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黄制剂中主要成分定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4-01-26张忠泉王璟奕王艺伟赵苗苗

中成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含片法测定绿原

徐 玫, 张忠泉, 王璟奕, 王艺伟, 赵苗苗

(1.河南大学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2.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银黄制剂中主要成分定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徐 玫1, 张忠泉1, 王璟奕2, 王艺伟1, 赵苗苗1

(1.河南大学药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2.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目的 银黄制剂是由金银花、黄芩提取物加工而成的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各类银黄制剂中的主药成分金银花提取物 (以绿原酸计)、 黄芩提取物 (以黄芩苷计) 的量不同, 其体内作用效果也不同[1]。 现市面上销售的银黄制剂有十余种,不同制剂类型的分析方法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的查阅,对各种剂型的定量控制方法进行归纳,同时从技术改进及新方法、新技术两方面进行了总结,为今后各种剂型成分定量控制方法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银黄制剂;黄芩苷;绿原酸

1 药典收载的银黄制剂的成分定量控制方法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2]只收载银黄口服液、 银黄颗粒冲剂两种剂型, 均采用 HPLC法对其中绿原酸及黄芩苷的量分别进行测定。

金银花提取物: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 (10 ∶9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327 nm; 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不少于 2 000。

黄芩提取物: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 (50 ∶50 ∶0.2 ) 为 流 动 相; 检 测 波 长 为274 nm; 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不少于 2 500。

2 药典未收载的银黄制剂的成分定量控制方法

2.1 分别测定

2.1.1 分别测定单组分 陈静等[3]利用 HPLC法测定银黄含化片中黄芩苷的量; 刘艳等[4]建立 HPLC法测定银黄滴丸中黄芩苷的量; 黄家卫等[5]建立 HPLC测定银黄喷雾剂中黄芩苷含有量的方法; 金录胜等[6]采用 RP-HPLC法测定复方银黄灌注液中黄芩苷的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李广胜等[7]采用 HPLC法测定银黄胶囊中绿原酸的量; 卢鹏伟等[8]利用 HPLC法测定银黄含化片中绿原酸的量; 税丕先等[9]采用 HPLC法测定银黄注射液中绿原酸的量; 高咏莉[10]建立 HPLC测定银黄片中绿原酸含有量的方法; 毕宏岩[11]采用 HPLC法测定银黄滴丸中绿原酸的量; 刘卫东[12]采用 HPLC法测定银黄口崩片中绿原酸的量, 并对方法学进行了考察。 丁芳林等[13]建立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质谱(HPLC/ESI/MS) 联用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量, 该法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定性定量准确等特点。

2.1.2 分别测定两组分 赵秀香等[14]则采用 HPLC法分别测定银黄注射液中绿原酸与黄芩苷的量。综合单组分的测定,对银黄制剂中两种有效成分,分别进行测定。但操作仍较繁琐,很多研究者建立了同时测定黄芩苷、绿原酸的量的方法。

2.2 同时测定 郭新社等[15]建立了同时测定银黄口服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 HPLC法; 谭生建等[16]也建立 HPLC法同时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方法,简化了操作步骤。 陈雄泉等[17]采用 HPLC梯度洗脱单波长检测法同时测定银黄颗粒、银黄含化片、银黄片中绿原酸和黄芩苷。 李坚等[18]采用 RP-HPLC法同时测定银黄含化片中的黄芩苷和绿原酸; 宋粉云等[19]用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银黄胶囊及银黄颗粒中黄芩苷和绿原酸。 翟淑平等[20]采用HPLC梯度洗脱单波长检测法同时测定银黄胶囊及银黄颗粒中的绿原酸和黄芩苷; 谢东等[21]采用 HPLC法, 以梯度洗脱同时测定银黄软胶囊中绿原酸和黄芩苷; 吕凌等[22]采用 RP-HPLC梯度洗脱同时测定银黄咀嚼片中绿原酸和黄芩苷。

同时测定两种有效成分的量,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及资源;相比以测定其中一种成分的量评价制剂质量,同时测定两种主要成分含有量的标准就显得更加全面、科学。

