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优化
2014-01-25张伟超
张伟超
【摘 要】信息技术教材版本众多,内容多样,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合理地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一条捷径。本文旨在探讨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选择;优化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1-0046-02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师面临课时少、责任大、成为非中考学科、教学随意性大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值得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合理地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一条捷径。
培养信息素养 体现“宗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当代社会公民所必备的素养之一。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材也经过多次修订,内容早已由简单的技能训练转变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更应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宗旨出发,结合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比如,关于表格排版的教学在Word、PowerPoint、FrontPage软件中均会涉及,我采取的方法是大综合,设计了“表格的排版”的教学主题,不单独地分别教学,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以上软件中自己最熟悉的软件来设计表格版面,并适当插入文字和图片等。这样,学生就会体会不同的软件环境下表格操作的异同,做到触类旁通。信息素养包含信息的获取、处理以及表达和交流能力,通过对教材重组并进行跨平台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选择用不同的工具表达自己的主题或思想,而不只是对某个软件的操作培训。
关注衔接问题 追求“逻辑”
现阶段,中小学都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新教材在处理小学和初中内容时也有意识地采取了阶段化和“螺旋上升”的方法。但由于缺乏对小学、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评价机制,各地教学各自为政,“零”起步比比皆是,不仅浪费教学资源,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有机衔接问题,对教材内容的增删、取舍要以大局为重,追求逻辑性。
首先是要体现出层次感,即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达到螺旋式上升的目的。比如,“文件和文件夹”这个内容在不同阶段的教材中都有,在小学阶段,教师已经很详细地讲授了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命名等操作,而且大多数学生经过实践也已经掌握,那么在初中阶段教学时,教师就要量体裁衣,迁移重心。如我在教学中就以利用文件夹进行分类管理突破这一知识点。我设计了“我的图片我做主”的教学主题,让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图片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既让学生复习了既有的操作,又向学生传达了归类整理的思想,对学生合理规范地使用信息技术起到了引导作用。
其次是培养目标要有所不同。初中阶段要在小学的基础上有一个提升,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设定相应的目标。比如,“网上资源的搜索”这个内容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相对较少,可以把目标定位在“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上,但到了初中阶段,学生早已和百度成了亲密的“朋友”,但面对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学生的辨别和判断能力还不强,于是我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学生对网上信息的甄别上,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循序渐进。
注重目标落实 提升“内涵”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抓手,新课程强调“创新精神”,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为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共鸣,从而提升教学内涵。
比如,在Word教学中,贺卡的制作是绝大多数教师选择的内容,而且主题也总是圣诞卡,因为学生太熟悉了,也有话可说。但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青少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日益淡漠,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一份责任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为题材,让学生进行追思卡等制作。通过制作作品,学生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就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内化在教学内容中,避免了呆板的说教,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贴近学生生活 渗透 “应用”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切合学生的思想认知,避免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就能使学生有话可说,学与教无不渗透“应用”,将会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科版教材《初中信息技术》第三章“应用文档设计”中要求学生设计作文选,教参光盘中也提供了备用作文稿,如果让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那学生就变成了“操作机器”。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制作自己的作文选,在学期初就和语文老师合作,要求学生把每一篇作文轉化成电子文档,有了一定的数量积累后再进行教学,学生制作自己的作文选并在全年级展开评选。学生“无须扬鞭自奋蹄”,不但完成了教材上的基本要求,还在课余时间自己研究,精益求精,把一学年作文都收录在内,完成了精美的作文选。有些学生还把初二、初三的习作也制作成电子作文选,到初三毕业时印刷出来送给同学和老师作为毕业礼物。
课堂是生成的。这就需要广大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我想,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一定是充满魅力、彰显活力的学生乐园,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也自然会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赵春华.试论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策略[M].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2002,3.
[3]陈满琴.浅谈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与取舍——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心得[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9).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川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