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及生态影响

2014-01-26罗怀斌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验区核心区功能区

罗怀斌,蒙 彬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及生态影响

罗怀斌,蒙 彬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

针对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存在的原保护范围和功能区划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调整方案,并分析了调整前后的生态影响,论证调整方案的可行性。

自然保护区;范围;功能区;调整方案;生态影响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为自然生态系统类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域内有较多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兼有野生生物类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寒山地垂直生态系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和赤斑羚等珍稀野生动物。

1 保护区概况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3年,位于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东起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界,西至加查县县界,西北至工布江达县中部,西南至朗县中东部,南至隆子县县界,东南至墨脱县县界,北靠嘉黎县县界。涉及工布江达、林芝、米林、朗县等4个县,总面积21 558.16 km2,其中核心区面积9 173.70 km2,缓冲区面积4 229.60 km2,实验区面积8 154.86 km2。区内自然环境条件独特,垂直高差4 000 m以上,生长着各种类型的森林,山地垂直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涵盖了干旱河谷灌丛、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灌丛、常绿革叶灌丛、落叶阔叶灌丛、草原、高山流石滩植被、草甸和冰川等典型的类型,表现出明显的高寒山地垂直生态系统的特点。

保护区是我国乃至世界山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植物资源包括大型真菌15目53科436种;藻类5门28科189种及变种;维管束植物1 676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37属95种,裸子植物有3科8属19种,被子植物99科488属1 562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动物种类有昆虫406种,其中蚂蚁2亚科8属17种,其它昆虫类14目106科265属389种;有脊椎动物315种,其中兽类7目18科68种;鸟类14目48科220种;爬行类1目2科3种;两栖类2目3科10种;鱼类2目3科1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3种。

2 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的必要性

由于在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经验不足,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初确定边界时,未充分考虑到区域是否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有效保护区域,存在面积过大、范围界定不科学、功能区划分不合理的现象。如G318国道、S306省道和里龙至桑格尔桑坡边防公路横贯保护区,确界时只把其沿线两侧20~50 m范围划出保护区,其范围内还有村镇和农田等没有划出,给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保护区范围的重新界定以及功能区的重新区划,更好地对保护区的自然生态、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提升管理成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1) 林芝地区行署所在地八一镇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用地面积为由原来的11.7 km2,调整到70.0 km2,增长近6倍,将来还将建成交通、物流、旅游等各种基础配套设施。保护区范围如不进行调整,将影响到八一镇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影响整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2) 林芝机场运营后,林芝地区在交通建设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拉动了地方经济建设。随着近年来航空客货量增长,原有硬件设施已滞后于发展需求,迫切要求机场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林芝机场已规划进行扩容,依附于机场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发展规划相继出台,原保护区专为机场建设划出的10 km2面积已经远不能满足航空和空港经济发展的需求。

3) 原保护区范围内有很多村镇和农田,有居民12 584人。由于人口较多,给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影响了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制约了保护区内社区居民的经济社会发展。

4) 保护区范围内尼洋河流域综合开发已纳入国家“十二五”重点开发计划。作为促进林芝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林芝地区的生态屏障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也要求工布自然保护区的范围适当进行调整。

3 调整方案

3.1 调整原则

有利于保持区内暗针叶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提供良好、充裕的生存栖息环境,使珍稀濒危动物能够正常生存和繁衍,其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长远,兼顾当前,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兼顾;坚持以人为本,兼顾民族地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保护区与社区共同发展。

3.2 范围调整方案

范围调整不超出原保护区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原保护区工布江达镇至八一镇一线、八一镇沿318国道至东久一线和雅江上溯至朗县金东乡两岸一带进行。调出部分为原保护区包含的城乡建设用地、交通设施用地、人口聚居区和基本农田等,妥善处理生态保护与地方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使保护区的范围更为合理,有利于保护区的有效保护。

根据工布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的成果,范围调整后的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没有经过大规模的人工重塑,外来物种少,动植物多样性丰富;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和主要保护对象基本不受影响;保护区的管理权属和界线明确,无争议和纠纷,能取得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的支持,有利于保护区的建设管理。

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为20 149.81 km2,调出面积1 408.35 km2,占原保护区总面积的6.53%。其中:原核心区调出面积3 102.62 km2,原缓冲区调出面积299.53 km2,实验区面积增加1 993.80 km2。

3.3 功能区调整方案

在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及对主要保护对象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尊重社区民族传统习惯、习俗和民生发展的需要,使科学发展观在保护区建设与发展中切实得到贯彻和落实,促进自然保护与地方民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1) 将原处于保护区缓冲区内的自然村范围全部调整为实验区。主要在金东乡、百巴镇、米瑞乡、鲁朗镇、八一镇、布久乡、雪卡乡和仲莎乡。

2) 依据林芝地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将来需要建设八一—巴河—巴松措—东久—八一和八一—鲁朗—派镇—羌钠—岗托—南依—布久—八一这两条旅游环线。调整方案将原措高核心区所在的新措以上由核心区调整为实验区,实验区与核心区之间设缓冲区分隔;原鲁朗核心区区域调整为实验区。

