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反应及护理体会

2014-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0期
关键词:糖丸预防接种婴幼儿

*

(1 吉林省辽源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吉林 辽源 130000;2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反应及护理体会

邹雨桐1侯春凤2张春艳2*

(1 吉林省辽源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吉林 辽源 130000;2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 探讨分析婴幼儿在预防接种之后经常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策略,以达到保障计划免疫,保护婴幼儿健康的目的。方法 对预防接种的婴幼儿进行护理:包括反应观察、常规护理、特殊护理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护理。结果 本组婴幼儿预防接种患儿 105 例,显效 58 例(55.23%),有效 36 例(34.28%),无效 10 例(9.52%),总有效率 89.51%。结论 加强对婴幼儿预防接种常见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可以减少患儿的疼痛,增加患儿家庭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护理策略有效可行,对预防接种的患儿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婴幼儿;预防接种;反应;护理;策略

预防接种通常是把人工培养生产的细菌、病毒或者是其他的生物制品经过一定生物技术处理使其灭活或者减毒,再接种到健康正常人的机体内,从而使接受接种的患者对某一种疾病或者某几种疾病产生抗体和特异性免疫,降低了发病概率。因此,预防接种对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婴幼儿小,身体发育不完善,抵抗力低,所以预防接种对他们而言意义更为巨大。现在我国对婴幼儿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原则[1]。其中有一类免费的疫苗称为计划内疫苗,包括周岁之内的基础免疫和以后的预防接种,严格规定了孩子出生后必须接种。另外的一种疫苗是不提供免费的接种,是国家计划之外的一种疫苗,通常是有选择性的接种,考虑的因素有孩子的身体状况、各个地区的相关状况等等。在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当中,一部分会出现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性的不良反应和全身性的不良反应,同时偶尔也会出现异常反应[2]。原因是一种病毒性的蛋白或者其他的抗原物虽然经过某些手段已经灭活或减毒,但是对身体还未发育完善的婴幼儿仍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在预防接种后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对预防接种常见反应预防、反应观察、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策略都十分重要,我院对婴幼儿预防接种常见反应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婴幼儿预防接种患儿105例。其中男55例,女50例。年龄1~4岁,平均2.5岁,均出现不良反应。

1.2 预防接种常见反应

1.2.1 一般反应:一般反应是指在对婴幼儿预防接种后随之发生的由疫苗药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症状为儿童接种24 h左右出现体温升高37~38.5 ℃之间持续12 d同时伴有轻微头痛、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病状[3]。还有对疫苗反应特别敏感的婴幼儿及体质较弱或在预防接种前已患感冒或其他疾病处于潜伏期者均可出现体温升高一般不需特别治疗。

1.2.2 异常反应预防:婴幼儿预防接种后,容易出现不良反应,这个时候应该进行疾病预防,首先工作人员要告诉婴幼儿的家长,在注射预防针过后要注意加强护理,首先不要让孩子跑跳过多,不要洗澡,注意多休息。然后注意打针部位的保护和清洁,不要让孩子用手抓。应该多给孩子喝开水,不要让孩子吃刺激性食物,同时家长注意观察孩子接种后的反应。预防接种一定要在婴幼儿身体健康的时候接种,不要让患病的孩子接种。

1.2.3 反应观察:由于疫苗药物本身固有的特性,因此在接种后婴幼儿通常会出现3种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加重反应和较少发生的异常反应。全身表现一般为:轻度、中度或重度发热,同时伴有眩晕、头痛、烦躁、周身不适、食欲缺乏等综合征状,局部表现一般为疼痛、红肿浸润等,一般不会超过5 cm,在24~48 h逐渐消失[4]。加重反应是指在一般反应的基础上,发生较重的反应,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后可以消退的反应。异常反应与发生反应的婴幼儿的体质有关,由于其临床表现、反应性质和一般反应有很大的差别,病情表现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对症处理。

1.3 预防接种护理策略

1.3.1 常规护理:工作人员在给婴幼儿接种疫苗前应该认真观察婴幼儿的面色、精神状态是否正常,皮肤上是否有严重湿疹、水痘及异常皮疹等情况。同时要询问幼儿家长,孩子是否有腹泻、感冒、发热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或其他接种禁忌证的时候,不能给幼儿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要注意打针部位局部皮肤的清洁,不要让孩子洗澡,防止局部感染。同时让孩子增加休息时间,多喝水,可以多陪孩子玩耍,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一般反应期。

