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蜂毒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应用研究
2014-01-26姚京辉姚海春通讯员
姚京辉 姚海春(通讯员) 陈 云
(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骨科25病室,417000)
征文选登
蜂针蜂毒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应用研究
姚京辉 姚海春(通讯员) 陈 云
(湖南娄底市中心医院骨科25病室,417000)
面神经麻痹通常被认为是面神经管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或因炎症使面神经产生肿胀,受压,神经功能发生障碍,因而出现病侧面瘫。目前民间蜂疗师主要以经验治疗为主,缺少基础理论常识。笔者团队经10多年的临床蜂疗学研究,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蜂产品治疗面神经麻痹,恢复快,疗效好,疗程短,现将体会介绍给同行供临床应用参考。
蜂针蜂毒;面神经麻痹;作用机理;治疗方法
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由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大部分纤维为运动性纤维,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小部分为内脏感觉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按病损部位不同可分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按其病因可分为:面神经炎、感染性面瘫、创伤性面瘫、肿瘤性面瘫和先天性面瘫等。
一、病因病机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又称核上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核位于脑桥,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受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上半部的肌肉,由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或脑炎等病变,引起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若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时,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如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口角歪向病灶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中枢性面瘫往往伴有偏瘫之其他体征。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核性或核下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核的下半部分仅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下半部的肌肉。常因面神经炎,面神经管附近如腮腺肿瘤、中耳炎、乳突炎和颞骨化脓性病变,颞骨骨折,颅底如听神经瘤、脑膜瘤、脊索瘤的压迫或因切除这些肿瘤时损伤面神经,因而使面神经核或面神经纤维发生病变所引起。
面神经炎的发生与面神经管是一狭长的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的骨性管道解剖结构有关,当岩骨发育异常,面神经管可能更为狭窄,一旦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或被寒冷的空气暴吹,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等导致茎乳孔处支配面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面神经因缺血而发生水肿,或因炎症使面神经产生肿胀,受压,神经功能发生障碍,因而出现面瘫。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平常人们常说的面瘫多数是指面神经炎而言。
当面神经在鼓索神经尚未分出之前受累或同时累及鼓索神经时,除上述症状外,还可有舌前2/3的味觉障碍及病侧唾液减少。如病变位于面神经管以上,支配镫骨肌的神经纤维也受累,可伴有患侧听觉过敏。病变位于膝状神经节时,则有耳内、耳后疼痛,耳廓区痛觉减退,耳廓或鼓膜出现疱疹。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面部无表情,双侧额纹消失,双眼不能闭严,贝尔氏征阳性,双侧鼻唇沟变浅,口唇不能闭严,口角漏水,进食时,腮内存留食物,言语略含混不清。损伤性面瘫常有损伤或手术史,感染所致面瘫常有化脓性中耳炎或耳周疱疹病毒感染等。面神经炎后遗症是指面部表情肌没有完全恢复时遗留的症状以及自觉症状。并发症是指面神经炎在恢复过程中或恢复后出现的新症状,如面肌挛缩,联带运动,上睑下垂等。
二、作用机理
