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相关指标变化研究

2014-0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0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疼痛

(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相关指标变化研究

邹海峰

(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目的 研究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 2012 年 4 月至 2013 年 12 月于本院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 23 例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的 23 例采用开胸手术治疗的同龄患者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疼痛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 1、3、5 d 的血清疼痛相关指标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术后 1、3、5 d 的血清指标,P均< 0.05,两组术后的检测结果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相关指标波动小于开胸手术,说明机体的疼痛应激程度相对较小。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疼痛相关指标

肺叶切除术在临床的开展率极高,对于本手术的相关研究也较多,其中胸腔镜手术作为微创术式,其微创的优势广受肯定,但是对于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其他相关指标仍缺乏肯定性研究,其中关于疼痛的相关指标研究即相对不足,因此对其进行探讨的价值较高[1,2]。本文中我们即就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研究结果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的23例采用开胸手术治疗的同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的23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8.0±6.6)岁,其中左肺11例,右肺12例;良性疾病3例,恶性肿瘤20例。观察组的23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8.2±6.5)岁,其中左肺10例,右肺13例;良性疾病3例,恶性肿瘤20例。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左右肺比例和良恶性比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的23例患者采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麻醉后于后外侧做手术切口,于第5和第6肋间入胸,依次分离各层组织、动静脉,然后进行病灶的有效切除,并进行常规的淋巴结清扫。观察组的23例患者进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健侧卧位下于第4肋和第5肋间作为入口,置入胸腔镜后在其可视的条件下对病灶及其周围的器官组织进行探查,然后进行结扎分离及切除病灶处理,并进行淋巴清扫。然后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疼痛相关指标(血清SP、IL-6、BK及NPY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年龄、血清疼痛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处理,而男女比例、左右肺比例和良恶性比例等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处理,上述两类处理方式均以软件包SAS5.0进行,且以P<0.05表示比较项目间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术前对照组的血清SP、IL-6、BK及NPY水平分别为(5.25 ±0.67)μg/mL、(12.25±1.37)pg/mL、(5.05±0.53)μ g/L及 ( 141.51± 13.68) μ g/L , 观 察 组 的 检 测 水 平 分 别 为 ( 5.27± 0.63)μg/mL、(12.28±1.35)pg/mL、(5.07±0.50)μg/L及(141.53±13.65)μg/L。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术前检测结果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术后1 d对照组的检测水平分别为(11.38±1.30)μg/mL、(16.33 ±1.49)pg/mL、(10.49±1.15)μg/L及(240.64±22.68)μg/L,观察组的检测水平分别为(8.10±1.09)μg/mL、(13.50±1.40)pg/mL、(8.02±0.76)μg/L及(200.17±18.33)μg/L;术后3 d对照组的检测水平分别为(10.33±1.17)μg/mL、(18.98±1.62)pg/mL、(8.91 ±0.71)μg/L及(212.57±19.63)μg/L,观察组的检测水平分别为(6.24±0.95)μg/mL、(15.25±1.43)pg/mL、(6.26±0.59)μg/L及(165.46±16.14)μg/L;术后5 d对照组的检测水平分别为(8.23± 1.11)μg/mL、(15.22±1.45)pg/mL、(6.20±0.54)μg/L及(160.27 ±15.24)μg/L,观察组的检测水平分别为(5.15±0.60)μg/mL、(10.30±1.29)pg/mL、(4.01±0.38)μg/L及(113.67±14.68)μg/L。观察组术后1 d、3 d及5 d的血清疼痛相关指标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术后1 d、3 d及5 d的血清指标,P均<0.05,两组术后的检测结果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临床中关于胸腔镜在肺叶切除术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较多,广大研究肯定了胸腔镜手术创口较小及术中出血量较少、对周围组织不良影响较小等优点[3],同时对于其对机体造成的手术性疼痛较小的肯定性研究也并不少见,但是对于此方面的细致研究相对不足,如对于疼痛相关血清指标的研究即极为少见。本文中我们即就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并与传统开胸手术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1、3、5 d的血清SP、IL-6、BK及NPY水平明显低于开胸手术,说明机体的疼痛应激相对更小,更有助于机体的术后康复[4]。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相关指标波动小于开胸手术,说明机体的疼痛应激程度相对较小,患者生存质量相对较高,且康复较快。

[1] 李小刚,童华,周荣胜,等.帕瑞昔布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围术期疼痛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34(5):659-663.

[2] 李斌,谭雪梅,袁宁.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放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对比研究[J]. 重庆医学,2011,40(18):1804-1806.

[3] Göttgens KW,Siebenga J,Belgers EH,et al.Early removal of the chest tube after complete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lobectomies[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11,39(4):575-578.

[4] 冯涛,郭曲练,刘景诗,等.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肺癌术后患者疼痛和血清IL-6及IL-10的影响[J].肿瘤药学,2013,3(1):35-38.

R655.3

:B

:1671-8194(2014)30-0189-01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疼痛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帕瑞昔布钠用于肺叶切除术病人超前镇痛的效果
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