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吴兴区农牧对接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对策调查
2014-01-23屠炳江孙振国
屠炳江,孙振国
(湖州市吴兴区畜牧兽医局,浙江湖州313000)
湖州市吴兴区地处太湖南岸,自然条件优越,养殖业主要以猪、禽和羊为主,家庭式规模养殖场农牧对接水平较高,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1 农牧对接现状
1.1 畜牧业基本情况 吴兴区畜牧业总量不大。根据2013年调查,全区生猪饲养量23.88 万头、家禽饲养量1490.57 万羽、羊饲养量8.83 万只,各占全市的9.6%、27.43%、13.18%,全年肉类总产量26849.9 t,禽蛋产量3406 t,畜牧业产值7.25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2%。畜禽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埭溪、东林和妙西等3 个乡镇,集中了80%的生猪、90%肉鸡、85%蛋鸭的养殖。织里、高新区、八里店、道场和环渚等乡镇街道随着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畜禽饲养量逐年减少。
1.2 农牧对接资源利用情况 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还可促进种植业增产增收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近年来,吴兴区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治理和“五水共治”为抓手,以国家级生态区创建为平台,以生态养殖区域规划制定和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进为契机,大力推进农牧对接资源化利用工作,全区农牧对接资源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1.2.1 规模养殖农牧对接情况 全区生猪、湖羊、鸭和兔四大畜种共拥有规模化养殖场471 家、存栏畜禽23.38 万头(万羽,8.69 万猪当量),其中实施农牧结合生态消纳、资源利用的养殖场304 家、存栏12.13 万头(万羽),分别占养殖场总数和总存栏数的64.54%和51.88%。生猪存栏50-100 头养殖场110 家、存栏0.75 万头,其中农牧对接养殖场85家、存栏0.58 万头,分别占77.27%和77.33%;生猪存栏100 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40 家、存栏6.71 万头,其中农牧对接养殖场86 家、存栏3.73 万头,分别占61.43%和55.59%;羊存栏50 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62 家、存栏2.38 万头,其中农牧对接养殖场117 家、存栏1.72 万头,分别占72.22%和72.27%;鸭存栏1000 羽以上规模养殖场56 家、存栏12.65万羽,其中农牧对接养殖场13 家、存栏5.21 万羽,分别占23.21%和41.19%;兔存栏500 只以上规模养殖场3 家、存栏0.89 万只,全部农牧对接。
根据调查分析,小规模家庭式生猪养殖场农牧对接水平较高,主要在埭溪、妙西和东林,极大多数养殖场均拥有自家毛竹山林及苗木基地,农牧对接条件较好;较大规模猪场由于生态消纳地配套不足农牧对接水平较低。湖羊场和养兔场农牧对接水平较高;鸭极大多数在开放式水塘放养,污水产生量大面广,农牧对接难度较大,特别是污水生态消纳率低。
1.2.2 生态消纳地配套情况 按照有关部门要求,理论生态承载量按1 亩(1 亩=667 m2)耕地配套存栏2 头生猪计算,目前全区471 家畜禽养殖场合计存栏猪当量8.69 万头(除肉鸡养殖外),需落实生态消纳地4.345 万亩,但实际只落实生态消纳用地约2.67 万亩,配套率只有61.45%。全区现有林地53.56 万亩,耕地33.73 万亩,按照林地10 亩折算1亩耕地测算,全区拥有生态消纳耕地面积39.09 万亩,已落实生态消纳地面积只占可消纳耕地面积的6.83%,畜禽养殖排泄物的消纳空间较大。一方面,现有60%以上的畜禽养殖场配套消纳地严重不足,农牧对接不深,污染周边环境;另一方面,80%以上耕地面积得不到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总体分析,全区农牧对接程度不高,严重脱节。
1.2.3 排泄物资源利用情况 全区现有畜禽养殖场471 家、存栏畜禽23.38 万头(万羽),年产生干粪约4.57 万t、污水38.64 万t。畜禽粪便通过收集中心加工有机肥、堆积发酵后直接还田和生产沼气等途径,基本上全部综合利用。2011-2013年连续三年粪便资源化利用在97%以上。畜禽养殖场的排泄物生态消纳重点和难点在于污水沼液的消纳利用。据调查,目前畜禽养殖场的沼液(污水)生态消纳利用约为21.68 万t,利用率只有56.11%,全区约有16.96 万t 沼液没有得到消纳利用,是造成全区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
1.3 农牧对接工作推进情况 畜禽养殖排泄物处理难点是沼液的生态消纳利用,由于生猪和水禽二大养殖污水产生量较大,成为全区畜禽养殖污染重点。近年来,吴兴区加大生猪和水禽养殖量的控制,在禁养区内实施关停,在非禁养区实施综合治理和畜禽养殖场生态化改造和提升,落实生态消纳地配套;同时调整畜禽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开展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农牧对接资源利用工作。
1.3.1 制定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调整区域布局目前,吴兴区已编制完成了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方案和生态畜牧业布局规划。启动畜禽养殖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对禁养区内生猪和水禽养殖场进行关停,在非禁养区内对生猪存栏50-100 头小规模生猪养殖场和存栏1000 羽以上养鸭场进行综合治理,对存栏100 头以上生猪养殖场进行生态化改造和提升工作。
