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

2014-01-26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6期
关键词:病死率复发率心肌梗死

初 春

(长春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吉林 长春 130051)

心理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

初 春

(长春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吉林 长春 13005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的影响,分析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了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和病死率,分析心理护理的影响效果。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有2例出现复发,死亡出现1例,复发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51%和1.75%;对照组有5例出现复发,死亡出现有3例,复发率和病死率分别为8.77%和5.26%。且经统计学处理后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具有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还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急诊心肌梗死;心理护理;影响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坏死,主要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患者的病情往往比较严重,急性发作时临床上会出现持久而又剧烈的胸骨后疼痛,甚至有濒死的感觉[1]。急诊心肌梗死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如果不能积极进行治疗,将可能导致死亡;通常情况下,卧床休息或采用硝酸酯类药物均不能完全缓解,临床上常伴有进行性心电图变化以及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增高及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甚至休克等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心脑血管疾病一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每年新增病例也越来越多。此外,由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的持续性的胸骨疼痛,经常可能会引发左侧肩胛部位的牵涉性疼痛并伴有呕吐、恶心、发热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胆道或消化道的疾病而延误最佳就诊时间[2]。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发病比较急,病情也较为严重,常常会表现出恐惧、焦虑、抑郁甚至绝望的心理特征,因此加强其心理护理格外重要。近两年来,笔者所在的医院探讨了心理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的影响,现将114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共有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表现为恐惧的患者有87例次,焦虑的患者有93例次,抑郁的患者有72例次,绝望的患者有98例次。观察组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19例,年龄为46~79岁,平均年龄为60.5岁;其中前壁梗死有15例,侧壁梗死有10例,下壁梗死有13例,后下壁梗死有19例。对照组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年龄为45~80岁,平均年龄为59.6岁;其中前壁梗死有16例,侧壁梗死有11例,下壁梗死有12例,后下壁梗死有18例。此外,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死部位、病情、心理状态等方面都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的急诊心肌梗死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主要包括急诊期的护理、溶栓药物及镇痛药物的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则需在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表现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恐惧的心理护理: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非常突然,且心前区及胸骨后的剧烈疼痛往往给患者带来窒息甚至濒死的感觉,这也就会引发患者内心的恐惧不安。对于这类患者,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遵医嘱给予适量镇静药物,以降低患者心肌耗氧量和缩小梗死范围[3]。急诊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对于患者突如其来的反应必须保持冷静,并且用亲切温和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安抚,解除患者内心的恐惧不安,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准确告诉患者的病情,但嘱咐其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来,家属还要积极鼓励安慰患者,帮助其积极地面对疾病的痛苦。

1.2.2 焦虑的心理护理:焦虑的心理状态是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最常出现也是最严重的心理障碍之一[4]。临床上已有大量研究表面,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将会使其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导致血压的升高和心率加快,进而导致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甚至还会引发心力衰竭和休克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其预后。因此,护理人员应该认真与患者沟通,积极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语言技巧,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对其进行简单易懂的健康教育,介绍疾病有关知识,消除其内心焦虑;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的作出讲解,同时还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积极给予疏导和安慰。此外,护理人员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面前一定保持足够的自信和镇静,采取积极暗示疗法,引导患者保持平静自信、乐观的心理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还可以指导患者在焦虑烦躁时,进行放松训练,闭目养神,将两手掌平放在两膝上,将注意力全部放在声音、呼吸上,使肌肉完全放松,平缓均匀的呼吸3~5 min,之后再缓慢睁开双眼,这对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和保持平静非常有效。

1.2.3 抑郁的心理护理: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最常出现的另一心理问题就是抑郁,常常表现为心理极其脆弱和消极,甚至绝望。针对这种情况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尽量从心理上与患者接近,可以握住患者的双手,并用鼓励、安慰的目光注视着患者。同时还要嘱咐患者家属要保持镇静和乐观的态度,不要对患者的情绪产生任何干扰,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5]。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热情,耐心告诉患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一定会完全恢复出院的,且要保持乐观的情绪,这对促进病情的好转也具有积极作用。护理人员还要鼓励患者家属、朋友多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鼓励及积极暗示,这对他们消除内心的悲观和抑郁状态也非常关键。此外,一定要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避免声、光的刺激,让患者保证较好的睡眠状态;平时还可以让患者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看喜欢的书籍来减轻心理负担,以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1.3 统计学处理:比较分析两组的复发率和病死率,采用SPSS11.0软件来完成对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处理,并进行卡方检验,最终得到P<0.05,即经统计学处理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故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有2例出现复发,死亡出现1例,复发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51%和1.75%;对照组有5例出现复发,死亡出现有3例,复发率和病死率分别为8.77%和5.26%。且经统计学处理后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病死率和复发率都比较高,且预后也非常差。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化趋势的加快,心肌梗死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6]。由于急性心肌梗死起病迅速,病情严重,变化多端、常伴有各种严重的并发症,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给患者带来恐惧、焦虑不安、抑郁甚至绝望等心理障碍。此外,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些常规急诊治疗方式如注射吗啡、肝素、硝酸甘油以及吸氧都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也诱使上述不良情绪的加重。近几年,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过程中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患者急诊中出现的不良情绪,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尽可能地消除其内心的焦虑、恐惧、抑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与治疗,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的依从性[7]。在本次临床研究中,针对患者的主要不良情绪,分别从恐惧、焦虑以及抑郁等3个方面进行护理,最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可见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恢复中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再采取心理干预具有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还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1] 韩丽.心理干预对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403-404.

[2] 张晓璇,曾影红,甘爱霞,等.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2):1487-1488.

[3] 谭霞,张艺,张丽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手术的抑郁和焦虑心理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4(11):56-57.

[4] 姚虹,王莉,洪且木,等.PTCA及支架安置术后患者应对方式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3(1):62-63.

[5] 陶功杏.心理和常规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效果对比[J].当代医学,2012,18(30):119.

[6] 陈宏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238-240.

[7] 戴建英.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646-647.

R473.5

B

1671-8194(2014)36-0340-02

猜你喜欢

病死率复发率心肌梗死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