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司他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研究

2014-01-23梁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7期
关键词:乌司神经功能血流

梁勇

乌司他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研究

梁勇

目的 研究分析乌司他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情况。方法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组)25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方案加乌司他丁组)2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脑血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周与2周的脑血流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检测结果,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较大, 可有效改善脑血供。

乌司他丁;急性脑梗死;脑血流

急性脑梗死发生后, 患者的脑血供呈现相对较差的状态,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以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状态及脑血供为主, 而尽早的脑血供改善是所有治疗的基础与前提。临床对于本病治疗的用药较多, 其中乌司他丁在改善此类患者神经功能状态中的效果广受肯定[1], 但是由于其对脑血供影响的研究相对不足, 因此此方面的研究价值较高。本文即就乌司他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进行探讨, 探讨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组)25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方案加乌司他丁组)25例。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 男15例, 女10例,年龄39~79岁, 平均年龄(65.9±7.7)岁, 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0.5~13.0 h, 平均(5.2±0.8)h;病灶部位:基底节19例, 其他部位6例。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 男15例, 女10例, 年龄38~80岁, 平均年龄(66.0±7.5)岁, 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0.5~13.5 h, 平均(5.3±0.7)h;病灶部位:基底节18例, 其他部位7例。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梗死病程与病灶部位比例之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进行干预,主要给予患者扩血管、抗凝、改善微循环及神经功能状态等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的基础行加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 每次以10万单位的剂量进行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3次/d, 连续应用2周。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的脑血流指标(Vm及Qm)进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处理软件包为SPSS16.0,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的Vm及Qm水平分别为(13.78±1.55)cm/s及(6.01±1.05)ml/s, 观察组的Vm及Qm水平分别为(13.80± 1.53)cm/s及(6.02±1.02)ml/s。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 对照组的Vm及Qm水平分别为(15.21±1.63)cm/s及(7.15±1.11)ml/s, 观察组的Vm及Qm水平分别为(18.20±1.70)cm/s及(9.07±1.19)ml/s。治疗后2周, 对照组的Vm及Qm水平分别为(17.67±1.68)cm/s及(8.02±1.14)ml/s, 观察组的Vm及Qm水平分别为(20.83±1.75) cm/s及(10.27±1.25)ml/s。观察组治疗后1周与2周的脑血流指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检测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且危险程度极高的一类疾病, 此类患者的脑部血供相对较差, 对于神经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极大, 因此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需求极高, 需尽早进行脑部血供的改善及神经功能状态受损方面的改善[2]。临床中用于本病治疗的药物较多, 其中乌司他丁是近年来在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 关于其对各脏器的保护作用的肯定性研究较多, 但是对于本药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状态的影响研究却相对少见。本文中作者就此方面进行研究发现, 加用乌司他丁后患者的脑血流状态明显改善突出, 从而实现了尽早有效改善脑部血供的目的, 而这可能与乌司他丁的血管保护作用有关, 其为血供的改善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早期血供的改善[3]。

综上所述, 乌司他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较大, 可有效改善脑血供,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 赵良梅, 周长文.乌司他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1):31-32.

[2] 季云秋.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 11(11):68-69.

[3] 翁金森, 黄洁萍, 林静萍, 等.乌司他丁对大鼠脑梗死灶周围脑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福建医药杂志, 2012, 34(5):42-44.

2014-05-28]

112000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乌司神经功能血流
乌司他丁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