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干预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2014-01-26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颅脑血肿康复训练

侯 智

海口市第一八七中心医院康复理疗科 海口 570100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人群的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sTBI是病情凶险的神经科疾病,其病死率高达30%~50%。近年来,虽然sTBI的临床治疗技术有了较大发展,但其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仍位于较高水平,sTBI的治疗和康复仍然是神经外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1]。度过危险期的sTBI患者的预后情况仍不乐观,多会留有一定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有研究显示,伤情是影响sTBI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此外,复合伤、并发症、基础病、年龄、救治时间、康复治疗时间等均与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密切关系[2]。在sTBI患者中,出现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偏瘫的患者比例较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比例可超过60%。在受伤后的1个月内,临床上一般对患者给予高压氧、运动疗法联合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应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后,可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起到明显改善作用,提高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速度,使其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增强,而且受伤患者的年龄越大,康复治疗的实施时间则应越早[3]。本研究针对早期康复干预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现将研究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01—2012-12我院收治的sTBI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均经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证实,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计分)均<8分,按患者接受康复训练的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均为发病1个月内开始接受康复训练者,男31例,女17例,平均年龄(33.8±5.7 岁;脑挫裂伤12例,脑内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18例,硬膜外血肿10例。对照组50例,均在发病1个月后开始接受康复训练者,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4.5±5.9)岁;脑挫裂伤11例,脑内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19例,硬膜外血肿11例。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创伤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康复治疗方法 针对2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为被动运动训练和主动运动训练相结合。被动训练的顺序为由健侧至患侧,由大关节至小关节;主动运动训练为健肢带动患肢进行运动以及针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言语功能的训练。对出现焦虑或悲观情绪的患者,采取积极心理干预,对其进行启发和诱导,引导患者对疾病产生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康复建立足够的信心,配合家属对患者进行鼓励和支持,达到使患者认真配合完成康复训练治疗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应用Fugl-Meyer量表对2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和比较,应用改良巴氏指数(MBI)对2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 在康复治疗前,2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2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 ()

表1 2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 ()

注:与康复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Fugl-Meyer 量表评分观察组 48 康复治疗前18.39±8.27治疗3个月 72.52±22.61*#对照组 50 康复治疗前 20.19±9.53治疗3个月 57.21±16.52*

2.2 2组患者BMI评分比较 在康复治疗前,2组患者的BMI评分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BM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BM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2组患者BMI评分比较 ()

表2 2组患者BMI评分比较 ()

注:与康复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BMI评分观察组 48 康复治疗前21.53±10.01治疗3个月 84.61±16.59*#对照组 50 康复治疗前 23.52±11.16治疗3个月 71.38±17.29*

3 讨论

sTBI是神经外科常见危重疾病,具有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的特点,特别是高龄、合并有慢性器官衰竭、GCS评分较低、广泛脑挫裂伤、有合并伤、脑疝发生、并发感染、大量输血的患者,其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风险较高,此类患者的病死率会进一步上升[4]。对于sTBI患者,临床上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经过国内外神经外科学者多年来不断的研究,针对sTBI的治疗疗效取得相当的进步,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难点和不确定的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对患者预后情况产生重要的影响[5]。sTBI患者的病因多数为交通事故,度过危险期后,仍然有一定比例患者会遗留有躯体运动功能或精神意识的障碍,甚至处于植物状态。sTBI患者不仅有原发性创伤,还可能因失血、挫伤等因素引起脑内血管生成素水平升高,导致颅内出血、水肿的症状加重、颅内压进一步升高,使患者的症状进一步加重,最终导致患者发生不可逆的中枢神经功能损伤。因此,在临床治疗方面,除手术治疗外,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高压氧治疗、清除自由基治疗等多种方法都被应用于sTBI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过程[6]。有研究证实,采用亚低温、高压氧及早期颅骨修补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良好率,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7]。

sTBI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康复治疗的应用几乎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有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为期1个月的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脱机时间,降低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并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8]。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多学科一体化治疗的组织化医疗网络模式下对sTBI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GCS评分和恢复良好率,降低其伤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是一种适合我国基层医院的治疗模式[9]。还有研究证实,在创伤发生后48h内实施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康复治疗后3个月的Barthel评分和恢复良好率,降低患者的轻残率、病死率和植物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10]。现代康复医学的观点认为,不论对于任何疾病,应在发作之时起就尽早开始康复护理,对于sTBI患者,如果能在发病前3个月内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可对大脑造成反馈性的刺激,对脑内残存的神经元的功能恢复发挥促进作用,并扩大其支配的躯体区域,帮助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恢复。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焦虑和悲观的不良情绪,这会对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临床工作者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诱导,促使其正确认识疾病,并请恢复效果较好的患者来进行宣讲,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使之对康复训练工作积极配合。本研究结果说明对sTBI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

综上所述,对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sTBI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1]周海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研究现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07-109.

[2]郑医 .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8):91.

[3]李东 .儿童创伤性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133-134.

[4]汤永林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5):53-54.

[5]韦英光,谭毅 .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6):604-608.

[6]王有存 .重型颅脑损伤围术期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6):5-7.

[7]李志军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关键性因素的临床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9):1 488-1 489.

[8]李兰,徐慧兰,刘跃晖 .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干预效应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6):736-737.

[9]李次发,温德树,马莉琴,等 .组织化医疗模式下早期康复介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1(3):12-15.

[10]陈华轩,范润金,何家全 .早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23):59-60.

猜你喜欢

颅脑血肿康复训练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