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肖相如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
2014-01-25先小乐指导肖相如
先小乐 指导 肖相如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肖相如教授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国医堂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工作30余载,对中医药防治过敏性鼻炎颇多领悟,在“顾护正气”理论的前提下擅于应用益气养阴护肾的中药方治疗过敏性鼻炎,常获效验。兹将其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的认识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腔黏膜内,因机体对外界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以反复和突然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腔间断流血、眼痒为主要症状。本病发病率较高,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地区性[1]。中医将过敏性鼻炎称为“鼻鼽”。导师肖教授认为本病病因分外感和内伤两方面,外感多因病毒、过敏原、细菌、空气悬浮粉尘以及外界冷热空气变化等因素所致;内伤与肺、脾、肾诸脏关系密切。肖教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本虚指肺、脾、肾脏气虚或阳虚,而其发生是由于机体的正气不足,体质下降所致。教授认为本病病机是由肺气虚弱、卫表不固,风寒邪气乘虚而入疏松之腠理及鼻窍所致。肖教授解答道,若肺气虚则邪气趁机侵入卫表;若脾气弱则母病及子致肺卫空虚,遭风邪侵袭则致鼻痒、喷嚏;肾阳为诸阳之本,若肾虚则失于温煦,固摄水液失司,则鼻流清涕,而正气不充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其强调将“顾护正气”作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重要思路和最终目标。
2 辨证分型及用药特点
肖教授将本病分3型:肺虚气弱,感寒而发;肺脾虚弱,或湿困于脾,或上犯鼻腔;肾阳不足,肺失温煦。施治时通常以益气养阴、健脾祛湿、温通肾阳等法,并嘱患者适当锻炼以恢复正气。在用药方面,肖教授常用益气养阴护肾的参芪地黄汤加减。参芪地黄汤由六味地黄丸(汤)化裁而来。肖教授依据本方为滋阴补肾的组方,考虑到本方最初用于治疗小儿因先天不足、发育不良而致的“五迟五软”。肖教授将原方加党参、炙黄芪意在补气益肺固表,加薄荷、蝉蜕、桔梗、鹅不食草意在散风热、宣肺气、通鼻窍。肖教授用此方意在保肾而顾护正气,肾气盛则肺气足,遇外邪侵袭可使机体免于生病。
3 强调“顾护正气”的重要性
“正气”在《内经》中被赋予多种涵义,如人体机能和活力,而形气、精神、气血亦可归于正气范畴[2]。《素问遗篇·刺法论》记载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真气不正,故有邪干”。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以致卫气不能顾护肌表,外邪乘虚而入,或机体失于阴平阳秘,邪从中生,均可导致本病发生。《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口问》“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都是讲正气不足时外邪易乘虚而入以致病。肖相如教授认为,肺开窍于鼻,主皮毛,凡皮肤、鼻、咽喉诸症,皆与肺有关联。肾藏精,包括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故称之“先天之根”。肾寄命门之火,为元阴、元阳之所藏,有“水火之脏”、“阴阳之宅”之称。肾上连于肺,肾中阴精循经上注,以濡养肺阴,肾气助肺气抵御入侵之外邪。因此肖教授认为,肾气盛则肺气足,当外邪侵入正气充盛之机体,也会被拒于体外,使机体免于生病,或患病时病情不重,或预后较好[2]。
4 病案举例
患某,男性,36岁,2013年4月20日上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国医堂中医门诊部。患者诉间断鼻痒、目痒,打喷嚏,流清涕2年加重5 d。现症见反复鼻痒,喷嚏频作,流大量清涕,晨起加重。恶风自汗,神疲气短,周身乏力,目睛干涩,腰困感凉。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肖教授诊断为鼻鼽,属卫气不顾、气阴两虚证。治法为益卫固表,益气养阴,祛风通窍。肖教授用参芪地黄汤加减(组成:党参、鹅不食草各6 g,炙黄芪、生地黄、茯苓、泽泻、桑寄生、杜仲、桔梗、薄荷、蝉蜕各15 g,牡丹皮、山药、山茱萸肉、麦冬、五味子、防风、白术各10 g),随症加减。若见纳呆食少、脘腹胀满,身体倦怠、舌胖大有齿痕、脉濡弱等证偏脾虚湿盛者,原方加木香、砂仁各6 g,炒薏苡仁、苍术各10 g,怀牛膝15 g以健脾燥湿;若见腹冷伴便溏等偏脾阳虚者,加干姜10 g,制附片6 g;若见形寒肢冷、遗尿滑精、小便数且清长、脉沉细无力等证偏肾阳虚者,原方加制附片、肉桂各6g,菟丝子、巴戟天、覆盆子、淫羊藿各15 g以温护肾阳、固精缩尿。以上中药方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疗程为1个月。特别嘱咐患者在服药期间适当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加强劳动保护及个人保护,避免过食油腻、生冷、鱼虾等腥荤食物。在服用中药过程中,要保持鼻腔湿润洁净,禁止使用血管收缩剂类药物外用滴鼻,加强营养,防治全身慢性疾患。5剂后患者症状缓解,原方化裁连续服用28剂后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1]李云英,廖月红.中西医结合耳鼻喉口齿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36.
[2]赵红霞,汪文来,赵凯维.《黄帝内经》“正气”内涵解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