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
2014-01-24宋伟
宋 伟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276000)
笔者对2010年5月~2013年5月以来收治的1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对中医治疗胆囊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1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性98例,女性82例;年龄25~75岁。通过抽样选择的方法来选出10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并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8岁。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7~73岁,平均52岁。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患者都伴有厌油腻食物、胆源性消化不良、上腹部闷胀、胃部灼热、嗳气等症状,两组患者均符合慢性胆囊炎的诊断。
治疗方法
1.治疗组:中医辨证治疗。
(1)脾胃气虚型:主要临床症状:神疲乏力,舌质淡白,脘腹胀闷,肢体倦怠,脉缓无力。中医治疗方法:理气和中、健补脾胃。中医用药:木香15g,甘草10g,陈皮15g,白术15g,人参10g,茯苓20g,砂仁10g,半夏15g。中药方解:甘草调药和中,益气健脾;白术、人参补脾胃之气;木香、砂仁补气健脾,和胃止泻;陈皮、半夏和胃消胀;茯苓健脾化湿并止泻。
(2)肝胆湿热型:主要临床症状:脘闷腹胀,胸胁苦满,口苦口黏。伴随的次症:食欲不振,食少纳呆,身目鲜黄,肌肤瘙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中医治疗方法:疏肝利胆,清热解毒。中医用药:甘草10g,栀子10g,大青叶20g,川楝子10g,柴胡15g,茵陈30g,金钱草30g,蒲公英20g,郁金15g,延胡索10g。中药解方:甘草调药和中,益气健脾;栀子、大青叶助茵陈清热化湿;柴胡疏肝利胆;金钱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3)阴虚湿郁型:主要的临床症状:胃脘不适,时时隐痛,口干且苦,夜间加重,食后胃脘胀痛,大便干结。舌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数。中医治疗方法:运脾化湿、养胃益阴。中医用药:陈皮10g,泽泻10g,知母10g,白芍15g,麦冬10g,生地黄10g,太子参10g,绿萼梅15g,牡丹皮15,大黄10g,枸杞子15g,沙参25g。
(4)脾肾阳虚型:主要的临床症状:腰膝酸软、头晕乏力、畏寒肢冷、脘腹胀满。舌脉症状:舌淡苔白,脉弱无力。中医治疗方法:温补脾肾。中医用药:炙甘草10g,枳壳10g,茯苓20g,干姜15g,木香10g,肉桂10g,白术20g,党参20g。中药解方:炙甘草益气滋阴,健脾气;木香、枳壳行气和中;肉桂、干姜温补脾肾之阳,健运止泻;白术、党参补气健脾;茯苓健脾化湿并止泻。
2.对照组:西医治疗方法:利胆消炎、低脂饮食。口服利胆药物,比如保胆健素、消炎利胆片、50%的硫酸镁、清肝利胆口服液等,每日服用3次。使用消石素、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等溶石。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消炎治疗,选用灭滴灵静脉滴注和氨苄青霉素来进行治疗,疗程1~2周。对于幽门弯曲菌感染阳性患者,加服阿莫西林0.5g,每日服用3次,连续服用2周;若是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体内生有寄生虫,要进行驱虫治疗。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彩超检查胆囊大小及壁厚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彩超检查胆囊大小及壁厚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彩超检查胆囊大小及壁厚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缓解,彩超检查胆囊仍增大,壁厚、毛糙。
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占62%;显效8例,占16%;有效7例,占14%;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愈17例,占34%;显效14例,占28%;有效5例,占10%;无效14例,占28%;总有效率为72%。通过观察比较得出,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慢性胆囊炎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是由于结石、炎症等疾病的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发作,慢性胆囊炎还有可能是急性胆囊炎没有完全治愈所遗留的后遗症。慢性胆囊炎的发作会在进食之后或是在夜间发作,伴恶心、呕吐或消化不良等症状,可放射至后背。如果胆囊炎长期发作、久治不愈,人体胆囊壁就会受到刺激而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囊壁增厚并和周围的组织发生粘连,胆囊壁的疤痕收缩就会出现胆囊萎缩,导致囊腔的完全闭合,以至于胆囊功能的减退,甚至完全丧失。笔者通过对我院的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中药治疗,并与西医治疗比较,结果显示中医治疗方法对慢性胆囊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