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与疗效观察

2014-01-25孙凤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3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病死率患病率

孙凤云

(长春市宽城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与疗效观察

孙凤云

(长春市宽城区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目的 结合临床的实践经验,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相应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入的130例高血压患者,选取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入院的剩余65例非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对照研究法,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统计学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老年组高血压患者混合型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对照组,单纯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诊疗方案,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降压方案,提高广大老年群众的健康水平。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的出现,高血压病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重大卫生问题之一。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并危及老年人生命。同时,高血压也是心脑血管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应受到医学界的高度关注。由于老年高血压与青年高血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病变特点等方面都不相同,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三高及三低的特点更为突出,本文就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130例患者进行了老年组高血压与非老年组高血压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的统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入的13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65例,称为观察组;非老年高血压患者65例,称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2±9.51)岁,收缩压(141.1±0.85)mm Hg,舒张压(83.58±16.52)mm Hg;对照组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2.5±6.72)岁,收缩压(140±15.32)mm Hg,舒张压(82.47±16.43)mm Hg。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指标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确诊。

1.2 研究方法:回顾性的比较分析了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高血压分期、临床类型及病死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46.15%)高于对照组(12.30%)(P<0.05),混合型高血压患病率(41.54%)低于对照组(70.7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单纯性舒张期高血压患病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高血压分期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分期比较结果显示,老年组高血压患者处于Ⅱ~Ⅲ期54例(83.08%)显著高于对照组11例(16.92%)(P<0.05),观察组患者处于Ⅰ期11例(16.92%)低于对照组25例(38.46%)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高血压临床并发症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组与非老年高血压组在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高血压病死率比较:统计分析得出,老年高血压组因高血压导致的病死率(40%)明显高于非老年高血压组(1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文通过对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与65例非老年高血压患者间的组间比较得出以下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单纯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处于Ⅱ~Ⅲ期的例数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超过65岁的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三高三低的特点明显,是导致老年人冠心病、肾功能衰竭、脑卒中等疾病的主要诱导原因[1-2],本院监测的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程平均长达十几年或几十年不等,因老年患者的体质对血压的升高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因此症状不具有典型性,较多患者直至出现并发症才入院就诊,因此造成了病情的延误;第二,老年患者在患高血压病的同时多伴有并发症及并发病,危害较大,如老年患者多具有肥胖病、动脉粥样硬化显著及糖尿病等综合并发症,病情严重造成病死率的升高;第三老年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大,血管的弹性较差,因此机体对血压的调节能力差,会造成患者24 h内血压波动大,所以容易引起餐后血压低的情况。

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因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如老年高血压多处于Ⅱ~Ⅲ期,病死率较高;单纯收缩期患者较多,针对以上特点应采用利尿剂药物,如氢氯噻嗪、美托拉宗等,对于超过65岁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利血平或者作用于中枢的药物,以此避免抑郁症的引发;因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降低周围血管阻力,提高动脉顺应性,与此同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及血脂的代谢影响较小,可以选择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由于老年患有高血压的症状及预后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也是因人而异的,针对老眼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原则,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特点及伴发疾病,采取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开展几级的药物治疗措施,针对患病的轻重给予低剂量或联合用药的方案,避免药物过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同时应建立并逐步去完善对于该类人群的高血压病的诊疗方案,努力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问题时,更应该降低该类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可以采取健康教育的方式,告知老年患者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多清淡饮食,提倡患病的老年群众多做有氧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广大老年患者的健康水平,将高血压的发病率降到最低。

[1] 魏建宝.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对策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3):608.

[2] 李洪溪.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165.

R544.1

:B

1671-8194(2014)33-0160-01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病死率患病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我国高血压病的空间分布研究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