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和MRI表现分析
2014-01-24崔延安刘绍伟
孙 鑫 崔延安 刘绍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29)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和MRI表现分析
孙 鑫 崔延安 刘绍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 探讨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及CT和MRI表现。结果 2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中15例呈单侧发病,7例呈双侧发病。CT表现为囊液密度呈水样密度到新鲜血液样密度不等;MRI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T1WI呈高信号而T2WI呈等或低信号以及T1WI和T2WI均呈混杂信号。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CT和MRI上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术前定位及定性评价。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CT;MRI
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子宫内膜腺体和/或间质异位到宫腔外生长,出现反复周期性出血及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它是影响育龄女性的常见慢性疾病,发病率约为5%~15%[1]。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以异位至卵巢最为常见,约占80%以上,由于其内含有巧克力样陈旧性血液,因此被称为巧克力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反复出血及破裂可引起盆腔粘连,甚至导致不孕,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尽早诊断对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2]。影像学检查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中不可或缺,在定位、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CT、MRI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进行CT、MRI检查的2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资料,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3岁。临床表现包括:下腹痛10例,痛经8例,月经异常2例,无症状者2例。
1.2 检查方法:CT检查采用飞利浦64排多层螺旋CT,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重建层厚2 mm。MR检查采用采用Siemens Avanto 1.5T超导MRI系统,相控阵表面线圈,双通道采集。分别行轴位T1WI、T2WI、轴位、失状位T2WI抑脂扫描,扫描序列包括:①轴位T1WI序列:TR500 ms,TE10 ms,采集次数2次,采集矩阵256× 256,视野(FOV)230 mm×230 mm,层厚4 mm,层间距0.8 mm。②轴位T2WI序列:TR4270 ms,TE97 ms,采集次数2次,采集矩阵256 ×256,视野(FOV)230 mm×230 mm,层厚4 mm,层间距0.8 mm。③轴位T2WI抑脂序列扫描参数同②,回波链长14。④失状位T2WI抑脂序列:TR4270 ms,TE97 ms,采集次数2次,采集矩阵256×256,视野(FOV)250 mm×250 mm,层厚4 mm,层间距1.0 mm。
2 结 果
本组22例患者中,其中单侧发病15例(CT检查9例,MR检查6例),双侧发病7例(CT检查5例,MR检查2例),共29个病灶。最大病灶约7.0 cm×6.0 cm,最小病灶约2.0 cm×1.5 cm。边缘清晰病灶17个,边缘不清者12个。14个病灶见囊内分隔。大囊周围出现小囊即“卫星囊”者5个。出现液-液分层现象者4个。囊内CT值从10~70 HU不等,其中水样密度病灶3个,CT值10~20 HU,近新鲜血液密度病灶2个,其余介于二者之间。MRI表现多样,10个病灶中,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者4个,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或低信号者3个,T1WI和T2WI均呈混杂信号者3个。
3 讨 论
3.1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病理基础: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确切发病机制未明,存在多种学说[3],如经血逆流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等。多数学者认为黏附-侵袭-血管形成是子宫内膜异位灶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1]。异位至卵巢的内膜随经期而发生反复出血,卵巢增大,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液呈褐色,黏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囊肿因纤维化可出现分隔及囊壁增厚。随囊肿的不断增大,囊内压力增高,囊壁薄弱处破裂,囊内容物流出,形成包裹,原破裂口可愈合,如此反复发生,从而在大囊周围形成多个小囊,即“卫星囊”,因血液刺激腹膜及纤维化反应,引起腹痛,卵巢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边缘可清晰,也可不清晰。
