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采用超声诊断的效果分析

2014-01-26董成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6期
关键词:结节性毛刺征象

董成宽

(长春圣心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采用超声诊断的效果分析

董成宽

(长春圣心医院,吉林 长春 130041)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诊断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诊断,并经手术与病理分析证实确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总结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100例患者术前行超声诊断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27例,恶性结节数量为48个,结节性甲状腺肿良性结节患者48例。良性结节数量为49个,超声检查诊断正确率为54.7%。二维超声检查发现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在毛刺、回声及钙化情况等征象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彩超检查血流情况分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彩超检查发现,良性与恶性结节彩超检查PV、R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缺乏典型性,二维超声与彩超技术可联合穿刺活检技术用于良恶性结节病变鉴别中,以提升诊断效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应用价值

结节性甲状腺肿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甲状腺疾病,临床统计结果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发生甲状腺癌的概率高达4.0%~17.0%[1]。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临床上多行影像学检查诊断,各种诊断方法应用效果不一。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超声诊断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为24~79岁,平均年龄为(48.6±3.0)岁,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诊断,并经手术与病理分析确诊。

1.2 检查方法:本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诊断:本次研究采用Du-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置线阵探头,探头运作频率设置为6~12 MHz。先行二维超声检查,着重观察甲状腺结节形态、结节回声状况、钙化情况等,再使用彩超多普勒超声仪行彩超检查,了解甲状腺结节血流信号、收缩期血流阻力指数(RI)、血流速度(SPV)等。检查后总结超声检查确诊情况,将该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进行比较,总结超声诊断正确率。

1.3 诊断标准。超声检查诊断血流信号级别评定:血流情况分为四级[2]:0级:甲状腺结节内部与周边并未发现血流信号;Ⅰ级:甲状腺结节周边有血流信号;Ⅱ级:甲状腺结节内部与周边小于50%区域出现血流信号:Ⅲ级:甲状腺结节内部及周边超过50%区域出现血流信号。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记作形式,计数资料记作百分数形式,分别行t、χ2检验,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检验结果比较:本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行病理检验证实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50例(恶性结节数量为81个),结节性甲状腺肿良性结节患者50例(良性结节数量为95个);100例患者术前行超声诊断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27例,恶性结节数量为48个,结节性甲状腺肿良性结节患者48例。良性结节数量为49个。超声检查诊断正确率为54.7%。

2.2 良恶性结节患者二维超声诊断结果比较:二维超声检查发现66.7%(32/48)的恶性结节边缘有毛刺,75.0%(36/48)结节伴有低回声,62.5%(30/48)的结节伴有微小钙化征象;83.7%(41/49)的良性结节边缘未发现毛刺,36.7%(18/49)的良性结节伴有较多混合回声,83.7%(41/49)良性结节未见钙化现象。二维超声检查发现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在毛刺、回声及钙化情况等征象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3 良恶性结节患者彩超检查结果比较:恶性结节血流分级多集中在Ⅱ级、Ⅲ级,其中Ⅱ级达68.8%(33/48),Ⅲ级为22.9%(11/48);良性结节血流情况分级集中在Ⅰ级、Ⅱ级,其中Ⅰ级为26.0%(13/49),Ⅱ级达55.0%(27/49)。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彩超检查血流情况分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彩超检查发现,恶性结节患者PV为(33.68±14.25)cm/s,RI指数为(0.64± 0.12),良性结节患者PV为(34.28±14.35)cm/s,RI指数为(0.68 ±0.20),良性与恶性结节彩超检查PV、R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超声检查是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检查诊断的常用手段之一,但是实践证明,超声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中检出率较低,超声征象不具有典型性,诊断漏诊率与误诊率较高,应用价值有限。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检查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正确率为54.7%,该结果与其他文献报道[3]结果相近,充分说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临床上行超声诊断效果有限。

本次研究发现,二维超声检查发现66.7%的恶性结节边缘有毛刺,75.0%的结节伴有低回声,62.5%的结节伴有微小钙化征象;而83.7%的良性结节边缘未发现毛刺,36.7%的良性结节伴有较多混合回声,83.7%良性结节未见钙化现象。二维超声检查发现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在毛刺、回声及钙化情况等征象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由该结果发现,超声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可通过毛刺、回声及钙化情况等征象特点来区分良恶性结节,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统计结果还显示,恶性结节血流分级多集中在Ⅱ级、Ⅲ级,而良性结节血流情况分级集中在Ⅰ级、Ⅱ级,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彩超检查血流情况分级比较有显著差异,而良恶性结节在超声检查PV、RI指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见,参照超声征象中血流分级情况也可指导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病变性质,为甲状腺癌临床诊断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缺乏典型性,笔者基于多年临床研究经验认为超声诊断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价值不高与以下几点因素有关:操作师技术水平有限,检查不够仔细;良、恶性结节区分难度较大,且恶性结节多掩盖于良性结节下;恶性结节体积较小,边界不清晰,鉴别难度较大;甲状腺结节多伴有继发性改变,且回声具有混合性[4],鉴别难度较大;乳头状甲状腺癌常见,图像十分复杂,且多变[5],误诊率高。此外,本次研究证实二维超声与彩超技术可用于良恶性结节病变鉴别中,尤其在毛刺、回声及钙化情况、血流分级等征象鉴别方面具有较佳的借鉴、参考价值,可以联合穿刺活检技术综合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

[1] 李玉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0,21(23):3871-3872.

[2] 卢丽萍,何小乔,邓英.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及其误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34(20):74-75,77-77, 161-161.

[3] 李伟伟,曾鸽.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4,11(9):1944-1944.

[4] 张孟荔,王云慧.超声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28(2):437-437.

[5] 许媛媛,裘浙林,陈秋燕,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临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30(5):836-838.

R736.1

B

1671-8194(2014)36-0081-02

猜你喜欢

结节性毛刺征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阀芯去毛刺工艺研究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可抑制毛刺的钻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