蜂王浆的主要成分是按生物生长发育比例组合的,含有生物机体必须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特殊的营养成分,如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具有营养神经,能调节神经细胞生理机能和物质代谢,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发育,促进受损神经再生和功能的恢复。
蜂花粉含有神经活性物质,如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磷等微量元素及其他营养物质,对神经系统具有滋养和提高功能的作用,促进受损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采用两种以上复合蜂花粉辅助治疗,急性期服用效果明显,能缩短治疗时间,慢性期也有一定疗效。
活蜂蜇刺疗法即有针刺穴位的机械性刺激,又有蜂毒的药理作用,蜂针蜂毒作为外源性刺激源,刺激面部病变部位、循经穴位和神经末梢而产生酸、胀、热、痛等一系列症状和反应,并继发局部潮红充血等温灸效应。再通过刺激经络和神经的反射作用,恢复经络和神经系统功能,调整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和血活络,消炎消肿,缓解支配面神经血管痉挛等作用。蜂毒中的蜂毒素、蜂毒明肽、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物质,具有直接抑制炎症等作用,多数学者认为:蜂毒素和溶肥大细胞脱粒肽是通过刺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使皮质激素释放增加而产生抗炎作用,抑制面神经肿胀。治疗面肌痉挛也有一定疗效,但疗程较长[1]。
临床观察:治疗前必须向病人解释清楚,因面部肌肉较四肢少,活蜂面部蜇刺容易引起蜇刺点肿胀较四肢明显,多在2~3天后肿胀可自行消退,以免病人产生恐慌。急性面神经炎起病急,病程短,常采用活蜂直刺法(泻法)以强刺激,疗效与患病时间成正比,患病后立即进行治疗疗效较好。如果患病后先采用激素等药物常规治疗,再采用蜂蜇治疗疗效较慢。若在蜂蜇治疗的同时,伴用激素常规治疗,疗效较差,但可酌情配以肌注维生素B1和B12,口服甲钴胺、烟酸、病毒灵或抗病毒口服液、消炎痛等。急性面神经炎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因此,注意头面部、耳后面神经管处保暖。蜂针治疗结束后,可在面部施行按摩,先点按有关腧穴,再分推前额、摩揉眼周、反复提拿面颊肌,手掌按摩面肌各部,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健侧面肌过度牵拉,加速促使面部瘫痪肌恢复其正常功能[2]。
眼内眦挑刺放血疗法,以刺激面神经内脏运动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节换元后的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改善血管神经功能,增强肌肉的紧张力,可加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三、历代医家报导
陈伟报道:活蜂蜇刺作用点治疗面神经炎法:第一次患侧下颌关节处(耳门穴),第二次患侧眉梢外凹陷处(丝竹空穴)和耳门穴,第三次患侧对瞳孔眉上一横指(阳白穴)和颊部中点、下颌角前上方(颊车穴),第四次患侧耳门穴和瞳孔直下的口角外侧(地仓穴),第五次患侧眉梢与外眼角间中点、向后1寸处(太阳穴)和颊车穴,第六次以后治疗应根据面神经损伤情况选择未恢复的作用点[3]。
曹正柳等报道:活蜂蜇刺治疗面神经炎12例,2疗程后治愈8例,好转3例,无效2例。
朱观俭报道:戴先生,颈部患病毒性疱疹渐愈时,突于晨起发现嘴角歪斜,右眼不能闭合等症,当日接受活蜂蜇刺右风池穴,次日逐渐增加用蜂量与穴位,治疗5次,颈部疱疹消失,右眼已基本能闭合,10次治愈[4]。
代乾报道:患侧面部蜂针直刺后,用马钱子末配50%蜂胶酊混和后贴敷于患侧穴位,共治疗面神经炎120例,痊愈104例,显效12例,无效4例。
顾进才报道:蜂针配合活血化瘀和营养神经药治疗面瘫20例,蜂蜇一个月后治愈14例,2个月治愈6例[6]。
四、取穴处方
主穴:患侧地仓、颊车、太阳、阳白、迎香、颧雕、丝竹空、耳门、颏孔;配穴:风池、合谷,牵正等,迎风流泪配承泣,味觉障碍配廉泉,听觉过敏配下关。
五、蜇刺针法
初次接受蜂毒治疗者,取一只蜜蜂蜇刺足三里,留针2~3分钟拔去蜇刺针,休息15~30分钟,若局部红肿直径<5厘米,又无全身反应者,为蜂毒过敏试验阴性反应,可接受蜂毒治疗。蜂针点刺或直刺,也可先散刺患者,耐受后改为直刺或蜇刺。
六、用法用量
鲜王浆20 g,或蜂花粉10 g,温开水冲服,或伴蜂蜜调服。复合蜂花粉丸(玉米、荞麦、瓜类蜂花粉)1丸,或蜂毒软胶囊1粒,每日2次,口服。
蜂毒软膏或蜂毒油搽剂等适量涂于患部,每日2~3次,或按摩时当润滑剂。
活蜂蜇刺患侧面部穴位,一般每次交替选择1~2个,配穴2~3个,两次治疗间隔时间以局部红肿消退后休息一天,约3~7天。或蜂毒穴位(或皮下)注射,每作用点(穴)注射0.1~0.2 ml(0.25~0.5 mg),每次2~3穴,2~3日1次,使用浓度和作用点可根据体症逐日渐增至治疗量,总剂量达10 mg为一疗程。
[1]姚海春,姚京辉,陈云,等.活蜂蜇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13例[J].中国针炙.2010:2(102).
[2]陈伟.蜂刺疗法〔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9.
[3]王金庸,王孟林,王润洲.中医蜂疗学〔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616.
[4]朱观俭.蜂疗治愈面瘫一例.中国蜂疗保健网,2013.
[5]顾进才.蜂针结合中药治疗面瘫,中国蜂疗保健网,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