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急重患者的临床护理
2014-01-24李秀英
李秀英
(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内三科,云南 怒江 673100)
高血压急重患者的临床护理
李秀英
(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内三科,云南 怒江 673100)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急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急重症患者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高血压急重症患者经急救护理、用药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护理后,好转出院患者67例,1例重度脑出血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对于高血压急重症患者给予急救护理,准确应用降压药物,重视心理护理和对患者的健康指导,有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高血压;急重症;临床护理
高血压往往会引起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多数无明显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在情绪波动较大时出现头晕、头痛、眼花、乏力、耳鸣等症状,而随着病情的推进,患者血压会持续升高,使脏器受到影响[1]。而高血压急重症患者,由于血压不适当升高,舒张压(SBP)在220 mm Hg以上或舒张压(DBP)在130 mm Hg以上,并伴有急性靶器官损伤,如脑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往往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防止靶器官损伤和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急重症患者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急重症患者68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6~81岁,平均年龄(62.4±7.6)岁。所有患者SBP≥220 mm Hg或DBP≥130 mm Hg,并伴有头晕、头痛、心悸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中单纯高血压33例,伴有左心功能衰竭患者13例,伴有脑病患者9例,伴有心绞痛患者8例,合并冠心病3例,高压危象2例。根据患者病因有法,未经治疗或间歇性用药31例,情绪大浮动波动19例,疲劳过度13例,饮食习惯4例,原因不详1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抢救护理
高血压急重症患者易猝死,在接收患者后,应急对患者血压严密监护,一旦患者消弧线圈血压急骤升高,则应及时通知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心电监护,包括对患者心率、心律、ST段和T波变化等重要指标进行观察。及时给予减压处理,以患者高血压急重症的临床表现选择合理的降压方案,准备好各种急救物品和药品,一旦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则应严格遵循医嘱,配合医师进行抢救操作,竭尽全力对患者生命进行抢救,减少致残和致死率[3]。
1.2.2 心理护理
由于高血压急重症来势凶猛,症状表现剧烈,再加上患者对高血压急重症相关医学知识相对较为匮乏,对预后情况较为担忧,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使病情进一步加剧[4]。护理人员应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相关危险因素、治疗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并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搭起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桥梁,通过激励性语言,使患者消除不良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 用药护理
高血压急重症临床表现有所区别,在对其进行治疗时所引用的药物和处理方式也会有所区别。高血压急重症降压治疗,应以静脉给药为主,所使用的药物应具有起效快、疗效和降压稳等特性。作为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速度,并对患者血压情况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密切观察,了解患者不适情况,针对患者不适情况,应及早告知医师,同时要避免过快过急降压导致意外的发生和血压反弹。
1.2.4 对症护理
由于高血压急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同,在进行护理时应针对患者具体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高血压脑病患者,其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等,一旦出现该类症状,应即刻让患者卧床休息,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环境,并对患者意识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同时给予降压、脑保护等处理。对于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等症状,一旦患者出现该类症状,应即刻让患者半卧休息,并给予吸氧治疗,谨遵医嘱,给予合理的强心、利尿药物。对于心悸患者,应严密观察期脉搏、心率等变化情况,帮助患者降压和消除紧张情绪。
1.2.5 健康指导
通过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意识到治疗的长期性及重要性,避免治疗的随意性和消极性等情形的出现。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配合医师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做好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要指导患者建立起良好的饮食以及生活习惯,及早戒烟、戒酒,减少摄盐量,多食用水果、蔬菜等含有优质蛋白食物,减少脂肪摄入量,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作息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从而减缓病情进展,避免靶器官受伤。
2 结 果
68例高血压急重症患者中,1例重度脑出血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余下67例经急救护理、用药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护理后,患者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均好转出院,护理满意率100 %。
3 讨 论
高血压的治病因素有很多,除了年龄、遗传等因素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重要因素。如吸烟、饮酒,会使患者体内烟碱和镉过多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或者酒精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血管阻力增加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5]。高血压急重症患者,病势凶猛,临床症状表现剧烈,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患者靶器官损伤和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护理人员,应明确高血压急重症临床症状,及时发现其症状,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血压进行控制,从而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本研究68例高血压急重症患者中,1例重度脑出血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余下67例经急救护理、用药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护理后,患者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均好转出院,护理满意率100 %。总之,对于高血压急重症患者给予急救护理,准确应用降压药物,重视心理护理和对患者的健康指导,有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1] 苏彦芷,顾建秀.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3):165-166.
[2] 柯月兰,黎观妹,孙小霞.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 3034-3035.
[3] 熊方华,骆翠华,李建祖.原发性高血压150例护理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54-56.
[4] 孙雪姣.高血压病史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血压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7(6):465-466.
[5] 陈秀青,赵小香.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护理及健康指导[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8): 2396-2397.
R473.5
:B
:1671-8194(2014)03-01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