
1.1 服饰尚青蓝,解毒防病
壮族的服饰特点鲜明,其颜色以青蓝色为主,为蓝靛所染。穿蓝靛服饰是壮家人的传统,壮族先民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应用蓝靛来染布。蓝靛是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ek.的干燥全草,为多年生植物草本,野生于村边、山沟湿润处。据史书记述,在广西鹿寨、金秀、岑溪、北流、博白、防城、上思、田东、百色、靖西、那坡等县市均有分布,为广西民间常用壮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作用,常用于防治温病发热、痄腮、丹毒、痈肿、火眼、疮疹等疾病。
壮族服饰崇尚青蓝,与岭南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卫生要求密切相关。壮族聚居地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潮湿,炎热多雨的生存环境使草木茂盛、蚊虫滋生,野生有毒的动植物和其他毒物非常丰富。为预防和减少中毒的发生,壮族先民创造性地应用蓝靛的汁液染衣,制成服饰并经常佩带,既可防避蚊虫、避邪解毒,且清凉凉爽、耐脏耐用,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饮食喜药膳,防病于食
壮医擅长使用药膳来扶养正气,通过食疗增强抵抗力,防病于未然,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药膳具有食物的营养和药物的功效双重作用,壮医有“寓医于食,寓医于补”、“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等传统。如鸡皮果化痰止咳,嚼槟榔辟瘴、下气、消食,生饮蛇血治风湿,蛤蚧、麻雀、公鸡蛋(公鸡睾丸)滋补壮阳,紫苏“食之不饥,可以释劳”,枸杞菜“食之清心明目”。壮族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稻类不仅成为壮民充饥之食,而且常被作为健脾胃、益肾气、延年益寿的食疗壮药,并被加工成药粥、药饭、药糕、药酒等药膳。如贺县的黑糯米酒补肾健腰,桂平的黑糯米甜酒补中益气,壮族民间的五色(紫、黄、黑、白、蓝)糯米饭顺气健胃。
壮医药膳防病还体现于壮族谨和五味、食饮有节的膳食观,以清淡为主,粗粮为上,主张食热不食冷、食熟不食生、食软不食硬、食淡不食咸的饮食方法。擅用血肉之品补虚是壮医药膳防病的又一特点。这与广西壮族地区气候温和潮湿、动物藏量十分丰富有密切关系。壮医认为动物与人相通应,同气相求,补力最好,故用血肉有情之动物药配成药膳来补虚,常获良效。如治花肠(子宫)虚冷无子,壮医主张用山羊肉、麻雀肉与鲜嫩益母草、黑豆一起炖熟食用;治老人打呃,喜用去内脏麻雀2只、大米50 g、古月10粒煮粥食用。
1.3 家居喜干栏,防瘴除湿
由于久居潮湿、瘴雾弥漫,加之毒蛇猛兽出没,壮族先民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创建了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的干栏建筑,其特征是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贮物或圈养牲畜,居住面距地面数米。《桂海虞衡志》载:“民居苫茅巍两重棚,谓之麻栏,以上自处,下畜牛豕,棚上编竹为栈,但有一牛皮为姻席,牛豕之秽,升闻栈罅,习惯之;亦以其地多虎狼,不尔则人畜俱不安。”这种干栏居住建筑,不仅通风采光好,而且能有效预防风湿及痧瘴毒邪的侵袭,减少虫兽伤害,在阴湿多雨、毒物丛生的壮族地区非常适用,体现了壮族先民的卫生保健防病意识,不少壮族地区至今仍保持这种家居习俗。另外,针对年老力衰、体质下降、抵抗力减弱者,壮民还常用辟秽解毒或舒筋活络之品垫席而睡,起到一定的保健防病作用。
1.4 出行擅防毒,御毒防病
由于特殊的自然气候环境,壮族地区瘴雾弥漫,多雨酷热,素有瘴乡、蛊毒之乡、烟瘴之地之称。历代史书多有记述,如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载:“岭南多毒物,亦多解物,岂天资乎?”壮族先民长期在多毒的环境下生活,逐渐意识到防重于治,外出时特别强调“未病先防”、“未毒先防”,并积累了神奇绚丽的防毒经验。如山村瘴气雾露迷蒙的早晨,外出赶路必口含生姜,以散寒辟秽。野外耕作,若不慎被暴雨淋湿,则外用葱姜汤沐浴、内用姜糖汤热服,能发汗解表、驱寒散湿,预防伤风感冒。溽暑天月,高温多雨,湿热交蒸,山溪峒水,水源混浊,不可直接饮用,必先用白矾沉淀过滤,并多吃生大蒜头,以防虫毒在谷道肠胃孳生,防止“病从口入”。瘴疫流行时,染病之家常谢绝登门,邻村之间亦暂不交往。若有人从远方归来,常止于村舍之外,甚至数里之遥,待家人提篮装衣迎之,嘱其换下衣物,并将换下的衣物或蒸或煮以祛疫除秽,防止瘴气、瘟痧疫疠的传染和扩散。
1.5 唱歌释情志,调神养性
壮族主张调神养心、待人处事平和,方能健康长寿。壮族人居住分散,尤其在古代交通闭塞,加上土司制度“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陋习的影响,壮民之间交往甚少,生活简朴,意欲杂念较少,因而情志方面的病证相对较少,而以外伤诸病最为多见。即便情志不畅、感情挫折,也多以唱山歌养心释怀。壮族自古就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壮乡歌多歌美,每到圩日,远近村寨的青年男女便会盛装聚集于歌圩对唱山歌,尤其是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壮族传统歌节)。壮民通过对唱山歌以传情达意,寓喜、怒、哀、乐于歌舞之中,既交流了思想,又舒畅了情志,对于放松心情、平衡心态、调神养性、预防心理疾病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6 锻炼强身体,养身坚志
