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沫花、凤仙花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现状

2014-01-26高增平

中国药业 2014年1期
关键词:萘醌指甲花凤仙花

刘 涵 ,高增平 ,石 钺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散沫花也称海娜,与凤仙花均俗称为指甲花,两者均具有染色作用,但原植物种属不同,功效不同,药用部位也不一样,属同名异物。目前,人们对指甲花的认识多存在误区,市场上也存在混用情况,因此有必要加以澄清。笔者将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化妆品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面进行综述,为散沫花和凤仙花的应用提供参考。

1 本草考证

散沫花 Lawsonia inermis L.为千屈菜科散沫花属植物,灌木,高3~6 m,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中东、北非,印度西部、巴基斯坦、摩洛哥、也门、伊朗、苏丹及利比亚是指甲花商业栽培的重要产地,我国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也有栽培。因其叶子能够染指甲,故名指甲花。指甲花为维吾尔医常用药材之一,收载在于生部颁标准维药分册,以叶入药[1]。凤仙花 Impatiens balsamina L.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1年生直立肉质草本,茎高40~100 cm,原产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多栽植于庭院作观赏用,一直以来也被广泛用作传统中药[2]。其全草、种子(急性子)、茎(透骨草)、叶、花、根、果皮均可入药,急性子作为药材收录于中国药典。因其花可染指甲,民间亦称为指甲花。实际上,指甲花原植物是散沫花,而不是凤仙花。

指甲花始载于公元前78~77年(相当于西汉时期)希腊名医迪斯库任杜斯著《De Materia Medica(药物志)》中,公元304年我国汉代(晋)稽含在《南方草木状》一书中称其为散沫花。公元1010年(相当于宋代)中亚人阿布·艾里·伊宾·森纳(阿维森纳)著《医典》(阿拉伯文)中,称指甲花的阿拉伯语名称为 Hinna(海娜)。此后,在一些医学文献中,包括乌兹别克文、波斯文、乌尔都文均称指甲花为Hinna,并记载了拉丁学名为 Lawsonia inermis L.。在1964年版《维吾尔医常用药材》(维吾尔文)中称指甲花的维吾尔语名称为 Hinna或 Mihid;书中还指出本品的英语名称为Henna(海娜)。

尽管指甲花是维吾尔医常用药材之一,但实际上新疆不产该植物,从古至今维吾尔医用的指甲花均由国外进口。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维吾尔医药的发展,进口指甲花已无法满足维吾尔医临床应用和化妆品生产的需求,加之维吾尔族与其他民族的语言不通,且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因此极少有维吾尔医药学与内地其他各民族医药学学术和信息交流,更不了解我国南方地区也有指甲花的野生和栽培资源,所以误认为新疆地区栽培的能染指甲的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 Impatiens balsamina L.即是指甲花。因此,维吾尔语也称凤仙花为Hinna,这样千屈菜科植物指甲花 Lawso-nia inermis L.与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 Impatiens balsamina L.两种不同科属的植物,就有了相同的维吾尔语名称“Hinna(海娜)”,因此就形成了指甲花(散沫花)与凤仙花的同名异物现象[3]。

2 化学成分

目前,对散沫花的研究国内鲜有报道,国外学者从散沫花叶中分离得到包括萘醌类、苯丙素类、黄酮类、三萜类、酚酸类等多种化合物。研究显示,其中2-羟基-1,4-萘醌(指甲花醌,Lawsone)是指甲花的主要着色成分,其在指甲花叶中含量最高(0.55% ~0.95%),其次为果皮和种子。指甲花醌为黄色色素,能染指甲或头发[4-5]。

迄今,从凤仙花的花、叶、果皮、种子和根中分离得到包括主要萘醌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甾醇类、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合物,国外学者对凤仙花的研究报道较多,其中最多的是黄酮类花色素及其苷和萘醌中的 1,4-萘醌,包括 2-甲氧基 -1,4-萘醌(指甲花醌的甲基醚)和 2 - 羟基 - 1,4 - 萘醌[2,6-7]。测定结果显示,凤仙花的叶中指甲花醌含量为0.047% ~0.143%,指甲花醌甲基醚的含量为 0.093% ~ 0.180%[8]。

散沫花与凤仙花原植物科属不同,前者属于千屈菜科,后者属于凤仙花科;药用部位也不同,前者用叶,后者用全草、种子、茎、叶、花、根、果皮。尽管有如此大的品种差异,但两者所含的着色成分却很相似。2-羟基 -1,4-萘醌在散沫花的叶中含量较高,其结构中含有酚性羟基,易溶于碱性水溶液,着色性较强;而凤仙花中除含多种花色素外,其2-羟基-1,4-萘醌含量较低,着色性能较散沫花差。

3 药理作用

散沫花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抗氧化活性、抗寄生虫等方面[4]。如散沫花叶乙醇提取物和指甲花醌可通过对细菌胰蛋白酶的抑制来发挥抗菌作用。有研究表明,指甲花醌的衍生物是肿瘤细胞增殖的有效抑制剂,它对大多数黑色素瘤细胞和肠癌细胞有细胞毒活性。散沫花正丁醇组分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指甲花醌可通过抑制超氧阴离子产生发挥抗氧化作用。

有文献报道,凤仙花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抗菌消炎、抗过敏和抗瘙痒、抗肿瘤、抗氧化等方面,黄酮类成分及1,4-萘醌类成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2]。

