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天致性:建设校本化的优质课程

2014-01-25李海燕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1期
关键词:优质化校本分数

李海燕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学校根据校本实际,努力建设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在平实中求创新,既让学生的天性在优质课程中成长,又让教师的素养在课程建设的研究中得到提升。

“顺天致性”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我们的课程理念。这个“天”,就是学生,在学校中,在课程中,学生为“天”;这个“性”,是学生的个性,是学生成长的规律,我们的课程,要顺应学生成长的规律,丰富与完善学生的个性。

一、国家课程优质化

(一)优质化管理———精致细节

课堂重“磨”。课堂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年轻教师多,亟待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我们从三种课型,三个层面,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家常课:天天落实,即时“磨”;教研课:月月落实,一起“磨”;竞赛课:课课落实,反复“磨”。

调研重“研”。每一次调研重头戏是质量分析。我们看分数但不唯分数。

看均分的推进率;看阶段教学的得与失;看同伴的教学优势;不以分数排名;不以分数绩效;不以分数评价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校长室和教导处“直面分数”,反馈阶段调研中学生各学科的成绩信息;以“均分推进率”分析教与学的得与失。有全校调研的反馈,更有教研组内交流碰撞围绕“班级管理与质量关系”“教师状态与质量关系”等问题研讨,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效低负的教学方法,制定适合自己的教学整改措施。现在,看分数成了学校教师不自觉的需要。

(二)优质化二度开发———主题性整合

对于国家课程,作为补充拓展,我们进行主题性整合的二度开发,形成一些课程,提升了国家课程执行品质,使之优化。

“科学一卡通”针对国家课程“科学”学科科学史的薄弱,补充梳理,使之清晰。如“纸”一课教学完成后,呈现这样的卡片形式。左面提供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比国家课程提供的详细;邮编是这一课的主要知识,下面提供的是从“上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到如今项目繁多的纸”的历史。让学生对“纸”既有块状的认知,又有条状的科学史的线索。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这个小课程一课只需三五分钟,安排在国家课程时间内,可以由教师、师生共同或学生自主开发。

(三)优质化实施———天性课堂

目前,教学大多依然处于为了“分数”疲于奔命的状态;课堂教学大多还是漠视学生存在的知识灌输;教师独霸课堂依然成为课堂的主流。学校依据“顺天致性”的课程理念,努力把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追求高效教学。通过“天性课堂”打造,让教师意识面对的是学生而不是学科,是生命而不是知识;教师必须重视每个学生的存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位置和存在价值。

二、校本课程的特色化

(一)科技特色课程———“走进生物世界”

这是学校校本的旗舰课程,2003年,学校校本课程“生物世界探秘”已趋于成熟。2012年,进行改版。改版后的教材有全新的体例,此课程全员参与,有具体的评价标准,每年晋级。近十年的坚守和不断创新发展,联系学校各项科技活动和竞技,学生科技素养不断提升,学校科技特色越来越得以彰显。

(二)个别化课程———100个微课程

课程个别化是我校基于学校现状和儿童个别化差异而提出的课程设置理念和课程实施策略。学校课题“顺天致性:小学阶段课程个别化的研究”成功申报为江苏省十二五立项课题。构建以“生物科学类”“英雄教育类””中山文化类”“童趣生活类”“多元文化类”等为内容的课程框架,逐步建构起顺应儿童天性、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小学课程个别化实践模式。十二五期间,学校计划开发100个小课程。学校的课程建设加速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地得到提高。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自己的智慧潜能,教育的责任,就是能够提供适合其个性发展需求,适合其智慧潜能充分开发的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优质课程一定是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课程,是普遍性与个别化相统一的课程。可是,我们现在的课程过于关注共性及普遍性,而淡化了个性化、个别化,压抑与阻碍了学生天性的充分张扬。因而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必须进行课程创新。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中山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质化校本分数
重症监护优质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分析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分析优质化护理在预防荨麻疹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可怕的分数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算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