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对比

2014-01-26李怡飞于连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6期
关键词:肱骨钢板骨折

李怡飞 王 丹 于连有

(1 吉林市中心医院骨关节科,吉林 吉林 132000;2 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3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骨科,吉林 吉林 132000)

肱骨近端骨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疾病,传统钢板内固定技术是目前临床对肱骨近端骨折疾病进行手术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螺钉松动,脱出及螺钉对肱骨头的切割而固定失败等不良问题,导致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无法保证在早期阶段进行功能锻炼,手术治疗效果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部分患者需要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给广大患者造成了许多的负担[1]。本次研究对患有肱骨近端骨折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用传统钢板与锁定钢板两种技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肱骨近端骨折疾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0.4±1.7)岁;肱骨骨折患病时间1~23 h,平均患病时间(4.2±0.7)h;治疗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63~88岁,平均年龄(70.6±1.8)岁;肱骨骨折患病时间1~22 h,平均患病时间(4.1±0.6)h。上述3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①患者病情经临床检查后确诊为肱骨近端骨折疾病;②排除患者合并患有其他骨折类疾病的可能;③排除患者以往患有肱骨骨折疾病的可能;④排除患者以往接受过临床手术治疗的可能;⑤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⑥肱骨骨折疾病发病时间在24 h以内;⑦患者自愿选择接受手术治疗;⑧患者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

1.3 排除标准:①患者病情经临床检查后没有确诊为肱骨近端骨折疾病;②患者合并患有其他骨折类疾病;③患者以往患有肱骨骨折疾病;④患者以往接受过临床手术治疗;⑤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⑥肱骨骨折疾病发病时间在24 h以上;⑦患者不愿选择接受手术治疗;⑧患者不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

1.4 方法:采用传统钢板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锁定钢板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主要措施包括:患者麻醉后取仰卧位并将肩部垫高,选择三角肌与胸大肌间入路,对头静脉进行保护,必要的时候应该对部分三角肌前部肌肉进行分离处理,使肱骨近端能够充分暴露。注意不要过度劈开以免对腋神经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尽可能不将关节囊切开,注意对骨折片上的组织、关节囊和肩袖血运进行保护。在肩外展位牵引条件下,通过撬拨推压骨折块达到初步复位的效果,复位骨折之后采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在C型臂X线机透视条件下检查认为满意之后,将锁定钢板安放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0.5 cm左右的位置,结节间沟后缘的远侧位置1 cm处进行固定。远侧皮肤在三角肌止点前方作适当的纵行切口处理,以使接骨板的远端能够充分显露。C型臂X线机透视条件下对骨折端对位对线、锁定钢板贴附情况进行确定,接骨板近侧端应该使用钻头导向器作引导,钻孔等操作,测深后选择2~4枚长度合适的锁定螺钉锁定,远端应该以皮质骨螺钉进行固定。将骨折碎块及已经被撕裂的肩袖采用可吸收缝线通过锁定钢板近端的缝合孔实施缝合和修补处理,将临时固定的克氏针全部拔出。在透视条件下证实骨折复位效果理想、内固定程度可靠、检查肩关节被动活动情况良好,留置负压引流管,逐层对切口进行闭合处理[2]。

1.5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骨折手术治疗操作时间、住院接受临床治疗总时间、肱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肱骨近端骨折疾病治疗效果、围手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采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Neer功能评定标准对本次研究中所有研究对象的肱骨骨折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得分超过90分为优,得分超过80分没有达到90分为良,得分超过70分没有达到80分为可,得分没有达到70分为差[3]。

1.7 数据处理方法: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骨折手术治疗操作时间、住院接受临床治疗总时间、肱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对照组患者传统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操作共计实施(89.84±4.51)min,共计住院接受临床治疗(15.72±2.40)d,手术治疗后(104.57±13.48)d肱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治疗组患者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操作共计实施(61.49±3.24)min,共计住院接受临床治疗(9.84±2.13)d,手术治疗后(79.09±8.63)d肱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3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肱骨近端骨折疾病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经传统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后,6例的肱骨近端骨折疾病治疗效果评定为优,7例为良,15例为可,13例为差,该组总及格率达到68.3%;治疗组患者经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后,11例的肱骨近端骨折疾病治疗效果评定为优,16例为良,10例为可,4例为差,该组总及格率达到90.2%。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围手术期内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在传统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内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比例达到22.0%;治疗组患者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比例达到2.4%。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方式对患有肱骨近端骨折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主要具有以下几大优点:①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②锁定钢板主要根据人体肱骨近端生理解剖结构进行设计,在实际应用时不需要进行预弯处理;③钢板与肱骨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可以使对软组织造成的损伤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特别是对肱二头肌产生的影响较小,可以使肩峰下撞击的危险性降低;④锁定钢板独特的设计不仅仅可以使抗拔出阻力增加,还能够使其在骨骼中的把持力提高;⑤患者可以早期阶段进行无痛的功能锻炼[4,5]。

[1]吴连国,史晓林,陆建阳,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5(15):116-118.

[2]龚江浩,鲍丰,王正明,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0,10(16):819-820.

[3]王大志,房体刚.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分析[J].工企医刊,2013,26(12):125-126.

[4]王富国,孔祥昆,吴学彬,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17):148-149.

[5]张泽远,罗赛平,彭耀金,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0):3908-3909.

猜你喜欢

肱骨钢板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钢板组装式屏蔽体的关键技术浅析
基于B7A接口的钢板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肱骨髁部骨不连的治疗策略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