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特色与保护方式
2014-01-23张宝玉张金东张金海张金垒
张宝玉 张金东 张金海 张金垒
(宁夏张氏回医正骨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张氏回医正骨疗法是通过拔拉、复位、合位等传统正骨手法,采用世传回回接骨、金疮等自配秘方药剂,并以自制材料(包括小夹板等)外固定的方式,不开刀、不打石膏、不用金属物穿刺牵引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骨伤疾病的治疗方法。
张氏回医正骨疗法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这对于它的传承发展是一个新的契机。遵照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指导方针,通过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医药·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特色的分析和研究,探索适合其传承发展规律的保护方式,是促进其活态传承,实现保护工作目标,在保护工作过程中彰显回族医药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1 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的特色及价值分析
1.1 张氏回医正骨的历史渊源:回族医药是回族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借鉴、学习、吸纳中国传统医药文化,融合阿拉伯-伊斯兰医学文化,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医学文明。张氏回医正骨专科来源于历史悠久的“回回医学”,传承于清朝同治年间,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其诊治方法、处方用药,在回族医药专著《海药本草》、《回回药方》中均有直接或间接记载,独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张氏祖辈在民间行医看病百余年,足迹遍及宁夏及西北各地,治愈的患者遍及陕、甘、宁、青、新、晋、豫、云、贵、川等地,在群众中有着良好的口碑。近年来,“宁夏张氏回医正骨医院”经自治区卫生厅、吴忠市卫生局批准,已经在宁夏银川市、吴忠市落户,是中国西部目前唯一的回医学骨伤医院。
1.2 张氏回医正骨疗法传承谱系:张氏回医正骨、金疮、汤火伤等医术已有四代直接传承,谱系如下:
第一代传人:张华坤,清代同治年间由宁夏的白彦虎“十八大营”的随营医生用所携回回药给其治疗腿伤,并向他传授了制药和治疗技术,开始在民间行医,并广泛收集回回药方,研究回回正骨术,行医至百岁。单传子张成仁。
第二代传人:张成仁,1888年生,由父亲张华坤传授,行医至82岁去世。
第三代传人:张宝玉,1946年生,由父亲张成仁传授。2012年12月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医药(张氏回医正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6月获“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第四代传人:张金东、张金海、张金垒、张金萍、张丽萍、马莉、何梦娟、苏凤娟受父亲张宝玉传授。其中,张金东、张金海、张金垒分别被自治区、银川市、吴忠市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氏回医正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
1.3 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的主要特征
1.3.1 张氏回医正骨是古代阿拉伯医学文化与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相互结合、融会贯通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是两种医学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文化交流与创新的魅力所在。
1.3.2 张氏回医正骨传承谱系清晰,代代坚持传承和完善提高,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
1.3.3 张氏回医正骨将家传正骨方法与祖传秘制方剂相结合,回族正骨医术与回回医药相结合,在治疗各类骨伤中,不开刀、不打石膏,不用金属物穿刺牵引,能使骨折患者不伤元气,免受手术治疗之痛苦,并且疗程短、损伤小、痛苦少、经济实用,自成体系,别具一格。
1.3.4 张氏回医正骨采用望、闻、摸诊断方法,确定骨伤的类型;针对闭合型损伤、粉碎型骨折、开放型骨折、单折、双折的不同类型和损伤程度,治疗采用手法复位与世传接骨、金疮等自配药剂相结合并以夹板固定,辨证施治,属回医药外治法中的折伤范畴,民族特色浓郁。
1.3.5 张氏正骨行医问病重视民族习惯,药物与制剂中不使用回族忌用的成分。
1.4 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的重要价值
1.4.1 医疗价值:张氏回医正骨系回族民间医术与疗法,核心部分是家传正骨手法和祖制正骨秘方,简单易行,费用低廉,功效独特,便于推广,尤其在我国缺医少药的边远地区,这些医术疗法对回族及其他民族群众的身体健康起着积极作用。张氏回医正骨崇尚自然疗法,回族医药的医学理论观念与医疗实践,正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相沟通,回回医生行医问病,重视民族习惯,忌用回族禁忌的药物与制剂,保持回族习俗,是医者必备的道德之一。这些道德规范培养了一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回族医生,为回族和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贡献。
1.4.2 文化价值:回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卫生保健、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张氏回医正骨是张氏几代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骨伤临床医疗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整理出的丰富临床经验和行医感悟,疗效确切、特色突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间性和地域性,是回族民间正骨医学的典型医术。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张氏回医正骨医术也将会在交流中展示风采,发挥作用。
2 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的濒危状况
回医回药虽然在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上有独特之法,但由于回族医药长期散落民间,零星作战的局面难以形成集团优势,再加上文献挖掘整理不够、理论体系不完善、临床技术经验运用不足、保健品开发不足、回医教育缺失、人才资源匮乏、资金不足等因素,使得目前回族医药在中国发展步履艰辛。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回族医学的理论体系长期滞后,严重制约了应有的发展,只在民间以口耳相传得以延续,许多治疗经验和药方得不到系统发掘、整理、总结和归纳,以至逐渐失传。回族医药受到西医学的冲击,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目前不少医院、甚至中医院已基本放弃了传统正骨疗法,难以形成应有规模。张氏回医正骨的传承和发展,也受这些因素影响。
