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逆市进口猪肉,养猪人何去何从
2014-01-24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卷首语
双汇逆市进口猪肉,养猪人何去何从
本刊编辑部
2014年3月14日,双汇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买进的首批来自美国的13个集装箱共325吨冷冻带骨猪肉到达浙江宁波口岸。该企业计划持续从宁波口岸进口美国冷冻带骨猪肉,已从国家质检总局获得4500吨的进境许可。消息一出,立刻在养猪业界激起轩然大波。对于双汇进口猪肉的争议如火如荼,其中不乏针锋相对的观点,这大概是近年来关于某个公司某种现象最集中的公开论战了。
支持方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一是双汇进口猪肉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行为,无可厚非。从双汇集团的发展来看,虽然其起源于河南漯河,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发展为拥有100多家子公司、12万名员工、生产基地遍布欧美亚三大洲的大型跨国集团,其大股东双汇国际注册于英属开曼群岛。换言之,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养猪公司是双汇集团的生猪生产基地。在商言商,商人趋利,双汇进口猪肉是其集团内部的事,也符合国内国际贸易规则,虽然不合时宜,但养猪人集体的骂声再大,也挡不住双汇进口猪肉。二是2013年,中国猪肉产量5493万吨(国家统计局统计),累计进口猪肉58.4万吨(海关统计),双汇4500吨的进口配额,仅占全国猪肉产量的万分之0.82,占全国进口量的0.77%,对全国猪肉供应量影响微乎其微。三是虽然国内猪价跌破成本,但进口猪肉仍可获利,大批量进口便宜的美国猪肉成为大势所趋。四是强者生存,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小规模养猪场的关闭,真正让中国养猪业走向规模化、正规化,而不是极端化。
反对方也有对应的几个观点。一是中国的养猪人成就了双汇,羊尚知跪乳报恩,双汇即使不愿意去帮助一下这些可怜的养猪人,至少不应该让他们雪上加霜。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逆势而为,丧失行业责任感,其他大型企业均来效仿,生猪产业何去何从,发人深思。二是双汇的进口肉量虽小,但出现在敏感时刻,撬动作用和市场暗示不容忽视。三是认为在中国,并非规模越大猪养得越好,也不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大规模猪场”、“准规模化家庭猪场”、“合作社化的小规模”三足鼎立,这样既符合中国国情,又有助于行业整体的提升,同时兼顾到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四是认为双汇进口美国猪肉,战术上来说是为了消化美国公司的猪肉,战略上却是为了唱衰中国猪肉行情,致使很多养猪企业倒闭,这时候便是双汇大快朵颐的时刻(收购养猪企业)。
2013年4月5日,美国农业部及畜牧业官员称,中国政府已对美国生猪进口实施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性措施,但原因是担心一种致命的猪病毒会传入国内。2014年4月4日有消息称,一些匈牙利公司已获得向中国出口冷冻猪肉的许可。也有外媒在这一日报道称,中法政府新签署了一项贸易协定,最终允许法国猪肉制品进入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市场。
进口猪肉虽然对中国市场总量影响较小,且高速增长的态势难以持久, 但我们也看到,中国养猪业正在慢慢丧失其国际竞争力,不管是从价格上,抑或安全性上,远不能跟丹麦、美国等相比。我们要学习他们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经验,而不是一味地谩骂、嘲讽。我们要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科技水平,打破贸易壁垒,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等手段,来推动中国养猪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