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
2014-01-24曲亚楠赵金洋
曲亚楠 赵金洋
(1.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民医院,473400 2.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公疗医院)
冠心病心绞痛多属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是威胁我国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逐渐增加,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因此临床医生积极探讨有效的治疗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笔者2011年2月~2013年8月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因,采用辨证分型施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患者。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2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周。其中合并有高血压病15例,高血脂22例,糖尿病10例,脑梗死11例。本组患者58例心电图出现ST-T波异常或有T波倒置,2例心电图正常。
治疗方法
治疗时停用正在服用的其他改善心肌缺血的扩张血管药,对于经常服用硝酸酯类的患者嘱其减量服用。基本方药组成:黄芪30g,桃仁10g,红花6g,川芎15g,当归15g,丹参25g,瓜蒌15g,薤白15g,白酒为药引。①患者心前区刺痛伴两胁胀痛,舌质紫暗,脉弦,每因情绪激动而引起或加剧则为气滞血瘀型,采用行气化瘀止痛法,上方加郁金15g,柴胡15g,木香6g,延胡索15g,赤芍15g。②患者症见:胸痛彻背,气短心悸,面色苍白,重者稍活动则气喘甚或喘息不能平卧,出冷汗,四肢厥冷,唇紫舌黯,脉弦迟,或细迟或结代。此症为胸阳痹阻,血脉凝滞之证。上方加桂枝10g,熟附子6g以温阳化瘀止痛。③患者症见:心悸气短,头晕乏力,胸闷隐痛,遇劳则甚,倦怠懒言,舌暗淡,脉细无力或结代,此症为气虚血瘀之证。上方加人参10g兑服,党参10g,炒白术20g,茯苓15g,以补气健脾、化瘀止痛。④若患者症见胸闷且痛,心悸盗汗,头晕耳鸣,心烦不寐,腰膝酸软,舌质紫暗,脉细涩,此为阴虚血瘀之证。上方加百合30g,熟地黄15g,白芍15g,炙甘草10g,酸枣仁15g,麦冬20g,五味子15g,以养阴化瘀止痛。⑤另外,患者伴有高血压者加夏枯草30g,石决明30g,生龙骨30g。伴有高脂血症者加草决明12g,生山楂30g,荷叶8g。痰湿重者加半夏8g,陈皮15g,茯苓30g,炒白术15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7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而不含硝酸甘油,静息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好转: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半,心电图S-T段回升至0.5mV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心绞痛无明显好转或加重,心电图表现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
治疗 结 果:显 效 30 例 (50.0%),好 转 23 例(38.3%),无效7例(11.7%),总有效率88.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其主要发病原因为:脏腑功能虚弱,正气不足,行血无力,血脉不畅致气郁血瘀、阳虚血瘀、气虚血瘀、阴虚血瘀。本病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乃有心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五脏虚损之分,标实乃有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临床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因工作压力大,熬夜、饮酒、上网、家庭不和而诱发占诸症中的首位,老年患者多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斑块形成致管腔狭窄,血流不畅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因心主藏神,若情志畅达,则气血调和,气行则血行,环周不已,健康无疾。反之若长期忧思郁怒,则气机不畅,气滞络阻,心脉闭阻不通而发心绞痛。《素问·灵台秘典论》载“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故临床治疗多以补气化瘀、行气解郁、活血化瘀、化痰、养阴、温阳之法调制。使血脉畅通,通则不痛。方中黄芪益气养心,黄芪能增加心肌抗缺氧能力,保护心肌细胞;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丹参活血化瘀,能够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氧耗量,使瘀祛而络通;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主通血脉,散寒结,《本草纲目》记载:丹参“活血,通心络”[4]。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具有改善冠脉血流,降低冠脉阻力、抗凝、抗纤溶、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桂枝温通血脉,温阳止痛;瓜蒌、薤白开胸化痰散结、利气通阳,可以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白酒温阳并轻扬而引药上行,加强温阳祛瘀、行气止痛作用。诸药合用,共奏化瘀通络之效。临床随证加减使血脉畅通,痹证乃除,效果显著,又无副作用,发挥了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领域的独特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
[2]叶任高 .内科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5-277.
[3]全国中西医防治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 .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标准[J].中医杂志,1996,37(1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