1.3.2 推进畜牧业与种植业融合一体化 充分利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省级以上项目建设,支持鼓励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种植基地,扩大种植业面积,提高种养结合对接,增强排泄物消纳利用能力。2010年以来,培育发展拥有种植消纳用地面积100亩以上的畜禽养殖场15 家、累计流转土地约2500亩,培育了东林宇恒、埭溪杨亩田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与种植业配套结合生态模式,培育妙西妙兴、埭溪宏远以家禽养殖为代表的生态养殖模式,培育八里店明锋、高新区太湖、埭溪绿州基地以湖羊养殖为代表的种养结合生态模式,涌现出一批农牧结合紧密、示范效果良好的典型。
1.3.3 开展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循环利用 近年来,充分利用省生态循环工程项目资金,已建成星敏、青联2 家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2014年实施建设南太湖、杨亩田等2 个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4 家处理中心全部投入正常运行后年收集处理畜禽粪污能力可达8 万t 以上。同时,大力发展沼气能源工程建设,2013 新建沼气工程2 家、新增建设沼气容量600 m3,新增沼气用户62 户,配套沼液综合利用设施,实施沼液肥田、肥林。启动生猪存栏50-100 头及鸭存栏1000 羽以上养殖场综合治理任务,按照“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要求,完成综合治理。
1.3.4 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 2010年以来,全区积极开展畜禽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活动,推进畜禽养殖“五化”建设,创建国家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2 家、国家级肉羊示范场1 家、省级示范场3 家、市级示范场10 家。通过示范场创建活动,改善了畜禽养殖场四周环境,对排泄物处理设施进行了维护,巩固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治理成果。
1.3.5 启动农牧对接沼液生态消纳工程 2014年以来,该区启动了畜禽养殖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其中重要行动内容之一是启动农牧对接沼液生态消纳工程,对建设沼液贮存池进行300 元/m3补助,2014年计划在农业园区及有消纳能力的基地进行布点建设沼液贮存池3000 m3。同时,建立沼液就地消纳和区域性配送消纳运行机制,提高沼液生态消纳资源利用水平。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吴兴区积极推进农牧对接、资源循环利用,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生态模式,全区畜禽养殖生态化水平逐年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1 种养一体化经营不多 全区种植业与养殖业一体化经营主体不多,全区农牧对接程度不高,影响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目前畜牧业与种植业脱节较为严重,多数畜禽养殖场没有配套种植基地就地消纳排泄物,总体上种养业结合紧密度不高、配套面积不多、农牧结合设施较差,制约生态畜牧业发展。
2.2 沼液资源化利用不高 目前全区畜禽养殖污水极大部分经污水池无害化处理,但处理后的沼液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一部分通过畜禽养殖场周边种植基地消纳利用,没有消纳地的畜禽养殖场往往将沼液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2.3 社会化服务机制不全 该区近100 多家猪场治理设施已经运行4-8年,部分设施已经破损,污水管网堵塞,污水池沼渣沉积,设施运行效果降低,需要社会化服务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保养。沼液区域性配送生态消纳资源化利用有效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没有进行有效对接,沼液直接排放污染环境。
3 对策与思路
农牧对接生态消纳利用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根据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要求,多举并措进行推进。
3.1 加强政策支持 畜牧业是一项弱势产业,承担着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并为畜产品供应、农民增收和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畜禽养殖农牧对接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从消纳地流转、农牧对接设施建设、有机肥使用补助以及规模化养殖场生态提升工程等方面给以支持,每年将农牧对接资金补助纳入财政预算,持续支持和推进。
3.2 完善社会化服务 养殖场治理设施维护、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处理、沼液配送消纳是农牧对接三个重要环节,应尽早出台统一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相关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启动畜禽粪便收集、治理设施维护保养以及沼液配送生态消纳等社会化服务机制,提高农牧对接程度。
3.3 落实主体责任 非禁养区内必须采取农牧结合、种养一体、适度规模的生态养殖发展模式,配套落实消纳地,实现畜禽养殖污染“零排放”,切实落实“谁污染、谁治理”主体责任,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动态监管,依法规范畜牧业排污行为,确保生态畜牧业发展要求落实到位。
3.4 强化宣传引导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是畜禽养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农业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和指导,普及养殖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环保意识及基本知识,增加污染防治责任、提高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