3 对张氏回医正骨应采取的保护方式的分析
3.1 通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传承和保护:国家及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实施,为张氏回医正骨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从2006年起,医院陆续将“张氏回医正骨”医术逐级申报成为第一批吴忠市、银川市级、第一批省级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保护基地。自从“张氏回医正骨疗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医院积极开展对这项医术的传承保护工作,通过成立保护管理委员会,设立非遗传承保护中心和评定医术传承人等三大措施,力图将“张氏回医正骨医术”传承好、发扬好。
3.2 建立回族医药医疗及科研等实体机构进行传承和保护
3.2.1 建立回医药医疗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中医药政策及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指引下,在自治区各级领导的指导、关怀和支持下,张宝玉分别于1986年、2003年和2004年在吴忠市马莲渠乡、银川市和吴忠市新区建立“宁夏张氏回医正骨医院”等医疗实体,逐步加强了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内涵建设,并伴随着回族医药文化的兴起与民族医学的发展而展现出奇异的光彩。
医院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自治区发展回医药的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努力做好传承保护各项工作。为提高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发挥回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医院于2010年通过竞拍方式取得了位于银川市兴庆区20亩医疗慈善国有建设用地,按照国家重点民族医医院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该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计划分二期建设完成,其中一期投资9000万元,用于建设医院主体综合楼、医技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张氏回医正骨研究所、医疗机构制剂室等业务用房18000平方米。第二期计划投资6000万元,用于建设回族康安、老年病托管中心及回医康复保健中心15000平方米,解决各族群众医疗及敬老病托的实际困难。项目完成后,医院床位将增加到300张,医护人员增加到200人,年诊疗患者预计将超过10万人,进一步为弘扬回族医药文化,推进回医回药传承保护与发展。
3.2.2 建立医疗机构制剂室:2004年,经自治区卫生厅、区药监局批准建立了制剂室,制订了“活血化瘀回药膏”和“接骨续筋回药膏”的制剂标准,获得自治区药监局批准注册,投入医院制剂生产,从而使回医药迈上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提高了回药膏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近日,根据“国家民族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需要,这两种回药膏开始在全区范围内调剂使用。“张氏回医正骨回药膏”已步入进一步研制和系列药品开发的时代轨道,初见成效。
3.2.3 建立宁夏张氏回医正骨研究所:2008年8月,经自治区卫生厅、民政厅批准,成立了“宁夏张氏回医正骨研究所”,旨在张氏回医正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回医学理论、临床应用及回药的开发研究,对回医学历史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进一步探索独具回族医学特色的各类治疗方法,为广大患者提供专业的治疗服务,并为我区、我国的民族医学增光添彩。张宝玉院长任所长;成员有社会各界民族医学专家、人文学者及张氏回医正骨第四代传人等。研究所正在启动《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的理论整理等工作。
3.3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3.3.1 师带徒工作:张氏回医正骨第四代传承人们受家族行医影响,均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及白求恩医科大学等医科高等院校,接受了正规本科院校教育。在此基础上,2005年和2012年,通过“自治区级第一、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跟师张宝玉主任医师,系统学习张氏回医正骨医术。如今,由他言传身教的第四代传人张金东、张金海、张金垒等已如期结业,张金东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
自治区师承工作顺利结业后,医院按照“张氏回医正骨疗法”传承与保护五年规划及保护方案,组织张金东、张金海医师进行院内师带徒工作,目前已经分别带徒3人,共计6人,在此基础上将继续带徒和培养接班人,为回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工作而继续努力。
医院还定期举办“医院学术经验交流会”,就关于“张氏回医正骨的发展概况、学术思想及治疗特色”的报告并与大家交流;全院医务人员相互学习,总结经验,会后将交流的论文进行整理,形成了我院《张氏回医正骨学术经验交流手册》,为以后的研究总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医院定期(每周1次)对全体员工进行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的专题培训班(每次2小时)。按照上肢、下肢、躯干骨折、内伤、外伤和骨病、烧伤、疮疡病的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专业内容进行系统培训。
3.3.2 成立“宁夏张氏回医正骨人才培训基地”:为贯彻全区中医药回医药大会精神,加强回医药工作和对我院的支持,2011年,自治区卫生厅批准我院迁建更名为“宁夏张氏回医正骨医院”并成立“宁夏张氏回医正骨人才培训基地”,为回医药的发展及培养大量回医正骨技术人才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3.3.3 开展张氏回医正骨特色诊疗技术培训
3.3.3.1 通过“全区回医药技术骨干培训班”进行张氏回医正骨技术的培训。2010年8月11日至13日“全区回医药技术骨干培训班”在银川市召开,为来自全区的回医药技术骨干进行了张氏回医正骨疗法技术的授课与培训,受到一致好评。
3.3.3.2 积极筹办“全区回族医药张氏回医正骨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班”宁夏“张氏回医正骨技术”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确定为国家公共卫生资金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确定在宁夏全区范围内推广应用。宁夏张氏回医正骨医院分别于2011年6月和12月在银川举办了两期“全区回族医药张氏回医正骨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160余人。
3.4 注重科技创新及张氏回医正骨的品牌发展战略
