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

2014-01-24潘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8期
关键词:激光治疗高位下肢

潘亮

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

潘亮

目的分析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的是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进行治疗并将其作为观察组, 而将采用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进行治疗的69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数量、术中失血量等。结果和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在1年复发数、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数量、手术时间等方面上有着明显的缩短或者减少(P<0.05)。结论在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中采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可以使疗效更为显著。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腔内激光;联合治疗

外科多发病、常见病之一就是大隐静脉曲张,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其发病率在我国达到8.6%且多发于体力劳动人群和持久站立工作者, 其常规治疗是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且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术后并发症多、伤口较多影响美观、手术创伤大等[1]。随着近年来微创技术和相关设备的不断进步使激光闭合术在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和传统常规治疗相比具有疗效较好、恢复较快以及创伤较小等优点[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共有71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 其中女38例, 男33例, 患者的年龄分布在32~66岁, 平均年龄为50.7岁。根据国际静脉联盟的临床分级共有64腿静脉曲张伴下肢酸胀感、16腿曲张伴水肿、4腿曲张伴色素沉着和湿疹、1腿曲张伴愈合溃疡,将这7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此外, 将2004年1月~2007年1月期间采用常规治疗的69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对比, 对照组中女36例, 男33例, 患者的年龄分布在34~65岁, 平均年龄49.2岁, 根据国际静脉联盟的临床分级共有61腿静脉曲张伴下肢酸胀感、15腿曲张伴水肿、6腿曲张伴色素沉着和湿疹、2腿曲张伴愈合溃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观察组使用的激光治疗仪波长为810 nm, 超滑导丝0.035 in, 激光光纤口径600 μm, 导管F5r, 套管穿刺针18 G。在进行手术前迂曲浅静脉是由龙胆紫标记且腹股沟横切口为2~3 cm之间, 而卵圆窝区主要游离在大隐静脉的主干和属支且在距离大隐静脉与股静脉的汇入部大约0.5 cm处对大隐静脉进行切断, 而结扎和缝扎则是使用断端4-0丝线。对大隐静脉的穿刺使用的是18 G套管穿刺针, 在退出针芯后需将超滑导丝置入并将其推送至大隐静脉的高位结扎处,然后将导管沿导丝置入其中并在导丝退出后将光纤置入导管内, 在激发工作状态之后发射激光并后撤光纤, 而腹股沟的切口可以通过吸收缝线进行皮内缝合工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单侧手术时间平均为(50.0±10.0)min, 切口数量平均为(3.0±1.0)条, 术中失血量为(15.0±5.0)ml, 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5.0±2.0)d;对照组的单侧手术时间平均为(95.0±6.3)min, 切口数量平均为(5.0±2.0)条, 术中失血量为(50.0±20.0)ml, 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2.0±2.0)d。

此外,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瘀血的有2例、皮下索条状硬结的有27例、下肢局部麻木感的有12例、切口感染的有12例且在1年内复发的只有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瘀血的有8例、皮下索条状硬结的有25例、下肢局部麻木感的有23例、切口感染的有26例。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观察组在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主要是因为大隐静脉的瓣膜处出现瘤样扩张从而使下肢浅静脉和深静脉汇合处瓣膜失去了“单向阀门”作用阻碍下肢血液的回流, 而静脉血液一旦倒流就会使大隐静脉出现瘀血从而使静脉曲张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一般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穿弹力袜和药物等,而其中的穿弹力袜和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且只限于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在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 和传统常规治疗相比在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数量、手术时间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存在。不过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患者而言, 其病史较长病变较重会对整体疗效造成一定的影响且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在国内应用时间尚短仍需不断的研究和推广。

[1] 郭志刚, 李立彬, 高妍, 等.腔内激光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35):68-70, 73.

[2] 蒋叶平, 李创, 顾建萍, 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1, 05(6):1759-1760.

2014-05-19]

114011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

猜你喜欢

激光治疗高位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1~2月煤炭价格高位震荡 未来仍存较强支撑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高位算起更方便
牛肉价格居高位 挖潜提升自给力
短期内麦价或高位趋稳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分析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