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汉传佛教文化对我国传统环境艺术的影响

2014-01-24■汪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4年9期
关键词:汉传莲花纹样

■汪 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漫谈汉传佛教文化对我国传统环境艺术的影响

■汪 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1 概述

当代研究普遍认可:佛教自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我国。经过多年的流传与发展,形成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派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傣族等地区的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流传于中国,为北传佛教中的一支,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汉传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同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环境艺术设计一词诞生于现代西方社会,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成为现代设计艺术学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和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内容。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 P Dober)说: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古今对照不难看出:我国古代的建筑建造法式、园林营造、陈设艺术等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有着相同的研究范畴,相似的艺术追求和艺术表达,可以总称为中国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不同环境艺术是不同文化群体对于空间和环境的认知、理解、表达和偏爱,是不同文化的异质同构。所以,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的我国传统环境艺术,必定包含了汉传佛教文化的某些思想内核,并且通过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来。

2 汉传佛教图腾符号及其纹饰与我国传统环境艺术

在宗教发展过程中,创始人或者宗教组织会将某些教义与具体的事物及其特征进行附会和关联,逐渐将某些事物指代成为宗教符号,这就是宗教的图腾符号。汉传佛教也不例外。一般来说,汉传佛教中的图腾符号有法轮、法螺、法幢、吉祥结、大象、狮子、莲花、宝相花等。图腾装饰纹样种类可分成动物纹样装饰、植物纹样装饰、人物故事纹样装饰等。(图1)其中最有代表性,并且在我国民间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应用得最广泛的就是莲花、宝相花符号和纹样。莲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等特征被佛教视作清净、高洁的象征,成为汉传佛教的象征符号之一。且不论是汉传佛教对于莲花的宗教崇拜影响了我国古人的喜好,还是我国古人对于莲花的喜爱与汉传佛教的宗教崇拜互相应和,古往今来,中国人对于莲花及其符号都有着广泛的喜爱之情。对于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读过周敦颐那篇著名的《爱莲说》,文章代表性的表达了中国人对于莲花的欣赏和喜爱。这种欣赏和喜爱也十分自然的在中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得以体现。佛教纹样中的莲花图案,包括单体莲花纹样、团莲纹样、莲瓣纹。单体莲花,通常装饰在门楣上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团莲纹样,有比较强烈的装饰性,通常装饰在天顶或者地上,意寓最神圣的佛国净上,在边饰装饰上应用的也比较多,莲瓣纹,是可以无限延长的纹样,通常用于隔离装饰[1]。宝相花是圣洁、端庄、美观的理想花形。此纹饰是魏晋南北朝以来伴随佛教盛行的流行图案,它集中了莲花、牡丹、菊花的特征,经过艺术处理而组合的图案(图2-3)。

3 汉传佛教的平等观、清净观与中国传统环境艺术的自然理念和风格

与现代西方环境艺术相比较,我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自然为师,再现自然山水、营造自然趣味、塑造自然意境的基本设计理念。我国传统环境艺术作品在设计之初,就必须先对相关地形地貌,山水格局,自然植被进行充分细致的考察,所谓“观山势,尝水土”,力求保证后期设计建造的建筑以及景观能够顺应地形、顺势而为,绝不会将人造物凌驾于自然环境之上,成为自然的统帅和中心。处理好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良性、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是我国传统环境艺术解决问题基本的思想和原则。在汉传佛教中,以普渡众生同得解脱为最高目标,汉传佛教的平等观就是指的这种“众生平等”的教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平等”不仅仅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还包括了人与动物、植物等其他一切万物生灵之间无差别的平等。佛教里把能感知自然、反映自然的一切生物叫做“有情”,“有请”都是平等无差别的,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皆平等。”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环境艺术“师法自然”的自然设计观念,乃至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信仰都受到了汉传佛教平等观念的巨大影响。

在设计实践中,以民居建筑为例,首先,我国的传统民居建筑的选材因地制宜,选择的都是民居当地常见和习惯使用的木材,土石等自然材料,是利用榫卯结构组合而成的木质结构或者砖木混合结构的传统建筑或者建筑群。第二,这类传统建筑和建筑群一般都采用平面铺开的布局,既可以满足使用者可居、可游、可望、可赏的使用需求,也能根据自然环境的地势、地质、地貌“铺开”,被包容于自然环境之中,在纵向尺度上尽量接近自然母体。第三,这种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并不是人为限定和机械划分的,而是互相掩映交织、有机结合的,使人觉得二者形成了自然的“共生感”和“依存感”。

