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西土家族涉医谚语的医药文化探究

2014-01-2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土家谚语土家族

天津中医药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天津 300193

鄂西土家族涉医谚语的医药文化探究

郝玉琳万里曹佳刘德红陈红梅*邢永革

天津中医药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天津 300193

土家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谚语。这些谚语反映了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其中涉医谚语反映了丰富的土家医药文化知识,具体包括疾病防治、用药宜忌、养生保健等。研究分析这些涉医谚语,有助于管窥土家族医药文化内涵,丰富土家民族医药知识。

土家族;谚语;医药文化

邢向东先生曾引用英国语言学家帕墨尔的观点:“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全部的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1]谚语因其蕴藏丰富的文化信息被称为“人类文化的语言化石”。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在千百年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谚语。其中,作为口述医药文献一种表现形式的涉医谚语传递了丰富的医药文化信息。有学者在《土家族谚语的文化透视》一文中对土家族谚语反映的物质生活文化和社会生活文化进行了研究,但未谈及涉医谚语[2];有学者从歌谣等方面在《趣味土家医药文化拾遗》中对土家医药文化进行了综述[3];有学者从谚语入手在《福建民间谚语的医药文化内涵》中,研究了福建民间医药文化的来源和地域性特征[4]。本文以《鄂西谚语集》为语料(以下未注出处的谚语引用均来自此书)[5],从疾病防治、药物采集、用药宜忌、养生保健、妇幼保健等五个方面对土家族涉医谚语进行研讨,从一个侧面解读土家族医药文化内涵。

1 涉医谚语与疾病防治

土家谚语“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反映了既要治已病又要治未病的疾病防治思想。土家药匠在疾病治疗方面主张内外兼顾,表里兼治;在疾病预防方面主张防治结合,通过提高人身正气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1.1 涉医谚语与疾病预防 土家族认为:疾病应防重于治,无病时要防病。预防得当,患病极少。注重预防,即使染病,亦易治疗。防病,有“净口、净身、净气”之说[6](P100)。不少涉医谚语反映土家医的这一预防思想。如:净口,土家谚语有“寒从脚起,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病菌不会带入口”、“要想少生病,饮食要干净”、“吃得干净,少生疾病”、“吃要吃得卫生,睡要睡得安静”、“不喝生水多喝茶,不屙稀,不发痧”,这些谚语均反映注重净口、讲究卫生、防止细菌入口或因食伤身的预防思想。净身,如“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子疾病少”。净气,土家族常打扫卫生,如:“春扫底,夏扫墙,二四八月扫两旁”、“常开窗,透阳光”,以此来净化环境和空气;端午节还在门前挂艾蒿和草蒲、房子四周洒上雄黄酒,来消除疫气。如:“门前插把艾,驱邪避瘟灾”。土家族也会通过消灭害虫来防止疾病发生,如“打哒蚊子灭哒蝇,人的疾病少七分”。

另外,有的谚语反映部分单方可起到疾病预防的效果。如:“吃哒马齿苋,一年无病害”,“大蒜是个宝,常吃疾病少”“夏吃大蒜冬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端午喝雄黄,四季不生疮”,说明马齿苋、大蒜、雄黄酒等单方具有疾病预防作用。还有的谚语反映疾病与季节或年龄的关系,提示人们在相应的季节或年龄加强防范。如:“树叶发青,百病缠身”提示人们春季是疾病多发期,加强防御,防止病邪入侵。又如:“丝瓜老了一包筋,人到老来百病生”,“人老病出,树老根出”,“枯树怕大风,人老怕寒冷”,提示人上了年纪,器官功能退化,抵抗力下降,易生疾病,需加强防护。

1.2 涉医谚语与疾病治疗 土家医在治病时坚持“凡病必医”并强调及时就医,如“一趾之疾,可毁七尺之躯”,“大事源从小事起,重病常从轻病来”,“苗要早匀,病要早治”则体现了这一思想。有的谚语反映治疗疾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疮大疮小,切莫用指甲抓”。有的谚语反映某些药物对特殊疾病的治疗作用,如“身带半边莲,可以伴蛇眠”是说半边莲可以治蛇伤。

土家族据生活经验,用谚语记载了一些疾病发生的征兆,为疾病诊断提供帮助,如“夜里磨牙,肚里虫爬”、“男的转筋有病,女的转筋有孕”。还有谚语反映内伤与外病的诊治差异,如“外病易诊,内病难医”“摔一次腰杆子,背三年药罐子”。还有些谚语反映土家医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如“伤寒夹痢疾,不死都要脱层皮”、“饿不死的伤寒,胀不死的痢疾”则反映了土家族对伤寒和痢疾的认识。

