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喉癌喉切除术后的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指导

2014-01-24王天琦杨立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期
关键词:喉癌发音我院

王天琦 杨立新* 付 莹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吉林 长春 130031)

喉癌喉切除术后的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指导

王天琦 杨立新* 付 莹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吉林 长春 130031)

目的 探讨喉癌喉切除术后的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指导,为临床上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案。方法 选择63例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实施喉切除术的喉癌患者,对其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进行指导,并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3例经喉癌切除术的患者,术后15 d左右均可进行发音,没有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患者术后2个月左右即可进行正常的经口进食。结论 对喉癌喉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指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喉癌喉切除术;发音吞咽功能;训练指导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原因与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病毒感染及职业因素等有关,其中关系最密切的为吸烟,据研究表明,世界上大多数喉癌患者都有长期吸烟史。喉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声音嘶哑、咳嗽、吞咽困难等。大部分喉癌为原发性的其中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而继发性喉癌是由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喉部的,一般较少见[1]。喉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但是手术后患者会失去发声器官,所以生活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我院为了探讨喉癌喉切除术后的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指导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特选择了63例已实施手术切除的喉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63例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实施喉切除术的喉癌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26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3.9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鳞状细胞癌,其中声门上型癌27例,声门型癌13例,声门下型癌12例,跨声门型癌1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喉癌部分切除术及候功能整复术。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喉部切除手术,所以患者可能会因担心以后无法说话而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所以护理人员应首先教会患者使用手势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然后护理人员应该积极热情的对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从而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提高治疗质量[2]。

1.2.2 发音功能训练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一般在术后7~10 d护理人员需开始鼓励患者练习堵管讲话,以食管语言代替正常语言。首先应教患者使用发音装置,主要教加压呼气,并同时用手堵住气管,使气流通过发音装置后进入下咽部从而发音。堵气管时一定要注意严密而不漏气,同时又不能过于用力而使食管段变形。然后练习发音,患者深吸气后,用手按住颈部气管的造瘘口,使咽肌收缩后气体挤向咽腔,以嗳气的方式挤送气体,造成喉咽皱襞的振动而使咽食管音发出,然后在咽腔、舌齿、口腔、唇、鼻腔等的参与下呈现语音声[3]。患者要进行反复练习,一般练习2周后即可学会气管发音。发音练习时应先从“啊”开始,然后数数,再进行简单的词语练习,最后讲话。练习时一般在白天,开始时要注意时间不能过长,防止过度练习而损害气管,最后是在晨间护理后与午睡起床后进行,当患者适应一段时间后,可逐渐增加练习的次数,但最多一天不能超过6次。

1.2.3 吞咽功能训练指导

术后4 d左右,患者的咽喉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此时护理人员要多鼓励患者每隔4 h做5 min左右的吞咽活动,患者吞咽时可尝试将少量的唾液缓缓地下咽,该活动可以帮助吞咽喉肌群提前恢复直辖动作。术后10 d左右当患者的切口完全愈合后,鼓励患者开始经口进食,此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向患者详细讲解经口进食的优势,使患者消除恐惧,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取端坐位,开始进食时可带鼻饲管,食物应为糊状,如面包、香蕉等,禁止食用流质食物;进食量应从少到多,并进行充分咀嚼后才能下咽,下咽时患者可适当的低头或寻找较舒服的吞咽体位,避免因进食不当导致伤口裂开,吞下一口应清理口腔1次,并咳嗽一下使肺内的气体排出。患者进食正常后可适当饮水,若饮水情况无明显不当,则证明患者的吞咽功能基本恢复。

2 结 果

本组63例经喉癌切除术的患者,术后15 d左右均可进行发音,没有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患者术后2个月左右即可进行正常的经口进食,没有出现并发症。

3 讨 论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咳嗽、颈部淋巴结转移等。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如吸烟、饮酒、病毒感染、空气污染及职业因素等。目前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再辅以化疗或放射进行治疗。但是手术切除喉癌病灶后,会造成发音功能的暂时丧失,往往会给患者造成生活上的障碍,但是通过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术后的发音和吞咽功能训练指导,即可在术后一段时间语言以及吞咽功能恢复正常,并可避免肺部感染、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为了探讨喉癌喉切除术后的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指导,特选取了63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喉癌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经康复训练后,发音和吞咽功能均恢复正常[4]。综上所述,对喉癌喉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指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1] 王萍,陈巧英,韩金玉,等.喉癌喉切除术后发声和吞咽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的体会[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19(10):68.

[2] 戴嵩,孙兴和,贾建平.喉癌切除术后吞咽功能恢复的康复训练[J].中国康复,2009,21(4):249-250.

[3] 蔡歆.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吞咽功能训练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1,2(1):34-35.

[4] 宋执华,刘冬香.喉癌喉切除术后的发音及吞咽功能训练指导[J].中国临床康复,2012,6(12):1840.

R739.65

:B

:1671-8194(2014)03-0050-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喉癌发音我院
I’m a Little Teapot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Playing with h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Playing with /eI/
ABCG2及其在喉癌中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Playing with u_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