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2014-01-25房臻
房臻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房臻
目的 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4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 参考组患者术中采用全身麻醉,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中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术中失血量、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为7.5%, 参考组患者术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2.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风险较大,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麻醉方式并加强术中监护,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对降低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处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骨病及髋部外伤的常见手术之一, 手术对机体创伤较大, 术中出血较多, 老年患者伴随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术中风险加大, 而麻醉状态下患者血压、心率等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从而加大术中风险,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对中原油田勘探局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男45例, 女35例, 年龄65~84岁, 平均年龄(70.36±5.17)岁, 体重38~76 kg, 平均体重(58.32±3.14)kg, ASA分级为Ⅱ~Ⅲ级, 合并症:高血压32例, 糖尿病30例, 冠心病12例, 脑动脉供血不足6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40例,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采取硬膜外麻醉, 术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100 mg, L2~3或L1~2作为穿刺点, 头向或尾向置管, 管身留置3.5~4.0 cm, 麻醉药物采用1:20万U肾上腺素联合1.6%~2%利多卡因(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禁止使用),试验剂量为3~5 ml, 对患者进行为期5~10 min观察, 及时处理出现的脊麻征象, 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及麻醉平面, 分次注射麻醉药物, 首次剂量控制在5~10 ml, 麻醉平面<T8~10;术中单独注射哌替啶25~30 mg或者静脉注射度氟合剂1/2 U。
参考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 术前30 min患者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或者苯巴比妥钠100 mg, 快速静脉注射芬太尼4~5 μg/kg、咪唑安定0.1~0.2 mg/kg、维库溴铵6~8 mg/次、依托咪酯0.2~0.3 mg/kg维持诱导, 通过气管内插管供氧。术中给予患者咪唑安定、芬太尼、安氟醚等药物维持麻醉, 肌松维持药物采用维库溴铵。术中采用HP78352型全自动监护仪对患者心电图进行监护, 对患者DBP、SBP、SpO2、MSP等进行观察, 收集引流瓶血液及纱布称重法对患者失血量进行估计。出血量较大患者根据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患者CVP进行监测, 必要情况下可通过动脉穿刺置管对MAP进行监测。治疗中对患者血糖变化等进行监测,保证患者血糖处于10~11 mmol/L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s) ,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术中2例患者血压出现明显下降, 血压升高1例, 频发室性早搏3例, 烦躁、合作欠佳者1例, 发生率为17.5%, 参考组术中5例患者血压出现明显下降, 血压升高4例, 频发室性早搏4例, 烦躁、合作欠佳者2例, 发生率为37.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为(186.35±25.14)ml, 参考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为(192.57±21.44)m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平均值为(95.35±2.41)%, 参考组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平均值为(90.32±3.0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轻微全身中毒反应, 1例轻微头痛, 经对症处理后痊愈, 并发症发生率为5%, 参考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轻微头痛, 对症处理后痊愈, 并发症发生率为2.5%,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龄患者机体较为衰弱, 同时伴随多种基础性疾病, 这就导致手术及麻醉承受较大风险, 因此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术前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全面了解其病史及病情, 同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研究其手术及麻醉适应证[1], 增加手术及麻醉的安全性及耐受性,降低围术期病死率。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机体出现的应激反应而导致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现象[2], 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硬膜外麻醉, 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机体承受的干扰性, 不会对呼吸产生抑制作用, 同时药物肌松效果好, 较小使用量亦可保持良好的麻醉效果, 毒副作用较小[3], 术后并发症较小, 因此在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小。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 患者术中血压、心率紊乱等情况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 减少了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然而对于合并心功能不全、心脏病、长期卧床患者, 采用硬膜外麻醉, 需同时行全麻气管内插管处理, 从而对麻醉深度进行有效调节, 术中保证良好供氧, 保证心肌氧供充足,从而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总之,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的麻醉方式要严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耐受性及适应证等选择, 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1] 阮浩神.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10(04)56.
[2] 王新.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中的麻醉处理.中医正骨, 2006, 18(7):42.
[3] 疏树华.老年病人全麻术后颅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0, 30(3):290.
457000 濮阳,中原油田勘探局第四社区管理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