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4-01-24李丽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7期
关键词:低密度延时肝癌

李丽莉

(北镇市人民医院CT室,辽宁 北镇 121300)

肝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李丽莉

(北镇市人民医院CT室,辽宁 北镇 121300)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CT的表现,提高采用CT对肝血管瘤进行诊断的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对其进行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然后分析其CT的表现。结果 4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CT大多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在增强扫描后,动脉期有明显的环形强化,而延迟期则呈现填充性的改变。结论 CT扫描,特别是采用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进行诊断,准确、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肝血管瘤;CT诊断;断层摄影术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自然人群尸检发现率为0.35%~7.3%,占肝良性肿瘤的5%~20%,多发于成年人,且以女性更多见[1]。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体检的意识提高及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无症状的小血管瘤发现率明显升高。多层螺旋CT对于肝血管瘤的鉴别以及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对其病例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大致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其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在22~54岁,平均年龄为(38.2± 4.8)岁。所选取的患者都是在进行健康体检或者其他的检查时发现,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CT检查,且都没有轻微不适或者明显的临床症状。48例患者都在我院经过CT诊断,且通过了MRI的核素扫描,最后确诊为肝血管瘤患者。

1.2 CT检查方法

采用单层螺旋CT机,型号为GE prospered AI,进行厚7 mm、间距为7 mm的连续扫描。第一次进行平行扫描,第二次则进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的具体方式为:使用高压注射器通过静脉以2.5~3 mL/s的速度注射100 mL的非离子对比剂,在注射后的25~30 s以及55~60 s左右进行动脉期以及门脉期扫描,在2~5 min之后进行延迟扫描。

2 结 果

数目:多发6例,单发42例,且48例中共有54个病灶。部位:肝左叶14例,肝右叶29例,全肝5例。形态:不规则形15个,类圆形39个。密度:平行扫描为低密度,不均匀的12个,均匀的42个。大小:直径在2~4 cm。

2.1 CT平扫时的表现

呈椭圆形、圆形的低密度病灶,且密度均匀,边缘清楚。5 cm以上的病灶内可以看到更低的密度区,且其中4例的边缘出现一定的钙化。

2.2 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的表现

在进行增强扫描时发现,早期病灶的边缘呈高密度强化的患者46例,早期已完全强化的患者2例,增强的区域以进行性向中央进行扩展。一般密度等于同层大血管的密度,在3.5 cm以上时病灶的边缘呈高密度的强化,在门静脉期则呈进行性向中心扩散,在延迟期则呈现等密度的填充。

3 讨 论

3.1 肝血管瘤的病理

外观呈蓝色或者紫红色,由很多个大小不均的血窦组成,血窦的内衬中有内皮细胞,且中间有纤维隔,其切面呈筛状或囊状,似海绵,因此又被称为海绵状的血管瘤[3]。

3.2 肝血管瘤CT诊断的价值

目前,临床上对于肝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诊断,分为混合型、低回声型以及高回声型,且高回声型占了很大的比例,超过55%,比较容易诊断,而没有明显回声型以及低回声型的诊断符合率较低,但是在进行CT扫描时,和肝血管瘤的强化特点非常相符合,呈现出非常典型的慢进慢出的特征[4]。其中有5例患者强化的特点不是很明显,但是在延时后出现等密度填充的现象,和肝血管瘤的特征相符,因此很容易确诊为肝血管瘤。

3.3 CT扫描技术的注意事项以及要领

①遇到小的病灶时,应该尽可能的进行薄层扫描。②注射对比剂时速度一定要快,然后将快速扫描与延时扫描结合,对比剂的剂量一般为80~100 mL。③对于某些相对较小的血管瘤,一般在早期时强化不明显,因此进行延时扫描时必不可少的。④延时扫描的时间一般在5~15 min,最高能延时至30 min以上。

3.4 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

①原发性肝癌:和小肝癌之间进行鉴别,进行明确的诊断对于该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是因为小肝癌在平扫时的表现有时和肝血管瘤很相似,但是肝癌大多都有肝硬化、肝炎的基础,在动脉期就可以看到肿瘤有明显的强化,且小肝癌一般为均一性的明显强化。在门脉期,病灶内的对比剂会迅速下降,此时正常的肝脏开始强化。在肝实质期以及门脉期,病灶的密度都比正常的肝脏低,对比剂呈现出“快进快出”的特点[5]。典型性的缓和在对比剂注射入大概30 s之后,肝癌和周围的肝实质的CT值就会出现逆转(一般肝癌大概有80%以上都是由肝动脉进行供血,而周围的肝实质大概有75%以上都是由门静脉进行供血)。②局灶性的结节增生:多发或者单发性的肿块,在平扫时呈现等密度或者低密度,在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时,早期由于明显的强化儿表现出密度增高,且有时可以由中心往边缘扩展;在延时之后,病灶的密度有所下降,在最后呈现出相对的低密度。③肝腺瘤:该病一般是由于口服避孕药引起,大部分没有明显的症状,在进行平扫时呈边界清楚,密度稍低于肝实质的肿块。在进行增强扫描时,动脉期出现明显的强化,但是周围的包膜没有明显的强化,因此容易鉴别。

综上所述,肝血管瘤的CT表现有着非常特征性的改变,只要仔细进行分析,诊断还比较容易,采用CT扫描,特别是采用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进行诊断,准确、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而对于不典型的病理,则需要和临床的表现以及其他的影像检查结果结合进行诊断。

[1] 段承祥.肝血管瘤CT表现的病理基础[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0, 24(5):263-265.

[2] 曹丹庆.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40-444.

[3] 郭俊渊.现代腹部影像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28-641.

[4] 周康荣.螺旋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34-136.

[5] 邵广瑞.肝肿瘤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6,2(4):77-79.

R445;R735.7

:B

:1671-8194(2014)07-0173-02

猜你喜欢

低密度延时肝癌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日光灯断电关闭及自动延时开关设计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低密度脂蛋白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宋湘延时答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