3 分析方法改进

测定银黄制剂中黄芩苷的色谱条件多为 ODS柱、 甲醇-水-磷酸 (冰醋酸) 为流动相[3], 但黄芩苷色谱峰参数不够理想。 刘艳等[23]为控制银黄滴丸的质量, 采用 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量, 参考文献 [24] 改进了技术; 选择[Kromasil ODS-AP(200 mm×4.6 mm, 5 μm)] 色谱 柱、乙腈-水-四氢呋喃-磷酸 (22 ∶76 ∶2 ∶0.1)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74 nm; 很好地实现了黄芩苷与其他黄酮类物质的分离,使测定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提高了定量测定的准确性。

李坚[25]应用计算机辅助褶合曲线分析法, 采用 UV法同时测定绿原酸和黄芩苷的量。 褶合光谱法[26]是一种以Glenn 氏正交函数法为基础, 并包容了导数光谱法的一种新的数学变换方法。褶合光谱上的每一个值,都与一段波长区间内物质的吸光特性相对应,同样具有定性定量的特征;即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转变成数学分量与浓度的线性关系,利用褶合曲线之间的差异形式来量化,从而为物质的定性定量提供了理论基础。褶合曲线分析法检测银黄含片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量,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其优点是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量,从而避免化学分离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锐利等[27]采用多波长数据线性回归法, 对银黄注射液中两种主要成分黄芩苷、绿原酸进行测定。确定了黄芩苷、绿原酸的测定波长分别是 272、 274、 276、 278、 280、 282 nm。 张婷等[1]采用 HPLC-MS/MS 法同时测定银黄颗粒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方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好、灵敏度高,比单纯高效液相的方法更为精准。 杨克迪等[28]利用 HPLCDAD实现了同时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 黄芩苷; DAD检测器具有程序可变波长功能,该法克服了绿原酸、黄芩苷的相互干扰,结果更能反映其在制剂中真实含有量。

白雁等[29]以 HPLC分析值为参照,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NIRS) 技术采集 100 批银黄颗粒样品的 NIRS, 获得银黄颗粒样品的 NIRS 信息, 结合偏最小二乘法 (PLS) 建立了黄芩苷和绿原酸量的校正模型;实现了大批量银黄颗粒样品的快速分析。

杨菲等[30]建立一测多评法测定银黄制剂中黄芩黄酮类成分的分析方法。 一测多评 (QAMS) 中药质量评价新模式是 2005 年 Wang等[31]率先提出的; QAMS 法较可靠, 可作为一个新的质量评价模式用于银黄制剂中黄酮类成分的定量测定。

4 分析方法进展

目前多采用测定银黄制剂中黄芩苷、绿原酸两种成分的量, 达到定量控制的目的。 陈钢等[32]的研究中提到由于绿原酸类成分在储存过程中其异构体之间会相互转换,特别是绿原酸的量会有所下降,黄芩苷类也会降解为其苷元黄芩素,说明仅测定其中黄芩苷和绿原酸两种成分并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银黄制剂内在的质量标准。

马双成等[33]用 HPLC法同时测定绿原酸类 6 个成分的量,方法稳定、准确,可用于中药材中该类成分的测定。Chen 等[34]用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 ( HPLC-DAD) 联合质谱, 实现9种生物活性成分 (绿原酸、 咖啡酸、 木犀草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和木蝴蝶素 A) 的同时测定。 何兵等[35]建立了同时测定银黄含片中10 个活性成分 (即银黄含片中6 种绿原酸类有机酸和黄芩苷类4种黄酮)的量;采用梯度洗脱、分段变波长测定, 即采用 DAD检测器在 190 ~380 nm范围内分别扫描混合对照品溶液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 B、 异绿原酸 A、 异绿原酸 C、 黄芩苷、 汉黄芩苷、 黄芩素及汉黄芩素色谱峰的紫外吸收,再采用分段变波长检测法对此10种化学成分进行测定。

刘燕[36]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银黄含片中薄荷脑的量,以评价银黄含片的质量;结果发现外标法测定薄荷脑方法简单可行,对3批不同的样品所测得的薄荷恼的量无显著差异, 方法可靠, 结果可信。 韦汉燕等[37]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银黄颗粒中另一个有效成分咖啡酸的方法,为完善银黄颗粒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黄家卫等[38]选用麝香草酚、香荆芥酚作为指标进行质量控制, 建立 HPLC法测定银黄喷雾剂中麝香草酚及香荆芥酚的量。 韦娟[39]建立银黄胶囊中木犀草苷的定量测定方法,以控制银黄胶囊质量。

