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多模式图像重建对结肠、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2014-01-24胡达海孙君翔
胡达海 孙君翔 张 园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湖北 丹江 442700)
多层螺旋CT多模式图像重建对结肠、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胡达海 孙君翔 张 园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湖北 丹江 44270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结肠、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1例结肠、直肠癌患者进行全腹容积扫描,于工作站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VR透明处理显示、仿真内镜(CTVE)重建,并与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所有患者CT诊断准确率为100 %。各种后处理技术对显示病变形态、范围、肠腔内外情况、供血等细节上及结肠整体情况上各有不同价值。结论 多层螺旋CT多种模式图像后处理技术的结合应用非常有利于结肠癌的诊断。
图像重建;肠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结肠、直肠癌的诊断,传统的检查方法是钡灌肠和纤维结肠镜检查,二者对肠腔内病变的观察有一定优势,但对肿瘤的腔外侵犯情况、血供情况等的了解CT检查优势显现。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computedtomography,MSCT)其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及多种模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尤其术前评估提供了更可靠地依据[1]。对于结肠镜检查失败的患者更显其应用价值[2]。本文总结我院使用多层螺旋CT以来,经多层螺旋CT检查的41例结、直肠癌病例资料,并与钡灌肠、结肠镜及手术病理对照,探讨多层螺旋CT多种模式图像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1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为35~78岁,结肠癌37例,直肠癌4例。所有患者同时进行了钡灌肠检查,39例进行了纤维结肠镜检查。所有病例中38例行手术治疗,另外3例伴远处转移行内科保守治疗。
1.2 检查前准备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肠道清洁,于检查前2 d行少渣饮食,检查前1 d进食流食,于晚8时口服甘露醇500 mL或番泻叶30 g反复开水冲饮。扫描前2 h行1~2次清洁灌肠,检查时先经肛管向肠腔注入气体1000~1500 mL后扫描。
1.3 扫描方法
CT检查使用GE Brightspeed 16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层距5 mm,重建层厚1.25 mm,过滤函数STD。扫描范围从膈顶到盆腔下缘,所有患者均直接作增强检查,高压注射器Medrad incorporated Mard V,对比剂碘海醇,剂量1~1.2 mL/kg体质量,流速3~3.5 mL/s,动脉期根据主动脉对比剂浓度跟踪触发扫描,门脉期于注射后75 s扫描。
1.4 图像后处理
将原始数据传至AW4.4图像工作站,由2位医师利用工作站采用MPR观察、SSD显示并多角度旋转观察、VR透明处理、MIP重建显示肿瘤血管及病变周围血管、CTVE肠腔内结构及病变形态观察,结合轴位图像进行诊断。
2 结 果
41例大肠肿瘤(病理37例为结肠癌、4例直肠癌)患者CT均诊断为肿瘤,诊断符合率100 %。41例行了钡灌肠检查,35例诊断为结肠癌,4例诊断为占位病变,2例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准确率为85 %;39例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其中36例诊断为结肠癌,1例诊断为结肠炎,1例诊断为Crohn病,1例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准确率为92.3 %。41例通过MPR重建多平面观察均显示肠壁大致受累范围、向肠壁外侵情况及周围淋巴结肿大情况,远处淋巴结转移显示其与肿瘤距离。SSD显示了病变所在肠段,直观显示狭窄情况。41例有40例清洁灌肠成功,气体充盈良好,VR透明化处理均清晰地显示肿瘤部位肠腔不规则充盈缺损,另外1例结肠内较多残留粪便无法进行VR透明化重建,亦无法进行CTVE仿真内镜观察。40例CTVE仿真内镜观察均可显示突入肠腔内的肿块。17例血供较丰富的肿瘤行MIP重建均可显示肿瘤供血管及变灶内增多杂乱肿瘤血管。
3 讨 论
3.1 多层螺旋CT技术优势:较之普通螺旋CT,16排及以上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扫描覆盖面大,一次屏气完成全腹扫描,扫描后获得的数据可进行薄层重建,Z轴分辨率高,能实现各向同性,图像质量高,利用配置软件的强大后处理功能,对容积数据能进行各种形式重建,可获得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多层螺旋CT对结肠一次充气完成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
3.2 充分的肠道准备重要性:充分的肠道备才能更清晰的显示病变,避免粪便及皱缩肠壁的干扰,是各种后处理顺利进行的基础。除泻剂清洁肠道,检查前清洁灌肠很重要,因总有少数患者肠道内仍有粪便,以灌肠桶灌肠至患者不能耐受为宜。气体注入量根据患者耐受以不少于1000 mL为宜,最好作观察肠管充气情况,以确定是否追加气体。结肠充分舒展亦便于通过扫描及重建图像感受病变僵硬情况。
3.3 各种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在各种后处理技术中,MPR仍为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它能大致显示病变整体断面情况,与正常肠壁交界,给人肿瘤僵硬度感受,显示病变与周围器官关系,可有效提高淋巴结的检出率[2-3],本组包括2例远处淋巴转移的9例周围淋巴结肿大均通过MPR显示,MPR相当于连续观察横断面图像的思维总结和直观显示,是对断面图像诊断的加深。SSD图像多方位观察,能较好显示结肠表面轮廓外形、病变狭窄程度,可测量病变长度,相当于钡灌肠的充盈像,但对肿瘤表面细节显示有限。VR透明处理可获得比较真实的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晰地从不同角度、不同水平显示病变及大小,具有立体直观的效果,可与钡灌肠图像比拟。VR透明处理与SSD均可作为术前定位诊断依据。CTVE仿真内镜功能可观察肿瘤表面情况,及瘤体与肠壁的关系等,有利于对肿瘤的大体分型,并可对整个结肠情况进行评估[4-5]。本组除1例结肠癌患者因残留粪便较多外,其余40经CTVE显示的肿瘤形态39例均与肠镜所见基本符合。MIP重建显示病变与周围血管关系、肿瘤血供来源及肿瘤血管,对判断肿瘤良恶程度及评估预后有较大帮助。MIP对少血供的瘤体显示不满意。
总之,多层螺旋CT多种模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可较好显示病变部位细节、展示结肠解剖形态并显示病变与周围关系、周围及远处淋巴结肿大情况,是断面阅片诊断的加强,各种后处理技术的结合应用非常有利于结肠癌的诊断。
[1] 温丽娟,沈建飞.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结肠癌、直肠癌中的价值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4):1723-1724. [2] 赵泽华,刘文瑾.多层螺旋CT对结肠镜检查失败病人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2):1316-1320.
[3] 王晋祖,郝楠馨,李峰,等.多层螺旋CT仿真结肠镜诊断直、结肠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2(4):249-253.
[4] Lefere PA,Gryspeerdt SS,Dewyspelaera J,et al.Dietary fecal tagging as a cleansing method before CT colonography: initial resultspolyp detection and patient acceptance[J].Radiology,2002,224(2): 393-403.
[5] Hara AK,Johnson CD,MacCarty RL,et al.CT colono graphy: sin gleversus multi-detector row imaging[J].Radiology,2001,219(2): 461-465.
R735.3;R445.3
:B
:1671-8194(2014)04-01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