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控小反刍兽疫
2014-01-25曹金荣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七道江畜牧兽医站
文│曹金荣(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七道江畜牧兽医站)
单洪波(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畜牧总站)
孔俊岩 陈强(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小反刍兽疫又名羊瘟疫、小反刍兽害、肺肠炎或口腔炎(肺肠炎综合征)、伪牛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山羊和绵羊急性或亚急性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以发热、结膜炎、糜烂性口腔炎、肺炎为特征。通常山羊比绵羊易感,而且临床症状比绵羊更严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
一、临床症状
1.潜伏期4~6天或3~10天,急性发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突然发热,第2~3天体温达40~42℃高峰,持续3天左右,病羊死亡多集中在发热后期。
2.眼、鼻排出大量分泌物,由水样变成脓性然后结干,发出恶臭味道。打喷嚏、咳嗽,呼吸急促、排痰性咳嗽,出现眼结膜炎,如果病畜不死亡,这种症状可持续14天。
3.发热开始的4天内,口腔黏膜充血,口腔上皮和鼻腔黏膜出现大量部分粘连的极微小的略灰色坏死点,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界线分明的浅糜烂斑。上皮破损偏好部位为嘴唇、牙龈、牙板、舌头以及母羊阴户的阴唇表面,口腔破损可能伴有大量流涎。
4.发热2~3天后病畜开始出现非出血性腹泻,伴随严重脱水、消瘦、虚脱,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严重暴发时,发病率达100%,羔羊病死率可达100%,幼羊40%,成年羊大于10%。
二、流行病学
病羊是小反刍兽疫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眼、鼻、口分泌物排毒。尿液中也含有病毒,腹泻时可经粪便排毒,精液和胚胎中存在病毒,可通过人工繁殖途径传播。感染动物产的乳饲喂小山羊或羊羔可传播感染。易感动物可通过采食、舔舐污染物而感染,包括被感染动物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饲料、垫料、水槽等。山羊、绵羊和野生小反刍动物易感;骆驼、牛和猪也可感染,但不表现临床发病症状,不散毒,在流行病学中不重要。昆虫不能传播。
三、解剖变化
牙板、硬腭、颊黏膜和舌背面出现广泛溃疡性、坏死性炎症,病变可延伸至咽部。上呼吸道黏膜充血,鼻孔、气管溃疡;支气管肺炎,肺尖肺炎,肺门淋巴、肠系膜淋巴水肿。偶尔在网胃和瘤胃交界处、皱胃黏膜出现严重出血和溃烂;回盲瓣黏膜出血,大肠偶尔出现斑马样条纹出血;个别脾肿大或有坏死。
四、诊断
山羊或绵羊表现急性发热、腹泻、口炎等症状,羊群发病率、病死率较高,传播迅速,且出现肺尖肺炎等病理变化时,可疑为小反刍兽疫。应采集病羊的眼、鼻分泌物、血清等送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进一步确诊。临床上应与羊支原体肺炎、口蹄疫、蓝舌病和羊口疮相鉴别。羊支原体肺炎没有口鼻眼病变,只有呼吸道症状;口蹄疫只有口鼻病变,没有呼吸道和腹泻症状;蓝舌病头肿、口腔蓝色,没有腹泻;羊口疮只有口鼻病变,没有呼吸道和腹泻症状。
五、应急处置
对发病场户实施隔离、监控,禁止家畜、畜产品、饲料及有关物品移动,并对其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必要时,采取封锁、扑杀等措施。经国家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采取紧急免疫措施。
六、预防措施
1.饲养管理。饲养场、屠宰场、交易市场、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等要建立并实施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
2.监测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以发热、口炎、腹泻为特征,发病率、病死率较高的山羊和绵羊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3.免疫。发生过疫情的地区及受威胁地区,定期对风险羊群进行免疫接种;与有疫情国家相邻的边境县,定期对羊群进行强制免疫,建立免疫带。
4.检疫。羊在离开饲养地之前,养殖场户必须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
国内跨省调运山羊、绵羊时,应当先到调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经调出地按规定检疫合格,方可调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