4 化妆品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近年来,天然植物染发剂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天然染发植物种类较多,如指甲花、西洋甘菊花、核桃壳、槟榔、五倍子等,其中最受青睐的就是指甲花,实际上指甲花最初的应用就是染头发和指甲。现在市场上大量出现的海娜染发粉,其原植物即是指甲花,海娜粉为指甲花叶的干燥粉,属植物性深红色染料。指甲花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作为染发产品的原料被使用,例如印度、波斯、埃及、欧盟、美国等,我国《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87)也曾规定,化妆品组分中暂用着色剂名单第53号指甲花(Henna)仅用于染头发制品,2003年卫生部编撰的《已使用化妆品成分名单》中也收载有指甲花。

尽管指甲花在阿拉伯国家用于纹身、彩绘及头发、指甲等染色有数千年历史,然而,关于指甲花的安全应用一直备受关注[9-12],主要争论焦点为其中含有的着色成分2-羟基 -1,4-萘醌(指甲花醌)。欧盟曾在2004年对染发剂成分——指甲花醌进行全面再评估,认为指甲花醌在体内外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致突变作用,因此不能对于指甲花醌建立安全限值。欧盟消费品科学委员会(SCCP)最早于 2001年评估了行业提交的 Henna(Lawsonia Inermis,C169)的相关资料,但由于资料中缺乏该原料的规格及基因毒理学数据,未对其安全性做出结论。2005年行业补充提交了相关资料,但SCCP认为未能完全满足2001年评估中缺失的所有数据,因此2005的SCCP评估也未作出最终结论,即目前认为尚不足以评估该物质是否可作为染发剂安全使用。但在2013年7月11日欧盟新法规实施前,如果没有足够的数据证明其安全性,指甲花将会被列入AnnexⅡ的禁用物质表中。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有毒植物数据库资料显示,海娜可能会引起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由于海娜典型的颜色是棕色、棕黄色或棕红色,因此宣称的其他颜色一定是加入了其他成分而产生的,如黑海娜、蓝海娜等,所谓黑海娜一般就是添加了煤焦油成分-对苯二胺。海娜是美国FDA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的色素,但仅用于头发。我国卫生部卫监督函[2007]204号“卫生部关于指甲花不能作为染发剂成分使用的批复”规定,指甲花(Henna,音译海娜)不得作为染发剂成分使用。到目前为止,实际上指甲花在我国化妆品中是禁止使用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指甲花应特指散沫花,尽管凤仙花也俗称为指甲花,且散沫花和凤仙花在维吾尔语中都统称为海娜(Henna),但属同名异物,应严格区别,不能混用。两者原植物科属不同,使用部位也不一样,但两者均可染色,且染色成分均相同。指甲花及指甲花醌在化妆品中使用的安全性目前尚无定论,从法规层面讲,我国禁用于化妆品,美国仅用于头发产品,欧盟既未在禁用物质表中,也未在允许使用的染发清单中。凤仙花由于具有较好的抗过敏、抗炎、抗真菌作用而应用于化妆品中,目前国内外均无应用上的限制。

目前,天然无害的染发剂的开发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重要课题,指甲花作为一种传统的染发植物自然更加受到重视。鉴于目前市场上指甲花(海娜)及其相关产品的不断增多,急需进一步对指甲花(海娜)、凤仙花和指甲花醌的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急需完善法规加强监管,以确保化妆品产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WS3-BW-0070-98.国家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S].

[2]苏卜利,曾 荣,黄长干,等.凤仙花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18 -422.

[3]王 冰,张彦福,黄 辉.维吾尔药指甲花本草学考证及其生药学研究[J].新疆中医药,1998,16(3):33 - 35.

[4]李 倩,高文芹,赵余庆.散沫花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6):795 -799.

[5]高 磊,王亦军,杨朝霞.指甲花的研究进展[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19(2):37 -42.

[6]苏秀芳,蓝 金.凤仙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27(3):13 - 15.

[7]鞠培俊,孔德云,李晓波.凤仙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5):320 -324.

[8]Athip S, Pharkphoom P.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ree naphthoquinones in the leaves of Impatiens balsamina L.by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Phytochem Anal,2010,21:444-450.

[9]Zinkham WH,Oski FA.Henna:a potential cause of oxidative hemolysis and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J].Pediatrics,1996,97:707 - 709.

[10]Kok AN,Ertekin MV,Avci B.Henna(Lawsonia inermis Linn.)induced haemolytic anaemia in siblings[J].Int J Clinl Pract,2004,58:530 - 532.

[11]Gerhard JN,Rolf F,Florence B,et al.Toxicity and human health risk of hair dyes[J].Food Chem Toxicol,2004,42:517 - 523.

[12]Kirkland D,Marzin D.An assessment of the genoxicity of 2-hydroxy-1,4-naphthoquinone,the natural dye ingredient of henna[J].Mutat Res,2003,537:183 - 199.

猜你喜欢

萘醌指甲花凤仙花
水胡桃叶中萘醌的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种子去旅行之七:我飞了
鉴定红曲菌中萘醌响应基因提高红曲色素产率
合成源1,4-萘醌类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入骨三分凤仙花
间氯过氧化苯甲酸可控性氧化2-巯基萘醌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定
指甲花,车前草
美丽的凤仙花
蒙药凤仙花的显微鉴别
指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