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对诊断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价值

2014-01-26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6期
关键词:时相正确率造影

边 旭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超声科,辽宁 朝阳 122000)

超声造影对诊断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价值

边 旭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超声科,辽宁 朝阳 122000)

目的讨论超声造影在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升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确诊率。方法对从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74例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检查完成后进行CT检查对比和病理确认。结果小肝癌在超声造影下的表现为门静脉期的低增强,动脉期呈现高增强,延迟期也呈现低增强,通过详细的CT检查发现,这74例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中共有66例患者的诊断都正确,正确率达到了89.2%。结论超声造影能显著提升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的确诊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早期肝硬化;小肝癌;超声造影

肝硬化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诊断率较高。但当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时,其早期的诊断则较为困难,这是因为早期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回声异常不明显、肝脏的结构形态和超声影像不典型。因此,目前在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中一般使用MRI、CT以及血管造影等方法,这些方法遇到一些微小的病变时无法有效确诊,应用范围较为有限。我院对74例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进行了超声造影诊断,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笔者对从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74例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的信息进行了采集,其中女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最小的为34岁,患者年龄最大的为77岁,平均年龄为47.6岁。本次实验中所用到的超声仪为菲利普公司生产的HDI4000,探头的型号为CA431/CA430E,对比剂则是美国公司生产的SonoVue。

1.2 造影方法:对这74例患者全部进行超声造影诊断,具体方法为:首先使用常规的二维超声来扫描肝脏,同时对病灶的数目、位置、大小、回声特征等指标进行记录,做出造影前的初步判断。初步判断完成后,就可以利用超声仪来进行造影,在启动超声仪内置的计时器的同时进行对比剂的注射,此时应当密切观察区域病灶的回声强度变化。在造影过程中要将探头固定,同时嘱咐患者对呼吸程度进行控制,以免对微小病灶时相的捕捉产生影响。在扫描过程中要重视对肋间的扫描,在这一过程中要防止肋骨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在取得具有实际诊断意义的时相记录后可完成检查过程,如果显像不明显或者不充分则需要进行二次造影。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中统计软件使用的是SPSS 13.0,数据资料的统计采用t检验。

2 结 果

通过CT检查以及病理证实,使用超声造影的74例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诊断正确的为66例,正确率达到了89.2%,其中阳性患者共有62例,阴性患者共有12例。

3 讨 论

在肝硬化的并发症诊断中,如何有效确认早期小肝癌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问题。现代医学认为,小肝癌在超声造影的表现一般呈现椭圆形或圆形弱回声结节,后方回声变现为增强,边界的显示也较为清晰,但是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晕征并不明显,因此临床中的诊断和鉴别较为困难[3]。有关资料表明,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超声诊断中约有20%的病灶均呈现高回声,与硬化结节的区别不大,在<2 cm的早期小肝癌诊断中,由于大多都是以门静脉供血为主,因此很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等情况,此时若是使用超声对比剂进行超声造影诊断,则可以提升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诊断的正确率[2]。

本次实验对从2012年4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74例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的信息进行了采集,然后均采用了超声造影进行诊断,通过进一步的CT检查以及病理证实,其中良性患者共有62例,恶性患者共有12例,诊断正确的为66例,正确率为89.2%,也可以很好地证实以上论点。

研究表明,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时相变化以实质期和动脉期的表现最为典型,而门脉期的时相表现相对前两个来说交叉更多,因此实质期和动脉期的灌注模式更加有利于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和鉴别。对低分化或中分化小肝癌可根据实质期和动脉期的典型时相变化来诊断,但由于一般癌灶的持续时间都比较长,因此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临床研究发现,当小肝癌仅出现少量的门脉血供或动脉血供时,则一般表现为轻微、缓慢的门脉期或动脉期增强,因此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若是呈现两个边界清晰的圆形回声,则在造影前要考虑是否为血管瘤或增生结节;若造影后灌注模式不典型,则需考虑其是否为良性,此时应当进一步分析、反复讨论,以免忽略肝组织与实质期的灌注同步问题,保证病灶检查的完整性,有利于进行微小异常信息的捕捉[1]。

若是对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诊断后仍然难以对患者进行定性或者给出确定的诊断结果,则需要进行多次取材,要根据多次扫查结果和低机械指数基波的状态来对病灶进行进一步确认,而且由于部分病灶时相的变化速度很快,仅为几秒钟,因此在观察中很容易出现疏漏,对此笔者建议同时由几位医师来观看录像并进行集体讨论分析,以此来最大程度地减少漏诊、误诊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有效提升超声造影对早期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诊断正确率。

[1] 段学慧,钱毅,邓志兰,等.实时谐波超声造影在肝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158-160.

[2] 钱晓莉,司芩,仝威,等.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肝内局灶性小病灶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3(3):156-159.

[3] 侯丽坤,李海鸣.肝硬化超声造影对常规超声不显像小肝癌的检出价值[J]. 山西医药杂志,2012,41(2):143-145.

R657.3+<1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6-0122-011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36-0122-01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36-0122-01

猜你喜欢

时相正确率造影
绝对时相收缩期采集心律不齐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可行性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滑冰式滑雪动作体系的建构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滑行技术的革命:速度轮滑双蹬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