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工介入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01-24郑丽松朱转娥陈瑞莲黄小辉黄双火
郑丽松 朱转娥 陈瑞莲 黄小辉 黄双火
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广东惠州 516157
医务社工介入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郑丽松 朱转娥 陈瑞莲 黄小辉 黄双火
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广东惠州 516157
目的 探讨医务社工介入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2009年1月~2012年3月入住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务社会工作人员进行辅助护理,共进行8周。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在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①SDSS评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评分[(3.27±0.54)分比(6.71±1.32)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81,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评分[(6.85± 1.16)分比(3.27±0.54)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7.01,P<0.01)。②ITAQ评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18.81±3.51)分比(12.73±4.20)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1,P<0.01);观察组干预前后评分[(4.75±1.06)分比(18.81±3.51)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7,P<0.01)。③GQOLI-74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躯体功能[(65.22±6.42)分比(51.22±6.54)分]、心理功能[(68.12±8.41)分比(50.30±6.35)分]、社会功能[(63.93±6.52)分比(51.12±6.51)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71,P<0.01;t=7.83,P<0.01;t=6.55,P<0.01),但物质功能[(50.12±5.77)分比(48.04±6.47)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05)。干预前上述四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医务社工的介入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本研究为其他精神病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医务社工;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多在青壮年时期缓慢或亚急性发病,临床表现为各种症状的综合征,包括思维、认知功能、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出现障碍,精神活动也出现不协调表现。一般患者意识比较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在发病过程中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病情迁延不愈,易加重或恶化,最终会导致精神衰退,但症状轻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完全或基本治愈。如果反复发作,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超过2年,则变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对患者治疗和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存在较大的危害[1]。大多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和康复治疗期间均需长时间或反复多次的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几乎不与外界接触,生活环境比较封闭,因此较易产生社会功能的退化[2-3]。住院时间越长回,归社会的压力越大,对社会、家庭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尽快回归社会和家庭意义重大。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常规医护人员工作的基础上引入了医护社会工作人员(医护社工),来辅助护理患者,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入住我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所纳入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4]。将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19~65岁,平均(35.6±8.5)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2.9±0.4)年;住院次数1~2次,平均(1.9± 0.3)次;住院时间1.3~2.9年,平均(1.8±0.2)年。对照组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20~66岁,平均(35.1±9.6)岁;病程8个月~5.8年,平均(2.8±0.5)年;住院次数1~2次,平均(1.8±0.2)次;住院时间1.2~3.0年,平均(1.5± 0.3)年。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者、认知能力障碍及沟通困难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分组患者对所采取的干预措施具有知情权,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两组在住院期间的治疗均以医嘱为主。护理方法方面: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辅助医护社工进行护理,共有7位人员参与。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参与此次研究的医护社工进行精神病知识和专业的护理技能培训,让医护社工充分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掌握一定的社工方法;其次,医护社工根据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及专业的社工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兴趣及爱好组织患者到公共娱乐室进行娱乐,如打牌、听音乐等,每周5 d、每天1 h左右的时间陪伴患者,社工还可根据患者的表现给予夸奖或拥抱等奖励性的表达;此外,医护社工还可根据患者的兴趣组织患者学习剪贴画、折纸、手语表演、手牵手集体舞的排练及大家一起做游戏等等的活动,以提高患者参与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医护社工在陪伴患者的同时还应观察个别患者,注意其情绪的变化并给予个体的帮助,进行心理护理治疗,严重者可联系医护人员和家属,整体配合以解决患者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两组共干预8周。
1.3 评定工具
1.3.1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5]采用此量表用来评价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该量表评分条目包括职业和工作、婚姻与职业、社会性退缩、父母职能、家庭职能、家庭外的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过少、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责任心与计划性。评分分为四级:0、l、2、3分,社会功能缺陷的判断为评定总分≥2分。
1.3.2 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6]此量表用来判断患者自知力和治疗态度。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自知力恢复越好。
1.3.3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6]此量表用来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共包括20个因子74个条目4个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总分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质控标准
干预前和干预8周末调研问卷的发放和结果的录入均由2~3位主管护师进行,以保证结果的真实可信。调查问卷的一致性保持在Kappa值>0.87。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及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比较(分,±s)
组别 干预后 t值P值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75 75 6.85±1.16 7.15±1.01 0.18>0.05 3.27±0.54 6.71±1.32 6.81<0.01 7.01 0.19<0.01>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IT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评分比较(分,±s)
组别 干预后 t值P值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75 75 4.75±1.06 4.81±1.05 0.47>0.05 18.81±3.51 12.73±4.20 6.71<0.01 6.77 5.12<0.01<0.05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比较
GQOLI-74评分方面,两组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除物质功能维度外,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t=6.71,aP<0.01;t=7.83,bP<0.01;t=6.55,cP<0.01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功能观察组(n=75)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n=75)干预前干预后51.21±6.96 65.22±6.42a 51.62±6.55 51.22±6.54 48.71±7.01 68.12±8.41b 47.62±6.47 50.30±6.35 51.76±6.02 63.93±6.52c 51.30±6.33 51.12±6.51 48.81±4.65 50.12±5.77 47.65±6.21 48.04±6.47
3 讨论
目前医学、康复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均对精神病患者的恢复进行了研究,努力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辅助住院精神病患者尽快恢复[7-8]。研究表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可以防止疾病症状的加重,而护理干预可以辅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和家庭,改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9-13]。
本研究中笔者引入了医护社工参与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人员运用助人自助的理念,以专业的理论知识给被帮助者希望、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并给予被帮助者战胜困难的方法和措施,以矫正被帮助者不良的心理行为,让其在学会自助的情况下自助[14]。在实际医疗活动中,社会工作人员具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和经验,是医疗活动中一个很重要的特殊体系。他们可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有关的心理问题及社会问题,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这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行为[15]。研究表明,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发展为现代健康照顾体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6]。在我国,医院社会工作和医务社会工作已被纳入中国卫生政策和医院管理议程当中[17]。