3.4.1 加强张氏回医正骨研究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快回族医药文献整理,开展回族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回医药临床诊疗技术应用研究。依托“宁夏张氏回医正骨研究所”,对回回医学历史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在张氏回医正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回回医学理论和临床应用及回回药物的开发研究。研究所将和自治区中医研究院回族医药研究所及宁夏医科大学回医学研究所等紧密合作,对《张氏回医正骨疗法临床治疗及诊疗技术》进行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一批回族医药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通过对传承至今的回医正骨科、回医烧伤科、回医疮疡病科等临床特色科室的建设和规范整理,对“张氏回医疗正骨技术”开展临床应用研究和推广,最终形成正骨、烧伤、金疮等三大类至少50项疗效确切、特色突出的回医药诊疗规范。
3.4.2 筛选回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开展回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服务。宁夏张氏回医正骨医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贯彻党的中医药民族医药政策,挖掘研究回医药诊疗技术,突出回医药诊疗特色。2012年1月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确定为全国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单位。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医院的回医骨伤科分别被自治区卫生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确定为“第二批自治区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民族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通过重点民族医院及重点专科项目的建设,宁夏张氏回医正骨医院有希望发展成为民族医特色突出、专科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管理规范科学、在全区乃至西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民族医医院,成为集回医治疗骨伤、回医骨伤暨养生保健理论研究、回药开发生产、回回医学教学实践基地于一体的回医骨伤康复中心。
3.4.3 宁夏张氏回医正骨疗法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启动。2012年12月28日,“宁夏张氏回医正骨疗法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张氏回医正骨将按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和要求,通过2013年至2016年三年时间,在项目建设方面,以“源”、“流“、”术“、历史为纲,重在挖掘、传承、弘扬、推广张氏回医正骨学术流派的特色学术思想和技术,突出其鲜明的特色达到流派学术指导临床,以临床推动学术发展的目的。
宁夏张氏回医正骨疗法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的启动,将在全面加强医院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宁夏张氏回医正骨疗法流派传承工作室的内涵建设和民族医学术创新,加强民族医专科建设,提高临床各科室民族医诊疗水平,培养民族医药优秀人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民族医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建设服务。
3.4.4 依托科技支撑及其成果,逐步完善升华张氏回医正骨疗法
3.4.4.1 科研课题:近几年来,张氏回医正骨先后申报承担了《2011年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回药验方‘仁宝张氏?’骨刺灵回药膏挖掘与产品研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承担了《2013年自治区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张氏回医正骨技术推广应用》;承担了《2013年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滑膜炎回药膏”的研究》;承担了《科技部回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适宜技术——张氏回医正骨技术的研究》等课题,通过学术及科研不断完善、升华张氏回医正骨诊疗技术,梳理在基层的适宜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为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及老百姓服务。
3.4.4.2 学术著作:通过对张氏回医正骨150年治疗骨伤经验的总结,参与编撰出版《张宝玉验方.回医荟萃》、《张宝玉学术思想.回医回药产业发展论著》、《张宝玉回医案.回医集萃》、《张氏回医正骨学术思想.吴忠回医回药研究成果文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医药·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特色的研究》等著作。
3.4.4.3 知识产权保护:张氏回医正骨现已获得“仁宝张氏?、张氏回医正骨”等5个注册商标,其中“仁宝张氏?”注册商标于2010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选为自治区著名商标。张氏回医正骨还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骨刺康回药膏”、“滑膜炎回药膏”的发明专利,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4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民服务
2010年4月17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7.1级地震发生后,张氏回医正骨医院会同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迅速成立“中国民族卫生回医药正骨疗伤救援队”赶赴灾区,用张氏回医正骨医术救治各类患者206人,院长张宝玉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0年9月2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宁夏活动周”期间,“张氏回医正骨”走进世博,在中国元素“回乡印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内,与自治区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起,向来自回乡印象参观的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了宁夏独特的回族文化,还为来自全世界、全国各地的观博游客,世博园的工作人员义诊患者近千人次,也为宣传回族医药非物质文化贡献了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