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肌无力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变化研究

2014-01-24梁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8期
关键词:肌无力分型氧化应激

梁勇

重症肌无力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变化研究

梁勇

目的观察及研究重症肌无力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6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观察组, 并以65名体检示健康的同龄人员为对照组, 将两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 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Osserman分型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血清TAC、SOD与CA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且其中Osserman分型较高者低于分型较低者(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相对较差, 且不同分型者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因此可作为疾病诊断及监测的重要依据。

重症肌无力;氧化应激状态;变化

重症肌无力是以骨骼肌无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 此类患者的治疗需求极高, 对于本病的诊断要求也较高。早期的诊断对于改善预后的价值较高, 因此临床对于诊断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多。而临床中与本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指标较多,对于这些指标的掌握对于临床的意义较高[1]。本文中作者即就重症肌无力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 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6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观察组, 并以65名体检示健康的同龄人员为对照组。对照组的65名健康同龄人员中, 男37名,女28名, 年龄17~73岁, 平均年龄(40.1±6.4)岁。观察组的6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 男27例, 女38例, 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40.3±6.3)岁, Osserman分型:Ⅰ型20例, Ⅱ型17例, Ⅲ型15例, Ⅳ型13例。两组的年龄与年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取两组研究对象的晨起空腹血5.0 ml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 然后将其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 检测指标为血清TAC、SOD与CAT, 然后两组的血清TAC、SOD与CAT水平进行分别统计与比较, 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Osserman分型者的检测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AS5.0。其中的年龄与氧化应激状态指标进行t检验, 而男女比例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的血清TAC、SOD与CAT水平分别为(15.25±2.53) kU/L、(82.65±7.89)nU/ml及(23.68±2.59)U/ ml, 观察组分别为(11.61±1.98)kU/L、(73.78±6.59)nU/ml及(15.45±1.72)U/ml。 观察组中Ⅰ型患者分别为(14.61±2.34) kU/L、(80.53±7.66)nU/ml及(20.51±2.34)U/ml, Ⅱ型患者分别为(12.54±2.09)kU/L、 (75.20±6.64)nU/ml及(13.20±1.49)U/ml, Ⅲ型患者分别为(10.15±1.86)kU/L、(70.32±6.32)nU/ ml及(16.46±1.84)U/ml, Ⅳ型患者分别为(7.81±1.64)kU/ L、(64.16±5.78)nU/ml及(10.02±1.33)U/ml。观察组的血清TAC、SOD与CA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且其中Osserman分型较高者低于分型较低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危害较大, 以女性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此类患者的免疫状态相对异常, 除此之外, 机体的较多其他指标也呈现出异常的状态, 对于这些指标变化状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疾病的诊断[2,3], 且对于治疗效果的监测价值也较高, 因此对这些方面进行探讨的价值较高。氧化应激指标是近年来临床研究较热的方面, 其对患者机体的整体状态反应价值较高[4]。本文中就重症肌无力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研究, 并与健康人员进行比较, 比较结果显示,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TAC、SOD与CAT等氧化应激指标呈现较低的表达状态, 同时Osserman分型较高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其水平也相对更低, 说明上述三项指标对于疾病的诊断与分型价值均较高, 临床检测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 作者认为重症肌无力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相对较差, 且不同分型者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 因此可作为疾病诊断及监测的重要依据。

[1] 陈玉萍, 王卫, 王中魁, 等.他克莫司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中华内科杂志, 2013, 52(7):567-569.

[2] 林婧, 李荣, 张曼, 等.小剂量他克莫司治疗难治陛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初步评价.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 8(3):181-184.

[3] 刘凌云, 佘世锋.因子分析在重症肌无力病例数据库中应用的研究.新中医, 2014, 46(3):87-90.

[4] 刘丽华, 王丽华, 王健健, 等.重症肌无力免疫耐受机制及治疗方法的实验研究进展.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 21(2):153-155.

2014-05-28]

112000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肌无力分型氧化应激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六)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