3) 保护区金东乡以上金东沟上游有一处美丽的高山海子,是到朗县旅游的最佳目的地,规划将海子范围由核心区和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利于旅游开发。

4) 保护区西部工布江达、米林、朗县、加查四县交界的冈底斯山脉巴朗曲、吉普沟、比扑曲等沟谷区域,植被多为砍伐后的次生林和草甸,有自然村落,人为干扰较大,且工布江达至米林的县道通过此区域,从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考虑,规划将巴朗曲和比扑曲干流区域由核心区调整为实验区。

功能区调整后,核心区面积为10 271.42 km2,缓冲区面积为3 801.89 km2,实验区面积为6 076.50 km2。

4 保护区调整的影响分析

4.1 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对保护对象的影响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后,保护区总面积减少1 408.35 km2。调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原保护区内包含的城乡建设、交通设施、人口聚居区、旅游开发用地和基本农田等为主,占68.07%;其次为有林地占19.98%、灌木林地占8.73%、水域占2.87%、草地占0.35%。范围调整后,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有所改变,调出区域主要位于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主要为次生温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次生落叶阔叶林、灌丛、草原等植被类型,对高寒山地垂直生态系统和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影响不大。

功能区划调整后,将原措高湖核心区的部分以及鲁朗核心区划为实验区,对以赤斑羚为代表的珍稀物种的保护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上述两个区域一直在开展旅游活动,经调查,赤斑羚等珍稀动物也未因该区开展旅游而停止在该区的活动。功能区划调整后,核心区面积占总面积的50.98%,对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基本没有影响。

4.2 范围调整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调出范围内分布的维管束植物有86科248属436种,分别占整个保护区科的69.91%、属的46.53%、种的25.97%。植物种类中有蕨类植物10种、种子植物426种,均为保护区内广布种。调出区地带性植被属于亚热带植被带,该区是位于河谷的窄长地带,垂直分异不明显,调出植被有12个植被型,17个群系组和28个群系,占调整前保护区植被型的80%,群系组的65.4%,群系的47.5%。调出区共有脊椎动物20目50 科141种,分别占整个保护区目的76.92%、科的67.57%、种的44.76%。种类中有兽类26种,占调整前保护区兽类种数的38.2%;有鸟类99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45.0%;有两栖类1种,爬行类1种,分别占调整前保护区两栖类和爬行类总种数的33.3%和10%;有鱼类14种。

与范围调整前相比,调出区域物种占保护区分布物种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是:鱼类、鸟类、兽类、两栖类、大型真菌、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爬行类,这与调出区域的位置和生态系统类型相关。由于调出区域位于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河谷,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在保护区内的部分河段被调出保护区,因河流生态系统的连通性,保护区有分布的鱼类在调出区域均有分布;鸟类飞翔能力强,调出区域的鸟类也较多,尤其游禽和涉禽较多;由于色季拉山以西热量条件差,调出区域内两栖和爬行类很少。

4.3 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对保护区管理的影响

通过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将核心区和缓冲区全部居民调出保护区或调入实验区,实验区的大部分人口调出了保护区,调整后实验区人口3 842人,占原保护区范围内人口的30.53%。调整后的核心区是保护区珍稀动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区域,核心区内没有居民,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更有利于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进行有效保护。

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功能区划调整后,原景色优美的措高核心区的部分和整个鲁朗(东久河谷)核心区被划为实验区和缓冲区,满足了林芝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要求,解决了有效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地方经济和保护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社区经济转型,改变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方式,减轻保护区管理压力,也在法律上解决了保护区管理上面临的困境。调整后保护区范围权属和界线明确,无争议和纠纷,更有利于对工布地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4 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通过调整,将原保护区包含的城乡建设、交通设施、人口聚居区、旅游开发用地和基本农田等调出保护区,为八一镇城区、尼洋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机场扩容、交通、物流、旅游等预留了发展空间,基本能解决保护与地方经济建设“争地”的矛盾,较好解决了目前保护区有效保护与地方民生建设、经济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目标,符合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的要求。

5 结论

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目标对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进行了局部调整,对区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但对主要保护对象基本没有影响。只要加强保护管理,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后更有利于保护区的长远保护目标实现,有助于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范围拟调出区域综合科学考察报告[R].2010.

[2]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R].2011.

[3]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5—2015年[R].2005.

[4]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 [R].2005.

[5] 徐志高. 西藏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初探[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2,31(4):39-41.

ScopeandFunctionalRegionsAdjustmentandEcologicalImpactonGongbuNatureReserveinTibet

LUO Huaibin,MENG Bin

(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14, Hunan,China)

Aimed at problems as irrationality of original protection scope and function division on Gongbu nature reserve in Tibet, the author,put forward the adjustment plan of scope and function regions for the nature reserve. The feasibility of adjustment plan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ecological impact analysis to the nature reserve.

nature reserve; scope; functional regions; adjustment plan; ecological impact

2014-03-13

罗怀斌(1966-), 男,四川宣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X 36

B

1003-6075(2014)02-0031-03

猜你喜欢

实验区核心区功能区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广西重要水功能区监测与考评方法改进研究
基于海洋空间综合评价的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初步划分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