综上,土家族涉医谚语有丰富的土家医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的内容,所体现的防治结合思想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2 涉医谚语与药物采集

土家族居住地区草药资源丰富,素有“华中天然药库”的美称。土家族涉医谚语反映了不少药材的具体产地和采集情况。如:“绿葱坡,药材多,天麻、黄连遍山窝”, 绿葱坡的山窝里盛产天麻和黄连;“十柱岩上枫叶飞,岩耳出名稀药材”, 十柱岩耳出产珍稀的药材;“板桥的党参优,茅坝的生漆亮”说明板桥的党参、茅坝的生漆质地好,是道地药材。另外,“正月陈皮二月蒿,艾蒿洗澡病就消”提示了陈皮和艾蒿采集的时间,以及艾蒿的外用功效。“枇杷黄,医生忙;桔子黄,医生藏”提示了枇杷、桔子成熟时,医生们忙于采摘、收藏它们的情况。

土家族涉医谚语详细反映了药物的具体产地、采收时间和功效等信息,搜集整理这些信息,有利于土家道地药材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3 涉医谚语与用药宜忌

古人云:“用药如用兵,在精不在多”,“是药三分毒”,都强调了用药需谨慎。土家医药理论在用药方面也有严格要求,具体在涉医谚语中有如下体现:

有的谚语告诫医生要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如:“服药服药,对症才‘服’药”、“治病治根,服药对症”、“问病处方,对症下药”、“药不对症,反而加病”、“药不投方,哪怕船装”、“吃药不对方,哪怕一水缸;对了方,一口汤”、“渴时一滴如甘露,药逢真方病就除”等。

有的谚语告诫病人不能乱服药,如:“药不乱尝,病不乱治”、“有病吃药除百病,无病乱吃要伤身”、“病怕窜胛,药怕用杂”。并且服药要适量,如:“是酒三分醉,是药三分毒”、“蒜防多种病,多吃雾眼睛”。还有不能用隔夜药,如“药行对兆”是说煎好的药过了一天一夜就无效了。

土家族人有“服药有禁,该禁不禁,无效加病”之说,药匠们嘱病人服药时要规定必禁之例。[7]如:服药忌口是普遍强调的一条禁例:“吃药不忌口,枉费医生手”、“病中饮食不忌口,三天两头药铺走”、“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反映了土家医对服药忌口的重视。

涉医谚语中还有一些单方或验方的药用情况,如:“虎骨治风湿,蛇胆清火疾”、“蝎子祛百毒”、“吃了四两独脚鸡(注:独脚鸡,草药名),飞得上板壁”。“胡椒不是药,吃哒能顺气”、“胡椒虽辣治气病”,在土家族看来,胡椒虽然不算一味药,但却有通气的功效。另“十个郎中九当归”说明当归是土家族的常用药。

由上可知,土家族涉医谚语反映土家医在临症用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主张对症下药,强调谨慎用药,并在医疗实践中积累不少单方和验方的用法。

4 涉医谚语与养生保健

土家族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在长期同恶劣环境和疾病抗争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在涉医谚语中具体包括起居保暖、饮食养生、运动锻炼、心理保健等方面。

4.1 养生保健之起居保暖 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人们保持旺盛的精力,对养生至关重要。如:“早睡早起,没病惹你”、“早睡早眠,益寿延年”。“睡觉打开窗,一夜甜又香”、“铺盖不蒙头,活到九十九”,告诫人们正确的睡眠方式。“睡前洗个脚,如同吃补药”、“柴头子灰水烫个脚,抵如吃补药”则反映睡前泡脚对养生保健的重要性。

保暖对人们的健康非常重要。如:“老人怕寒冷,细伢怕背凉”、“少凉肚子老凉背心”、“凉从背上起,寒从脚底生”、“白露身莫露,着凉易呕吐”、“夏睡盖肚,冬眠盖喉”、“冷热不均,咳痨上身”、“冬天洗脚,丹田暖和”等,告诉人们保暖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4.2 养生保健之饮食养生 土家族在饮食养生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药解不如饭解”、“三分吃药,七分调养”、“药补不如食补”、“药补不如肉补,肉补不如养补”反映了食疗对养生的重要性。“吃得慌,咽得忙,坏了胃口坏肚肠”、“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告诉人们吃饭要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否则伤及肠胃。“宁吃半饱,不吃断顿”、“生活有方,少吃多餐”、“饥不暴食,渴不暴饮”、“肉吃滋味就领情,饭不过食才养人”。这些谚语告诫人们饮食有度。“男不离生姜,女不离红糖”则说明了姜、糖的养生作用。