赵刚等[40]考虑到金银花和黄芩富含黄酮类和皂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仅测定其中两种成分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其内在的质量标准; 建立了银黄制剂的 HPLC-ELSD指纹图谱,对银黄制剂中有效成分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并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图谱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无需对化学成分进行定量。 首次建立银黄制剂的 HPLC-ELSD指纹图谱,对不同厂家和批次银黄制剂的质量进行了评价。

5 现状与展望

目前 《中国药典》 收录的定量测定方法测定的对象只有黄芩苷、绿原酸,剂型只有银黄口服液和银黄颗粒冲剂,所用的方法也只有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的 HPLC法。

文献中收载的方法有 HPLC法、 HPLC-MS/MS 法、 毛细管电泳法、 HPLC-DAD、 HPLC-ELSD指纹图谱等; 还有与数学技术结合的综合测定分析法,如结合了计算机褶合曲线分析法、 一测多评法、 NIRS 结合 PLS 快速分析法。 同时对于银黄制剂的成分定量控制不止停留在绿原酸和黄芩苷两种主要成分上,对其中的多种成分都有涉及,如对其中的绿原酸类、黄芩苷类,银黄含片中挥发成分薄荷脑、银黄喷雾剂中麝香草酚和香荆芥酚、银黄颗粒中另一个有效成分咖啡酸、银黄胶囊中木犀草苷等。

一测多评法作为适宜于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评价新模式和新方法,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药及中成药的科研和生产实际, 成为未来中药质量评价的发展方向。 NIRS 结合 PLS 快速分析法提供了一个银黄制剂的成分定量控制的新方法。未来对银黄制剂中多种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将得到更多研究,对于银黄制剂的成分定量控制也将更全面、更科学。

[ 1 ] 张 婷, 美尔哈巴·热西提,林 潇, 等.HPLC-MS/MS 法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和黄芩苷[J].中草药, 2012, 43(4): 711-713.

[ 2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S].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1082-1085.

[ 3 ] 陈 静, 周红艳.HPLC法测定银黄含化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J].海峡药学, 2009, 21(6) : 84-85.

[ 4 ] 刘 艳, 张玉萍.HPLC法测定银黄滴丸中黄芩苷的含量[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 30(1): 56-57.

[5] 黄家卫,盛振华,张 蓓,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喷雾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6): 1315-1317.

[ 6 ] 金录胜, 何 虹, 伏慧明.RP-HPLC法测定复方银黄灌注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J].中国兽药杂志, 2005, 39 (5) :20-21.

[ 7 ] 李广胜, 余孝东.HPLC法测定银黄胶囊绿原酸含量[J].郑州大学学报, 2003, 38(4): 587-589.

[ 8 ] 卢鹏伟, 冯绍华, 张 静, 等.HPLC法测定银黄含片中绿原酸的含量[ 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23(1): 37-39.

[9] 税丕先,田 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注射液中绿原酸的含量[J].中国药业, 2004, 13(8): 39.

[10] 高咏莉.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制剂——银黄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 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 11(8): 705-707.

[11] 毕宏岩.HPLC法测定银黄滴丸中绿原酸的含量[J].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6(4): 803.

[12] 刘卫东.银黄口腔崩解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 27(8): 1178-1179.

[13] 丁芳林, 彭书练.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 含量 [J].亚太 传 统 医药, 2008, 4 (4):38-40.

[14] 赵秀香, 李启艳, 王 磊.HPLC法测定银黄注射液中绿原酸 的 含 量 [ J].药 物 分 析 杂 志, 2006, 26 ( 12) :1880-1882.

[15] 郭新社, 袁 琦, 于海林.快速测定银黄口服液含量[ J].中成药, 2009, 31(12): 1955-1956.

[16] 谭生建, 刘 刚, 张 捷, 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银黄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J].药学实践杂志,2008, 26(2): 138-140.