壮族男女老少热爱劳动,喜爱体育。壮族多居住在大山或丘陵地带,出门见山,抬头见坡,爬山爬坡每天必不可少。壮家人勤快爱劳动,逢年过节或有喜庆活动,壮家人都要开展抛绣球、赛龙舟、拾天灯等传统健身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磨砺意志,预防疾病。壮族还创造了舞蹈、气功导引、壮拳等传统养生保健方法,具有宣泄导滞、疏利关节、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等作用,可有效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气血流畅,增强体质,成为壮族防治疾病的有效方法[2]。
1.7 逛药市挂药,闻药防病
赶药市是壮乡特色民俗,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壮民便去赶药市,将自采的壮药运到药市出售。壮民认为,端午节的草药药力最大,这天去逛药市,可饱吸百药之气,能有效预防疾病,健康长寿。待药市散去,壮民又将菖蒲叶、佩兰叶、艾叶、青蒿叶等壮药扎成药把,挂于门旁或房中。《靖西县志》载:“五月五日,家家悬艾虎,持蒲剑,饮雄黄酒,以避疠疫。”佩药挂药亦是壮族颇具特色的民俗,利用壮药的芳香气味开窍化湿、辟秽祛瘴,防止毒邪侵入体内。家中若有未成年孩童或体弱儿童,则用檀香、苍术、木香等芳香解毒之品做成香囊,佩挂于胸腹,意在扶正祛瘴,预防或减少瘴疫的发生。在瘴疠流行季节,村寨无论男女老幼都要佩带香囊,以避邪防瘴,这种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1.8 鼻饮吸药气,防疫抗病
对鼻病、喉病及呼吸系统病症,壮医喜用另一种独特疗法鼻饮,即煎取壮药药液令患者吸入洗鼻,或蒸煮壮药化为气雾令患者吸入。鼻饮是壮族奇特的卫生习俗,最早记载于汉·《异物志》:“乌浒,南蛮之别名,巢居鼻饮。”《汉书》载:“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指出:“邕州溪峒及钦州村落,俗多鼻饮。”这种洗鼻或雾化吸入的卫生民俗可将药气直接作用于病所,起到黏膜给药和物理降温等作用。壮族先民主要用来抵御瘴毒和防暑降温。现代壮医则常用来消除疲劳、提高抵抗力以及防治鼻病、喉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1.9 脐针通道路,调气防病
针刺脐环穴调气是壮医防病治病的又一法宝。壮医把脐称作“塞能”,壮文为Saejndw。壮医认为,脐是体内三道两路系统[3]的一个特殊网结,位居腹部中央,是天、地、人三部之气的枢纽,与全身各脏腑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故针刺脐环穴能通道路、畅气血,调节全身脏器。脐环穴是壮医针灸特定穴,分脐内环穴和脐外环穴两类,均位于脐周,具有调气、解毒、补虚、祛瘀等治疗作用,其中调气作用尤为突出[4]。而壮医十分重视调气,认为只要一身之气调畅,则血行亦畅,三道两路通畅,天、地、人三气就能恢复同步运行,则疾病自愈,即“气调则道路自通”,“路通则气血自畅”[5]。因此,对于疾病的防治,壮医十分重视调气,并将其列为首要治疗原则。如对慢性疲劳等亚健康状态,壮医喜针脐环穴以调畅一身之气,使三道两路畅通,气血均衡,则疲劳自除。
2 既病防变
壮医重视未病先防,但若不慎患病,则强调遵循“三治”原则,即治早、治小、治了。“治早”即及时及早治疗,强调在机体出现某种不适又还没有产生疾病的时候,就要开始治疗。“治小”指小病、轻病早治,强调在疾病还很小或发生不久的时候,就应开始治疗,若等到病重或演变成慢性病,则会延误病情,影响疗效。“治了”意指彻底治疗,不可中途而废,强调要对疾病进行彻底治疗,当临床症状消失,且目诊眼征、舌象、脉象等恢复正常时方可停药,以防邪毒未尽而易于复发。如痛经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后,常需继续治疗3~5个月经周期,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3 小结
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多毒的自然环境,使壮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又简便廉验的防病治病方法,开创了治未病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可与中医治未病优势互补,充实中医预防医学的内容,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促进人民的健康。
[1] 庞宇舟,宋宁.壮医“治未病”初探[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7):5-6.
[2] 宋宁.从花山壁画看壮医治未病医学思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0):49-51.
[3] 宋宁.壮医道路理论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5):490-492.
[4] 黄瑾明,黄贵华,苏曲之,等.壮医脐环穴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13,33(6):561-564.
[5] 宋宁.壮医气血理论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