本研究中笔者主要观察医务社工的参与是否改善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显示,经过医务社工的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自知力和治疗态度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均P<0.01);GQOLI-74评分方面,经干预后,观察组除物质功能维度外,其余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果表明,医务社工的干预在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社工的参与还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有研究通过社工在精神病患者中的护理中充分运用文娱、体育等活动的做法,并针对个体进行个体化治疗,结果发现,患者在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分数均明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提示社工参与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18]。
通过在社工专业小组活动中充分融合文体、体育等为基础的作业疗法,并予以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更贴近患者具体情况的心理治疗后发现,治疗前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3个分量表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提示社工介入可以协助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这可能与社工在专业活动中调动了患者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其潜能有关,这提示,在药物为主体治疗的基础上,社工介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活动,可以促进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
本研究中医务社工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社工工作方法,给患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治病和生活环境,丰富了患者的住院生活,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了患者的自知力和治疗态度,生活质量明显得到了提高。其他研究显示,医务社工的参与还改善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心理情绪[19-20]。总之,目前的医院护理工作中,医务社工的介入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表明医务社工的介入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进程及早日回归到社会和家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其他精神病医院开展医务社工服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1]赵变林,明永武,忻丽云.自理理论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河北医药,2013,35(10):1583-1584.
[2]陈志恩,马平都.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有关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2):140-142.
[3]覃颖,冯霞.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贵州医药,2013,37(10):900-902.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7-108.
[5]张明园.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J].上海精神医学,1990,新2(Z):59-60.
[6]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华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74-77,169.
[7]范洪峰,居丽晶,彭志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894-2895.
[8]任凤.住院精神病患者小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9]邓传秀.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3):99-101.
[10]王爱文.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和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43-44.
[11]石贵凤.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20(10):110-111.
[12]彭爱琴,葛网平,丁小平,等.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使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8):43-45.
[13]袁洁,郑丽松,刘建明,等.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和康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66-68.
[14]张乐天,徐玲.社会工作基础知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3:4-5,212-214.
[15]史柏年.社会工作务实[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267.
[16]朱静辉,刘江华.《医务社会工作》课程中的“理解性”教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6):697-699.
[17]吉训明,李作兵,王全虹,等.推进医务社会工作机制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院,2008,12(9):16-18.
[18]彭乐存.社工介入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作用初探[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5):460-461.
[19]汤景文,周东胜,周海明,等.社工员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6):408-409.
[20]陆培兰,方秉华,阎玮婷,等.医务社工小组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及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卫生资源,2014,(1):53-54.
Effects of medical social worker involvement on soci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ZHENG Lisong ZHU Zhuan'e CHEN Ruilian HUANG XiaohuiHUANG Shuanghuo
The Third Veteran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Huizhou 516157,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edical social worker involvement on soci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 150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from January 2009 to March 2012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7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psychiatric nursing,on the basis of which,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ed medical social worker involvement,total of 8 weeks.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 and 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I-74)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 were assessed and compared.SPSS 15.0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statistically.Results①SDSS scores were compared: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3.27±0.54)points vs(6.71±1.32)points]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t=6.81,P<0.01);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6.85±1.16)points vs(3.27± 0.54)points]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7.01,P<0.01).②ITAQ scores were compared: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18.81±3.51)points vs(12.73±4.20)points]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t=6.71,P<0.01);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4.75±1.06)points vs(18.81± 3.51)points]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6.77,P<0.01).③GQOLI-74 scores were compared:body function [(65.22±6.42)points vs(51.22±6.54)points],psychological function[(68.12±8.41)points vs(50.30±6.35)points],social function[(63.93±6.52)points vs(51.12±6.51)poin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ll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t=6.71,P<0.01;t=7.83,P<0.01;t=6.55,P<0.01),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physical function[(50.12±5.77)points vs(48.04±6.47)points](t=0.84,P>0.05).Before interven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wo groups of above four indicators(all P>0.05).Conclusion The medical social workers help improve social fun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This study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value in order to develop medical social work service for other psychiatric hospitals.
Medical social worker;Schizophrenia;Social function;Quality of life
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3Y126)。
R749.3
B
1673-7210(2014)11(c)-0132-04
2014-07-24本文编辑:张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