1.3.2 特殊护理:①发热及胃肠反应护理:出现轻度或中度发热,但是没有其他不适症状的患儿,应该多喝热水并适当休息,注意保暖,及时更换衣物。饮食应该选择易消化且清淡的食物,同时应该多补充菜汁、果汁,不要随便使用降温的药物,如出现其他不适反应,应该及时就医。②接种卡介苗的护理[5]:卡介苗是活疫苗的一种,怕光怕热。工作人员在注射时要摇匀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规程,同时准确掌握注射位置及剂量。注射后要告知婴幼儿家长,2周之内局部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为红肿、硬结、溃疡、化脓、结痂等。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并经常给孩子更换内衣裤,不要对注射部位实行任何处理措施,如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③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的护理: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是需要口服的疫苗,有怕热的特性,工作人员要告诉婴幼儿家属用凉水送服或者直接吞服,不可用温水。对于月龄小的婴儿,可以将糖丸疫苗碾碎,加入凉开水中,待完全溶化后吃下。有些婴幼儿会出现呕吐的症状,可以先服少量凉开水,待婴幼儿适应后再服。在服用糖丸的前后半小时内,不要给婴幼儿吃热的食物。如果孩子有腹泻的症状出现,应该暂停服用。

2 结 果

本组婴幼儿预防接种患儿105例经过异常反应预防、反应观察、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策略,显效58例(55.23%),有效36例(34.28%),无效10例(9.52%),总有效率89.51%。

3 讨 论

目前生物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疫苗的种类当中联合疫苗数目也越来越多,同时不良反应在预防接种后也逐渐增加[6]。在实际的接种婴幼儿中,由于个体的差异,也只有少部分的接种婴幼儿会出现不良反应。个体的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要特别注意其他的诱发因素。因此,家长和预防接种人员在接种前要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例如不要在小儿生病期间接种疫苗,要熟知相关疫苗的禁忌证,再者接种时要避开孩子紧张等不良情绪状态,尽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要对接种人员严格要求,接种时必须做到操作认真、准确、专业。另外对于婴幼儿在接种之后出现不良反应,不要惊慌,要做到对症护理。总之,加强婴幼儿预防接种之后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观察,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积极认真地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对婴幼儿的伤害,这样既对预防接种的安全性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还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7]。我院工作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现,预防接种后,小儿出现一些反应,其中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应该指导婴幼儿家长对孩子进行护理。有些孩子出现一般反应或者加重反应,这两种反应不需要特殊治疗或护理,家长对孩子进行简单的家庭护理就可以逐渐痊愈。对于发热及胃肠反应、接种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的婴幼儿应该采取特殊的护理,注意发热及胃肠不适的婴幼儿应该多食用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8],接种卡介苗的婴幼儿要准确掌握注射位置及剂量,家长应该经常给孩子更换内衣等。在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的护理过程中,应该使用凉开水送服,不能使用热水或温水,防止影响药效,同时需注意,孩子有腹泻的症状出现时,应该暂停服用[9]。我院经过对预防接种患儿的异常反应预防、反应观察、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增加了患儿及家属对工作人员信任,提高了患儿康复的比例,减少了感染率,使患儿家庭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1] 杨连清.婴幼儿预防接种后常见反应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08,12(3):45.

[2] 陈伟平.护理干预对婴幼儿预防接种后体格检查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7):148.

[3] 李素华.舒适护理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 7(18):19.

[4] 杨书娟.婴幼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护理[J].河北医药, 2010,32(16):89.

[5] 付丹凤.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2010,21 (5):143-144.

[6] 翟雪林.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48例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2011,18(6):190.

[7] 杨书娟.婴幼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护理[J].河北医药, 2010,32(1):2287.

[8] 林涛.预防接种后护理之浅见[J].护理论坛,2009,4(6):10.

[9] 朱向军.正确认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 17(88):8-9.

R473.72

:B

:1671-8194(2014)30-0334-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糖丸预防接种婴幼儿
推测情节写童话
“糖丸爷爷”顾方舟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预防接种门诊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探讨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