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DWT散货船气囊下水工艺计算
2014-01-23胡飞荣
胡飞荣
(江西省港航管理局赣州分局)
1 引言
船舶气囊下水是我国独创的新型下水技术,该技术以其节省船厂投资成本、对坡道状况要求低、不损害船体、机动灵活等优点,为中小型船舶企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中小船厂,由于对船舶气囊下水受力分析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依据,通常只能凭经验估算,这给该工艺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建立船舶气囊下水的受力模型,重点根据滚动摩擦机理建立气囊滚动摩擦力的近似计算公式,进而确定船舶气囊下水下滑力。并以此论证了一艘1500DWT散货船气囊下水工艺的安全性。
2 船舶气囊下水的受力情况分析
2.1 下水过程受力分析
船舶在下水过程中的受力主要有:船体重力、气囊的支持力、气囊的滚动摩擦阻力、入水部分船体的浮力、绞车等的牵引力以及水对船体各种阻力等等。本文为船舶下水工艺设计,因此只考虑决定船体下滑运动的几种受力,主要有:①船体的重力G,其沿船台方向的分力Gsinα构成下滑力;②绞车刹车时,船体的惯性力mv/T;③气囊的滚动摩擦阻力f1;④绞车钢丝绳的牵引力n·f2(n为绞车钢丝绳的根数)。由此建立如图1所示的船舶气囊下水的受力模型。可在船体基线方向的建立平衡方程(1)
式中的G、船台坡度θ以及绞车放缆速度v可分别从船舶图纸资料和船厂资料中查阅计算得到,n为绞车钢丝绳的根数。以下重点分析气囊的滚动摩擦阻力f1的计算。
图1 船舶气囊下水过程受力图
2.2 气囊下水摩擦阻力F1的计算
船舶使用气囊下水时,气囊为弹性柱体,地面和船底平面可近似作刚体。气囊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的作用而产生弹性形变。弹性滞后损失,就是组成滚动摩擦阻力的主要因素。由于弹性滞后现象存在,滚动时消耗功与复原功之差,可用圆柱体所做的功φ与弹性滞后系数α的乘积来表示为αφ,这部分弹性形变能量就造成了滚动摩擦阻力
由刚体滚动理论可知当刚性圆柱体沿弹性基础滚动时,由接触区前部的压力引起的力矩:
式中:N为圆柱体全长上的载荷;b为接触面积的半宽。
将(4)式代入(2)式得:
由滚动摩擦系数的定义便可得到气囊的滚动摩擦系数:
式中:α为弹性滞后损失系数;b为气囊的接触面积的半宽;R为气囊的半径。
据有关资料,α≈3.3a,a为单轴拉伸压缩试验中对材料的滞后损失系数。橡皮的单轴拉伸试验表明a=8%,于是
气囊的运动看成是弹性柱体在刚性平面上滚动,其滚动摩擦机理与刚性柱体在弹性平面上滚动相同。因此,参照刚性柱体在弹性平面上滚动摩擦力的分析,气囊的受压状态简化为滚子在水平无滑动的滚动,且滚子上面的第二个平面用载荷N压住的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受囊受力图
在工程实际中,可以假设上表面的摩擦系数λ'与等于上表面的摩擦系数λ,忽略气囊的自重。由前述分析可得,最小滚动摩擦阻力为:
式中:λ为滚动摩擦系数;N为气囊承受的载荷;d为囊的直径。
3 实船下水计算
现用上述公式来核算一艘1500DWT散装货船气囊下水工艺中设备的安全性。船舶的主要尺度:总长72.10m,型宽13.46m,型深4.86m,空船重量 Q=530t,平底长度L=58m,方形系数Cb=0.824。船厂坡道较平整坚实,长度约120m,坡度θ1=8°。钢丝绳绞车牵引力为20t,绞车放缆速度为9m/min。船厂现有气囊规格为直径D=1m、工作高度H=0.24m的中压气囊。本船下水工艺首先按照《船舶用气囊上排、下水工艺要求》(CB/T3837-2011)计算出所需气囊个数N及校核气囊布置
本船下水时采用13个普通气囊,气囊长10m,直径1.0m,平均每个气囊承载407.69kN,气囊的充气工作压力为0.077MPa。
(1)气囊的承压面积
式中:P为单个气囊承重量;P1为气囊的充气工作压力。
(2)计算气囊接触面积的宽度S和滚动摩擦系数λ
由式(5)计算出每个气囊的滚动摩擦系数
(3)计算下水过程中气囊总的滚动摩擦力F2
由气囊漏气造成接触面积加大、道路不平整等因素,实际摩擦阻力F1=K·f1,K为条件复杂系数,一般K取1.1~1.4。本船K取1.2,计算出实际滚动摩擦阻力 F1=1.2×313.95=376.74kN。
由式(1)可得到绞车钢丝绳牵引力(4道钢丝绳)
因船厂绞车的牵引力为20t,即200kN,且采用的钢丝绳最小破断力为154kN,经核算该工艺满足设备的安全使用。
4 结论
该船实际下水过程是安全、成功的,通过实践证明以上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船舶气囊下水技术及工艺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相关技术和理论的进一步成熟,必定能够使得其应用更加安全,更加广泛。
[1] 船舶用气囊上排、下水工艺要求(CB/3837-2011)[S].
[2] 高岚虹,叶家玮.船舶纵向重力式下水的预测模型[J].船舶,2000,(4).
[3] 朱珉虎,孙菊香.船舶气囊纵向下水计算方法的研究[J].中外船舶科技,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