3.2 CT及MRI表现及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CT上可有以下征象:①子宫旁单房或多房囊性病变,多房主要因纤维组织增生使囊内出现分隔而形成,本组29个病灶中14个病灶见囊内分隔,占48%;②CT值在10~70 Hu,囊肿呈较高密度时常常由于囊内血液黏稠或蛋白含量高,而较低密度则代表囊内陈旧性出血或蛋白含量低,局部凝血块呈高密度;③囊壁常可显示,也可因囊液密度较高而显示不清,早期病变囊壁常较薄,随着纤维化发展而增厚,也可厚薄不均,但常无壁结节;④“卫星囊”征象:本组中5个病灶出现此征象,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的特征性表现之一;⑤粘连征象: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内容物外流,产生炎性反应及纤维化,引起周围组织器官粘连,病灶边缘不清。本组中12例境界不清,占41%。有学者[4]认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双侧发生,并与子宫紧连,即“三连体”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MRI信号多样,与出血时间相关。囊内急性出血,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囊内亚急性出血,T1WI、T2WI均呈高信号;囊肿内陈旧性血,T1WI呈高或略高信号,T2WI呈等或低信号。根据含铁血黄素和正铁血红蛋白含量不同,囊肿表现为等长T1等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往往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信号减低,称为遮掩现象[6],信号可均匀,或局部斑片状。这体现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为长期慢性病变,利于和其他出血性囊肿鉴别。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因长期反复出血,囊内含有高浓度的铁及蛋白质,蛋白质之间发生交联,多种因素作用导致T2弛豫时间减少,产生遮掩现象。本组表现为遮掩现象的3个病灶均作出准确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有时呈多发性,Siegelman等[7]认为T1WI上的多发囊状高信号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特异性表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内的红细胞发生碎裂,底部碎屑沉积,形成液-液平,具有一定特异性。本组中4个病灶出现液-液平面。此外,囊肿边缘含铁血黄素沉积或纤维性包囊形成的低信号环,具有较高诊断价值[8]。
3.3 鉴别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①盆腔炎性包块:可表现为子宫旁单房或多房囊性包块,壁较厚,境界不清,有下腹痛而无痛经史,急性发作伴发热及白细胞升高,抗炎治疗有效有助于鉴别。②出血性囊肿:有急性腹痛表现,多为单侧、单房,囊壁薄,在T2WI上出血性黄体囊肿无遮掩现象,随访复查可变小或消失[9]。③输卵管积水:囊状水样密度病灶,具有特征性的腊肠状C形或S形,囊壁间可见线状不完全分隔。④囊腺瘤:常为单侧薄壁囊性包块,囊内信号较均匀,可有结节状突起,边界清楚。⑤盆腔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偏大,密度及信号不均匀,常有较多实性软组织及壁结节,边界欠清,可有盆腔及远处转移征象,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鉴别诊断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4 总 结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前准确定位及定性诊断,有助于术中完全切除病灶。CT、MR多方位、多平面成像可以全面、直观显示病灶,尤其是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更加深入分析病灶成分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病灶的定位定性具有重要价值。随着CT、MR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其应用将更加成熟。
[1] 韦妙成.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4, 25(7):1007-1009.
[2] Chamié LP,Blasbalg R,Pereira RM,et al.Findings of pelvic endometriosis at transvaginal US,MR imaging,and laparoscopy[J]. Radiographics,2011,31(4):E77-100.
[3] Coutinho A Jr,Bittencourt LK,Pires CE,etal.MR imaging in deep pelvic endometriosis: apictorial essay[J].Radiographics,2011,31(2):549-567.
[4] 俞琳玲,郑斐,邵温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表现[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l):75-80.
[5] Gougoutas CA,Siegelman ES,Hunt J,etal.Pelvic endometriosis: various manifestations and MR imaging findings[J]. AJR,2000,175(2):353-358.
[6] Glastonbury CM.The shadingsign[J].Radiology,2002,224(l):199-201.
[7] SiegelmanES,OliverER.MRimagingofendometriosis: tenimagingpearls[J].Radiographics.2012,32(6):1675-1691.
[8] 王芳,陆著著,冯逢,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磁共振表现[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31(3):374-377.
[9] 纪祥,吕建广,邱国时.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的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5,3(4):54-55.
R711.71
:B
:1671-8194(2014)31-0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