4.3 养生保健之运动锻炼 “要得疾病少,早起动身跑”、“运动运动,百病难碰”、“饭后走百步,气死老药铺”、“脑筋不运要愚,血脉不运要病”、“人闲横身痒,久坐生脓疮”、“手舞足蹈,九十不老”、“水停百日生毒,人停百日生病”则阐释了“生命在于运动”这一真理。“体强人欺病,体弱病欺人”则告诫民众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4.4 养生保健之心理保健 有的谚语则说明心理保健的重要性,需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心静自然凉,心宁自然安”、“笑口常开,青春常在”、“一日三笑,不用吃药”、“一莫焦,二莫愁,焦焦愁愁白了头”、“忧愁烦恼,使人易老”、“不气不愁,活到白头”、“家宽出少年,心窄易老人”、“生气催人老,笑笑变年少”、“树大招风,气大伤神”、“气大伤神,食多伤身”、“话多伤气,食多伤胃,忧多伤神,气大伤身”等谚语告诫人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切莫因气伤身。可见,土家医学也很重视情志养生。

除上述养生保健内容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养生保健也很重要,如“干洗脸,指梳头,不活百岁也活九十九”、“不沾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5 涉医谚语与妇幼保健

土家涉医谚语中还有部分与妇幼保健有关的,具体如下:“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哒奶长流”、“虾子和鲫鱼,伢娘吃了奶直滴”、“要得娃子有奶吃,多吃豆汁和猪蹄”等涉医谚语则说明了穿山甲、王不留、虾子、鲫鱼、豆汁和猪蹄等能帮助妇女下奶。“酸生儿子,辣生女”是说孕妇喜吃酸或辣味食物,可预示其生男生女,但这一说法未必科学。“喘气少吃烟喝酒,月母子莫吃母猪肉”是说喘气时忌吃烟酒,在坐月子时孕妇和婴儿不能吃母猪肉。“细娃子无六月”是说对于小孩儿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得穿点衣服,以防生病。“养七不养八,养八动刀杀”是说怀孕七个月生的小孩能养活,八个月的养不活。这些土家谚语中的妇幼保健知识对于今天的妇幼保健工作有借鉴意义。

土家族涉医谚语通俗易懂,内容丰富,除了以上五个方面的涉医谚语外,还有涉及医患关系、土家疗法等医药文化的谚语。如“信鬼神不如求医生”则突出了医患关系中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烂肉不割,好肉难生”则反映了土家医的外科治疗原则;有的谚语谈经验、知识对培养好医生的重要性,如:“医生老的好”说明医生的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娴熟;“久病成良医”则说明经验的重要性等等。

综上所述,收集解读土家族涉医谚语,窥见其医药文化,能够丰富土家族医药文化的内涵,为当前发扬土家民族医学提供借鉴。

[1]邢向东.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论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

[2]雷艳.土家族谚语的文化透视[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5,5(3):181-189.

[3]杨先芹,田朝晖.趣味土家医药文化拾遗[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1,28(1):62-66.

[4]罗宝珍,林端宜.福建民间谚语的医药文化内涵[C].//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桂林:广西中医学院,2008,11:3.

[5]向贤荣.鄂西谚语集[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76, 295-296,311,477-503.

[6]彭英明.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StudyonmedicineculturefromthemedicalproverbofWesternHubeiTujia

HAO Yu-Lin,WAN Li,CAO Jia,LIU De-hong,CHEN Hong-wei,XING Yong-g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lonal Chinese Medicine 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Cultunv,Tianjin 300193,China

Tujia people in long-term social life practice, accumulated the rich proverb.These proverbs reflect the Tujia custom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which involved medical proverb reflects the rich culture of Tujia medicine knowledge, including disease prevention, avoid drug appropriate, health care, etc.These involved medical proverb,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help peculiarities that Tujia medicine culture connotation, rich Tujia nationality medicine knowledge.

Tujia;Proverb;Medicine culture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编号:201310063010)

郝玉琳(1990-),女,河南人,天津中医药大学语言文化学院2011级汉语言专业本科生。

陈红梅(1976-),女,四川人,天津中医药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献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R29

A

1007-8517(2014)19-0003-02

2014.08.12)

猜你喜欢

土家谚语土家族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钟 鸣艺术作品欣赏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摔碗酒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