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4-01-24李绍武
李绍武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内儿科,广西 南宁 530299)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
李绍武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内儿科,广西 南宁 530299)
中西医结合;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综述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因此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本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9年我国30~70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1.4 %[1],其中病因不明确的俗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本病总发病率的95 %[2]。目前,现代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不明确,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明确的结论,缺乏足够的证据,因此在临床上疗效仍不甚理想,而中医药在防治本病上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运用中西医结合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综述如下。
1 外治疗法
韩燕等[3]针刺配合患者原有的西药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选穴:①主穴:风池、颈椎1、4、7夹脊;②配穴:合阳、太溪。行平补平泻的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周3次,5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6.7 %,且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
李洪波等[4]采用针刺太冲穴配合氨氯地平片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以单纯口服氨氯地平片为对照组。连续治疗15 d后,治疗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0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降压总有效率为80 %,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刺太冲穴配合氨氯地平片优于单纯使用氨氯地平片治疗,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症状,又能保持稳定持续降压。
2 辩证治疗
祝桂庭等[5]使用具有补肾养肝与祛痰泄浊功效的中药联合非洛地平、依那普利治疗肝肾阴虚型原发性高血压,并与非洛地平、依那普利做平行对照研究。治疗3周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部有效率为95 %,优于对照组(P<0.05);其降压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王洪源[6]使用龟甲杜仲汤配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以单纯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为对照组。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 %,优于对照组(P<0.05)。
尹志锋[7]使用天麻钩藤饮配合尼群地平片和复方卡托普利片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以口服尼群地平片和复方卡托普利片为对照组。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 %,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症候疗效为94 %,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缪玲等[8]使用平肝潜阳方配合氯沙坦治疗肝阳上亢和阴虚阳亢型早中其原发性高血压,并以单独口服氯沙坦为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总有效率为94.1 %,优于对照组(P<0.05);其降压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罗显云等[9]使用心脉通胶囊(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60448)联合福辛普利治疗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涎雍盛型原发性高血压,以福辛普利做为对照组进行平等对照研究。治疗6周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80 %,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6),表明心脉通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用福辛普利疗效更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代谢,且不良反应率更低。
王天玲[10]使用泽泻汤加味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型原发性高血压,以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作为对照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 %,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在偶测血压及动态血压指标水平降低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随证加减
张永丽等[11]使用十一味降压汤配合常规西药(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高血压,以1周为1疗程,连服2~4个疗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连服1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 %,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降低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杜文霞[12]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照组给予降压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口服,并低脂、低盐饮食,戒烟酒,戒躁怒,注意休息。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姚丽娜[13]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照组服用波依定(非洛地平缓释片)。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加服一定的中药,对于肝阳上亢型加钩藤30 g、山栀子10 g、天麻15 g等;对于肝肾阴虚型加牡丹皮10 g、生地15 g、山萸肉8 g等。治疗6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2 %,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临床症状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 名家经验
彭培初[14]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属中医学头风、眩晕范畴,其病机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其中以风为先,故以小续命汤治之。方中羌活、独活、防风、防己祛风湿、通经络;麻黄、桂枝宣肺散邪,寒盛佐以附子,热盛佐以黄芩;川芎、赤芍养血活血;白术、茯苓健脾化湿;三棱、莪术、水蛭祛淤通络。
杨传华[15]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范畴,多为寒热错杂、升降失司、湿热蕴结。治以辛开苦降法,方用“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化裁,其组方多以瓜蒌、黄连、黄芩、半夏为主,四者相合,辛开苦降,清热祛湿,则气机得复,诸症可解。
李应东教授[16]认为本病的治疗主要是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以治其本,清除风火痰瘀等致病因素以治标,达阴平阳秘、气行血运、血脉运行循环畅通、血压调和之目的。肝阳上亢型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阴虚阳亢型方选杞菊地黄丸方加减,阴阳两虚型方选右归丸加减,痰浊雍盛型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5 展 望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17]。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清楚,目前主要的学说有:遗传基因学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学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学说、细胞膜离子转动异常学说、心排血量改变学说、血管张力增高-管壁重塑学说、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学说、胰岛素抵抗学说[18]等。在临床上,西药长期服用带来的副作用大,虽血压值得到控制,但心悸,眩晕,失眠等症状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再者西医对高血压的预防作用相对较弱[19]。而中医药在这一方面确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和现代医学在治疗本病上各有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方面,尚无统一的疗程、疗效判断标准,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试验,也缺乏对其作用机制和靶点的研究,这可能是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重点。
[1] 王连玲,张艳玲.抗高血压药合理使用原则[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9(8):1035-1037.
[2] 胡磊.C反应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436-437.
[3] 韩燕,陶文剑.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2,38(17):2074-2075.
[4] 李洪波,陈春华.针刺太冲穴配合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30例[J].陕西中医,2012,33(8):1065-1066.
[5] 祝桂庭,袁建喜.补肾养肝与祛痰泄浊法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2):85-86.
[6] 王洪源.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原发性高血压46例[J].光明中医,2012,27(9):1847-1848.
[7] 尹志锋.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50例[J].山西中医,2012,28(4): 28-29.
[8] 缪玲,胡咏华.平肝潜阳方配合氯沙坦治疗早中期原发性高血压68例[J].陕西中医,2012,33(2):153-155.
[9] 罗显云,姚震,张云波,等.心脉通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2):11-13.
[10] 王天玲.泽泻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J].陕西中医,2013,34(1):39-41.
[11] 张永丽,刘宝霞.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120例[J].光明中医, 2013,28(2):335-337.
[12] 杜文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5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30-31.
[13] 姚丽娜.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896-897.
[14] 要全保,陈敏.彭培初运用小续命汤治疗急重症经验举要[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7):490-491.
[15] 李成伟,陶有青,杨传华.辛开苦降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6):449-450.
[16] 李伟君,李应东.李应东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4):592-593.
[1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18]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53-254.
[19] 弓瑞芳,张景凤.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述要[J].河南中医,2013,33(2):248-249.
R544.1
:A
:1671-8194(2014)04-00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