[17] 陈雄泉, 李来生, 杨汉荣.H PLC法同时测定银黄制剂中的绿原酸 和黄芩苷含 量[ J].药物分析 杂志, 2007, 27(1): 52-55.

[18] 李 坚, 冯焕村, 杜 璐.HPLC法测定银黄含片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 21(6):693-684.

[19] 宋粉云, 龚红全, 林 琳, 等.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银黄胶囊及银黄颗粒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 [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7, 23(3): 231-233.

[20] 翟淑平, 黄 斌, 王秀敏, 等.HPLC法同时测定银黄可溶性粉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J].中国兽医杂志,2008, 44(6): 87-88.

[21] 谢 东, 高彩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软胶囊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J].中国医 院药学 杂志, 2006, 26(5): 631-632.

[22] 吕 凌, 路小东, 戴萍萍, 等.RP-HPLC测定银黄咀嚼片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J].中成药, 2007, 29(6):921-922.

[23] 刘 艳, 张玉萍.HPLC法测定银黄滴丸中黄芩苷的含量[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 30(1): 56-57.

[24] 王 瑞, 李玉娟, 毕开顺.RP-HPLC法测定解毒宣透汤中连翘苷、 绿原酸及黄芩苷的含量[ J].中药材, 2001, 24(4): 287-288.

[25] 李 坚.褶合曲线分析法测定银黄含片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J].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6, 25(2): 87-89.

[26] 孙毓庆.分析化学: 下册[ M].4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72.

[27] 锐 利, 艾力玛.银黄注射液中黄芩苷利绿原酸的含量测定[J].内蒙古中医药, 2001, (4) : 41-42.

[28] 杨克迪, 王丽君, 龙云飞.高效液相色谱程序可变波长法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 27(7): 992-993.

[29] 白 雁, 王 星, 龚海燕, 等.NIRS 结合 PLS 快速分析银黄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0,27(12): 1703-1706.

[30] 杨 菲, 冯伟红, 王智民, 等.一测多评法测定银黄制剂中 4 种黄酮类成分含量[ J].中 国药学 杂志, 2012, 47(12): 984-989.

[31] Wang Z M, Gao H M, Fu X T, et al.Multi-components quantitation by onemarker new method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 Chinese herbalmedicine[ J] .China JChin Mater Med, 2006,31(23): 1925-1928.

[32] 陈 钢, 侯世祥, 胡 平, 等.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稳定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3, 28(3): 223-226.

[33] 马双成, 毕培曦, 黄荣春, 等.金银花药材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定量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 2005, 25(7): 751-755.

[34] Chen H, Chen X, Han Q, et al.A new strategy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Yinhuang preparations by HPLC-DAD-MS/MS[ J] .Anal Bioana Chem, 2012, 404 (6/ 7): 1851-1865.

[35] 何 兵, 杨世艳, 张 燕.HPLC同时测定银黄含片中 10个活性成分的含量[ J].药物分析杂志, 2012, 32(10):1853-1857.

[36] 刘 燕.气相色谱法测定银黄含片中薄荷脑的含量[J].黑龙江中医药, 2010(6): 45-46.

[37] 韦汉燕, 桂劲松, 戴 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J].儿科药学杂志, 2012, 18 (8):39-41.

[38] 黄家卫, 盛振华, 张 蓓, 等.HPLC法测定银黄喷雾剂中麝香草酚及香荆芥酚的含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 26(11): 2693-2695.

[39] 韦 娟.银黄胶囊中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15): 32-33.

[40] 赵 刚, 杜 玮, 魏玉辉, 等.银黄制剂的 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 J] .中草药, 2009, 40(7) : 1053-1056.

R927.1

: A

: 1001-1528(2014)05-1045-03

10.3969/j.issn.1001-1528.2014.05.035

2013-07-15

河南大学 2010 年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2010)

徐 玫 (1963—) , 女,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药物质量控制。 Tel: 13837825996, E-mail: kf-xm@126.com

猜你喜欢

含片法测定绿原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蔓三七叶中分离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绿原酸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绿原酸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药师教您正确服用口含片
HPLC法测定桂皮中的cinnamtannin D-1和cinnamtannin B-1
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UPLC法测定萹蓄中3种成分
HPLC—DAD法同时测定银黄含片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