■图1 云南腾冲民居佛教动物纹雕花门楼■图2 安徽黟县某宗祠莲花宝纹梁柱■图3 安徽黟县民居宝相花纹柱

大乘佛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性”,这种自性是清净、美好、正确的,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众生皆有佛性。“自性者,自己之心性,即如来藏。众生本有之佛性,其体清净而无妄染。”上文提到过,我国传统建筑是大多采用木质结构或砖木结构,建筑内部空间主要采用木板屏风或者家具分隔,家具大多也因地制宜采用各种木材打造。为了防水、防潮、防蛀,室内的梁柱、屋檐房门和窗棂使用油漆髹漆,其余构建较少使用油漆,并且油漆的颜色一般是桐油的透明色或者大漆自身的黑色。室内墙壁大多使用石灰粉刷然后打磨光洁,地面多采用青砖或者麻石铺装。这种搭配使传统建筑的室内呈现出黑白灰的色调,从而产生出清静、素雅、质朴的自然艺术风格。

4 汉传佛教的境界说与中国传统环境艺术的意境营造

佛教从西汉末年传播到中国,通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被众多高僧大德推广,到了唐代,法相宗玄奘大师翻译了大量的佛学经典,大谈特谈境界、法界,此风亦影响到华严宗、三论宗、禅宗等其他宗派。在这种学术风气与崇佛风尚的影响下,佛教的境界理论渐渐地渗透到文艺美学领域[2]。境界本来是指人们对身边的事物、人生、人际关系、人性等的认知程度,即对人、对事所具备的真实的、全面的知识系统。汉传佛教认为:境界是通过修行而得到的一种体会和感悟,境界是可以通过自身修行的的提升而升高的。不论是外在的“物境”,还是内心的“心境”都不是客观存在,而只是认识的反映,“一切有相皆是虚妄”,是一种“非虚非实”的虚空之境。广泛存在于我国传统文艺理论中的“意境”,则指的是审美的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相互联想、交融,这种意境审美显而易见的受到了佛教“虚空之境”的影响。

从具体实例中不难看出,如同中国画中的“留白”,我国的传统环境艺术作品中非常注重对“虚空间”的营造:如传统民居中的天井、古典园林中的漏窗借景等。在大量的设计实践中,我国古代环境艺术设计者对于空间的功能具有非常明确的认识:实体物质具体限定的空间虽然具备了使用功能的属性,但是却缺乏给人联想的空间,如果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失去意境。营造出适度、合理的虚空间才是创造意境,提升环境艺术作品格调和精神品质的最重要的手段。从现代建筑环境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虚空间与环境心理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说,虚空间就是人们通过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所形成的[3]。由此也不难看出,我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者很早就注意到了环境的精神品格与人类心理之间微妙的关系,并且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利用这种关系来环境艺术设计服务的设计之路。

5 小结

汉传佛教文化虽然源自印度,但是经过长时间与中国传统地域文化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基础之一。依托我国传统文化产生的中国传统环境艺术,在设计思想、设计手法、设计气氛营造等特征上都体现出了汉传佛教文化的影响。著名人居大师、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曾经指出:“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东南大学张道一教授也指出:“现在有人喜欢拿西方的观念来套自己、匡正自己,往往便得出否定自己的结论......”现代设计领域中的普遍主义和民族虚无倾向,使得我们不得不进一步从传统设计本体的深度探索上展开思考和研究,希望能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和艺术设计道路。

面对全球生态环境,尤其是我国经济建设进程中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作为环境艺术设计者也应及时从设计伦理道德角度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反思,吸纳传统环境设计中的有益成分,并使其具备现实功能和意义,将对我国现代设计的全球现代化发展大有裨益。

(责任编辑:贺 辉)

[1]雷光,张庆.佛教图案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2(10):144.

[2]蒋述卓.佛教为境界说与中国艺术意境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1(02).

[3]刘洁.浅谈建筑空间中的虚空间[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5):67.

[4]汪溟.浅析道家养生思想与传统民居环境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07).

[5]刘森林.中庭氛围的渲染和创造[J].家具与室内装饰,1997(02).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 on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Art by Chinese Buddhism Culture

Wang Ming

汉传佛教与儒家、道家文化一同被认为是中国传统三大文化基础。在我国传统环境艺术作品中的使用佛教图腾、“师法自然”的基本环境艺术设计原则、空灵的环境艺术审美意境等特征中不难得知:我国传统环境艺术从基本设计思想原则到设计实践以及设计审美都受到了汉传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汉传佛教;传统环境艺术;图腾;意境;虚空间

Chinese buddhism,Confucianism and Taoism Culture are recognized as three main traditional cultural basis.This paper found inspiration from the buddhism totem used in our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arts works,”Learning from Nature”which is the basic design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art and the vacant aesthetic artistic conception in environmental art.Then it concluded that the Chinese Buddhism Culture had a vital influences on the basic design principles,design practices and design aesthetic conception in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arts.

Chinese Buddhism;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Arts;Totem;Artistic Conception;Void Space

TS664.01;TU238+.2

A

1006-8260(2014)09-0060-02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1C1130)

猜你喜欢

汉传莲花纹样
20世纪80年代以降汉传佛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关系研究述评
云莲花灯
汉传佛教寺庙植物探析
明代汉传佛教史籍研究述评
莲花湖『变身』
我国汉传佛教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述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莲花岛:清净与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