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腑法治疗痛证举隅

2014-01-24冉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8期
关键词:通腑绞痛枳实

冉靖

通腑法治疗痛证举隅

冉靖

痛证 ;通腑法

痛证是中医学对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痛症的统称, 涉及多个临床学科。“不通则痛, 痛则不通”是对痛证总病机的概括,而“通则不痛”则指出痛证的治疗大法。因“不通”的原因颇多, 故“通”之法亦各异。作者运用通腑法治疗痛证, 收效卓著, 列案证之。

1 腹痛(急性胰腺炎并休克)

患者, 男, 40岁, 2013年2月14日急诊入院。患者于3 d前上腹部剧烈疼痛, 如刀割样, 向左胸、腰、肩、背放射, 伴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 四肢冰冷, 血压下降。查:T 37.8℃, R 28次/min, P 102次/min, BP 8/5.33 kPa, 面色苍白,表情痛苦, 神志朦胧, 颈软,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稍膨隆, 上腹偏左有明显压痛及轻反跳痛, 肝肋下1.5 cm, 质中, 脾未触及, 四肢冰冷, 病理反射未引出。血检示WBC 15×109/L, N 0.87, L0.13;血淀粉酶1260 U/L, 尿淀粉酶445 U/L。诊为急性胰腺炎并休克, 遂邀中医会诊。症见胸腹剧痛, 面色苍白, 四肢冰冷, 大便干结, 舌红, 苔黄腑实。热愈盛则厥愈深。法当泻火攻实以治其本, 方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芒硝、厚朴、枳实、柴胡、白芍各12 g, 延胡索、川楝子、黄芩各9 g,黄连、木香、草豆蔻各6 g。水煎取汁, 1日内连服2剂。同时予以补液和青链霉素肌内注射。次日患者腹痛大减, 神转清, 泄下大量污浊酱样稀大便, 血压13.3/10.7 kPa, 仍觉上腹痛, 并向左胸、腰、背放射, 伴口苦咽干, 肠鸣腹胀, 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此乃里热未尽, 邪寓少阳。法当表里双解,方用大柴胡汤加味:柴胡、黄芩、枳实、芒硝、大黄、白芍各12 g, 延胡索、川楝子、银花各15 g, 黄连、木香各6 g, 茵陈、薏苡仁各30 g, 1剂/d。8剂后再诊:仅见上腹隐痛, 精神好转,血压平稳, 舌苔薄黄, 脉弦, 血淀粉酶降至60 U/L, 尿淀粉酶120 U/L, 继用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调治数剂而愈。

按:本证腹痛乃属阳盛于内, 格阴于外, 内有阳明腑实,外有格阴肢厥(休克), 症情危急, 故急用大承气汤加味, 泻火攻实, 通腑泄热, 急下存阴, 以缓格阴肢厥之险, 并促进胰液之排空, 加强胰腺引流, 或可使充血、水肿易于消散而病除。

2 胃脘痛

患者, 男, 30岁, 2014年2月23日就诊。素有胃炎病史。患者3 d前因饱食燥热食物而见脘腹胀痛, 曾服胃舒平、普鲁苯辛等药未效, 遂来本处诊治。症见胃脘疼痛, 腹胀(拒按),口干苦, 纳减, 大便4 d未解, 小便黄, 舌红, 苔黄腻, 脉弦数。证属湿热与食积交结, 壅阻中焦, 腑气不通。治以通腑导滞,清中泄下。予小承气汤加减:大黄(后下)15 g, 厚朴、枳实、莱菔子各12 g, 谷芽、麦芽各15 g。服药1剂后肠鸣矢气, 大便1次, 量不多, 胃脘腹痛稍减。再服2剂后解臭秽大便2次,量较多, 腹胀消, 胃痛止而告愈。

按:本例患者由于过度饱食燥热之物, 使食积与湿热互结, 胃肠气机失常, 腑气不通而致胃脘胀痛。选用小承气汤加莱菔子、谷芽麦芽等以通腑导滞, 清中泄下, 腑气一通,积滞消除, 胃气得降, 中州得运, 气机通畅, 五脏六腑安和,胃痛悉除。

3 胁痛(胆绞痛)

患者, 女, 42岁, 2012年9月15日急诊入院。患者今晨右上腹骤然疼痛, 拒按, 痛引腰前及右肩部, 伴发热, 恶寒,口苦咽干, 恶心呕吐, 便秘, 尿黄。检查:两眼巩膜发黄, 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 莫非氏征阳性。血常规示白细胞13×109/L, N0.76。B超示胆囊炎、胆石症。证属湿热蕴结于肝胆, 肝络失和, 胆不疏泄, 结石内生。治以疏肝利胆, 通腑泄热。拟大柴胡汤加减:柴胡、白芍、大黄(后下)各12 g, 黄芩、郁金、枳实、姜半夏、姜竹茹各10 g, 茵陈、虎杖、金钱草、芒硝各20 g。连服2剂后泻下燥屎多枚及臭秽烂便, 右上腹痛大减, 呕吐渐止, 巩膜黄染较淡。再以上方去半夏、竹茹, 继服2剂后泻下稀黄便2次, 热退痛消而病愈。

按:本例湿热内蕴, 肝失疏泄, 胆失通降, 郁而化火, 熏蒸肝胆以致结石内生, 不通则痛。治拟大柴胡汤加减, 以疏肝利胆, 通腑泄热。俾腑气通畅, 胆汁通利, 湿热可去, 结石随消, 诸证悉除。

4 腰痛(肾绞痛)

患者, 男, 40岁, 2013年11月7日就诊。主诉右侧腰部阵发性绞痛, 伴血尿3 d, 尿频、尿急、尿短, 刺痛, 大便结,舌暗红, 苔白微黄, 脉滑数。X线摄片诊断为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0.6 cm×0.5 cm。尿检示红细胞(+ + + +), 白细胞(0~5),草酸钙结晶(+ +)。证属膀胱气化不利, 湿热蕴结下焦成石。治以泻热化结, 通淋排石。拟八正散加朴硝(后下)、金钱草各30 g。服药3剂后, 大便稀烂、臭秽, 日3~4次, 腰痛、血尿减轻, 小便频急、痛改善。再服5剂后排出0.5 cm×0.5 cm结石1粒, 腰痛、血尿顿消。X复查片示结石阴影消失, 病告痊愈。

按:本例腰痛(肾绞痛), 乃因湿热蕴结下焦, 膀胱气化不利, 不通则痛。治拟八正散加金钱草、朴硝泻热化结, 通淋排石。俾便通热泄石出, 膀胱气化畅利, 而诸症悉除。

2014-05-30]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猜你喜欢

通腑绞痛枳实
中药枳实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仲景运用厚朴、枳实探析*
绞痛不是脚痛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识别真假枳实
绞痛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
自拟通腑理气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