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
2014-01-24本刊辑
国务院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
【本刊辑】据每日经济新闻2014年2月12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2月10日印发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传承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优良膳食传统”,并要求扶持国内大豆产业发展。
我国粮食产量去年实现十连增,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 193.5万吨,同比增长2.1%。《纲要》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5.5亿吨以上,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 kg。在具体的食物消费量上除了口粮外,食用植物油12 kg、豆类13 kg、肉类29 kg、蛋类16 kg、奶类36 kg、水产品18 kg、蔬菜140 kg、水果60 kg。提出“控制食用油和盐的消费量。”
《纲要》表示,在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时,要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牛肉、羊肉、禽肉供给比重。同时保障水产品供应。广辟食物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杂粮、木本粮油等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等产地初加工。
当前,粮食安全依然是以粮食产量为纲,主要作为油料的大豆地位下降。在东北粮食主产区,有地方官员过多地强调粮食的产量,使得政策导向上偏向于种植玉米,因为同等面积的玉米产量高于大豆产量,农民也乐于选择前者。
2013年,我国进口了6 338万吨的大豆,同比增加8.6%,进口量创历史新高,中国已成为全球头号大豆购买国。与此同时,中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大豆面积已从2005年最高峰的6 323万亩下降到2013年的3 105万亩,在8年间减少了一半,而且面积仍在下滑。
此次《纲要》也明确,要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大豆资源优势,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培育,扶持国内大豆产业发展,强化大豆生产与精深加工的科学研究,实施传统大豆制品的工艺改造,开发新型大豆食品,推进大豆制品规模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