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及安全性对比

2014-01-25王英杰李万水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3期
关键词:阿昔洛洛韦带状疱疹

王英杰 李万水 刘 安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66355部队卫生队,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91)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及安全性对比

王英杰 李万水 刘 安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66355部队卫生队,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9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临床纳入5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别给予更昔洛韦(研究组)与阿昔洛韦(对照组)治疗,每组25例。观察给药后7 d内患者症状、体征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研究组平均止痛、止疱以及结痂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更昔洛韦带状疱疹,其临床有效率更高,患者症状恢复快,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带状疱疹;疗效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多发于成人,发病率随者年龄增大出现明显的上升[1]。此外,由于本病属于急性传染病,在部队等群居生活为主环境中更易爆发。抗病毒药对于带状疱疹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临床以阿昔洛韦较为多见。但是,临床发现阿昔洛韦疗效一般,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较长。笔者采用更昔洛韦对部队中患有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带状疱疹患者50例,均为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进行门诊治疗患者,患者均为男性。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更昔洛韦,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研究组:年龄19~29岁,平均年龄(23.2±4.5)岁;对照组:年龄19~27岁,平均年龄(23.0±4.2)岁。两组患者年龄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给予更昔洛韦250 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5 mg/kg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每8 h 1次。两组患者治疗均为7 d。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有效率:痊愈:皮疹全部消退;显效:皮疹大部分消退,疼痛等症状显著改善;有效:皮疹部分消退,疼痛等症状较前有改善;无效:皮疹未见消退或加重,疼痛等症状无改善。以痊愈+显效+有效例数除以总例数得到治疗有效率;②记录患者给药后平均止痛、止疱、结痂时间;③观察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分析

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0%(24/25),对照组为76.0%(19/25),差异有显著性(χ2=4.15,P<0.05)。

2.2 两组患者平均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分析

研究显示,研究组平均止痛、止疱以及结痂时间分别为(2.2± 0.9)d、(3.9±1.8)d、(4.6±2.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 2.4)d、(5.5±2.5)d、(5.7±2.2)d,差异均有显著性(t=4.49; t=2.0;t=1.69,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对照组中,出现1例头晕,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研究组中,出现1例头疼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35,P>0.05)。

3 讨 论

阿昔洛韦属于合成嘌呤核苷类似物,临床上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引发的各类感染性基本信息。更昔洛韦是继阿昔洛韦之后开发的又一种广谱抗DNA病毒药,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与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出现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治疗[2]。阿昔洛韦临床应用与治疗带状疱疹已有较长时间,但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疗效相对较低,患者各类症状恢复时间较长。更昔洛韦静脉给药在国外应用与带状疱疹的报道较多,但国内研究尚较少[3]。因此,本研究对更昔洛韦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临床观察。

由于部队生活的特殊性,在发生急性传染病后,容易出现广泛传染。因此,积极、有效对部队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就成为阻断传染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主要对比了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首先,两组患者进行了7 d静脉给药,研究中总有效率达到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说明更昔洛韦在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更好的疗效。此外,对患者平均止痛、止疱以及结痂时间进行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上述症状消失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更昔洛韦静脉给药后,药物起效较快,临床可明显促进患者恢复。最后,我们对药物安全性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大多轻微,差异无差异性(P>0.05)。说明更昔洛韦静脉给药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可以放心使用。

综上所述,更昔洛韦带状疱疹,其临床有效率更高,患者症状恢复快,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1] 钟莉芬,徐寿平.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2例[J].中国药业,2013,22(11):57-58.

[2] 沈杰,江文.更昔洛韦治疗眼部带状疱疹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5):182-183.

[3] Kaufman HE,Haw WH.Ganciclovir ophthalmic gel 0.15%: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 new treatment for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J]. Curr Eye Res,2012,37(7):654-660.

R752.1+<2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23-0124-012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23-0124-01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23-0124-01

猜你喜欢

阿昔洛洛韦带状疱疹
STANDING WITH CHINA AND THE CPC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阿昔洛韦致26例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析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龙胆泻肝丸联合泛昔洛韦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胸腺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泛昔洛韦联合微米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致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