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经验探讨

2014-01-23孙海青陈和军李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7期
关键词:肱骨假体肩关节

孙海青 陈和军 李健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经验探讨

孙海青 陈和军 李健

目的 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复杂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例复杂肱骨近端3部分骨折、4部分骨折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术后按照美国肩关节医师协会(ASES)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主动活动范围和日常活动功能。结果 20例术后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48个月, 平均30.1个月, 患肩ASES 功能评价评分平均85.6分, VAS疼痛评价评分平均2.7分, 前曲上举130.1°(90~150°), 外旋35.0°(30~40°), 内旋T10水平。随访过程中, 20例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可进行日常活动, 无假体松动及脱位情况发生。结论 对于复杂肱骨近端骨折通过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 临床是可行的, 疗效明显。但治疗前应综合评估患者情况, 注意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建方案, 术中精细操作, 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 以保证患者的功能恢复。

肱骨骨折;近端;人工肱骨头置换

肱骨近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 是常见上肢骨折之一[1]。绝大多数严重移位性肱骨近端骨折发生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 尤以妇女多见。本文研究中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20例肱骨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临床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中20例患者系本院2008年3月~2012年4月收治, 均为肱骨骨折患者。其中男7例, 女13例, 年龄62~82岁, 平均年龄72.5岁。骨折部位:左侧骨折11例, 右侧骨折9例。骨折原因:9例跌落伤, 10例交通事故伤害, 1例砸伤。Neer分型:13例4部分骨折, 5例伴有脱位;7例3部分骨折, 3例伴有脱位。20例均为新鲜骨折,伤后到就诊时间1~3 d。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本组20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臂丛麻醉,沙滩椅位, 采用德国Link人工半肩关节假体, 取胸大肌三角肌肌间隙入路, 注意保护肱二头肌长腱, 清除骨折区血肿块,仔细辨认和确定肱骨大小结节及肱骨头及相连肩袖保护, 去除肱骨头, 并测量其长短, 作为假体大小的参考, 分离大小结节骨折块, 至肩关节, 以30~35°的后倾角将假肢对接髓腔,通过骨水泥进行固定操作。采用5-0普通缝合线进行缝合操作[2], 检查假体的松紧度及稳定性。视伤口出血情况放置负压引流。

1.2.2手术后处理 术后将患肢用支具或者高分子夹板屈肘90°位固定在胸前外侧, 肩关节维持外展中立位。术前术后常规静脉使用抗生素48 h, 如有引流2 d拔出, 必要时抗凝治疗。术后的康复分为3个阶段[3]:第1阶段为被动的辅助练习;第2阶段为早期的主动活动练习、抗阻肌力练习以及牵拉练习;第3阶段为在保证患侧肩关节恢复良好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练习。本组在术后第3周行钟摆式锻炼, 第6周行主动性锻炼, 效果也较满意。

1.3评分根据 患者随访时均采用美国肩肘外科(ASES)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通过影像学进行评估。

2 结果

20例术后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48个月, 平均30.1个月, 患肩ASES 功能评价评分平均85.6分, VAS疼痛评价评分平均2.7分, 前曲上举130.1°(90~150°)外旋35.0°(30~40°),内旋T10水平。随访过程中, 20例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可进行日常活动, 无假体松动及脱位情况发生。

3 讨论

3.1术前计划 术前常要进行健侧患侧肱骨全长X线检查,对患者所处情况进行判断, 确定患者损伤长度及手术操作角度, 通过CT及三维重建判断重建患者大小结节所需操作。情况复杂者, 最好手术时同时准备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的器械, 视手术中情况确定手术方法。

3.2假体操作技巧 术中操作时, 肱骨头的高度和后倾角的恢复是十分重要的, 手动扩髓直至髓腔挫碰到内侧肱骨皮质,确保假体的位置合适的要点之一是后倾角控制在30~40°, 可借助以下方法, 术中用手触摸患侧肘内外测上髁, 两者连线应与假体水平轴成30~40°;确保假体的高度位置合适, 这对恢复肩袖的张力和肩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至关重要。

3.3肩袖止点重建 术中操作前必须对患者的解剖位置进行复位, 关节重建中大、小结节的恢复是保证术后功能的重点。本组在术中测试肩关节活动功能良好后, 将肱骨大小结节连同肌瓣缝合于假体结节孔处, 再完整缝合假体周围软组织, 术后效果也较满意。

综上所述, 对于复杂肱骨近端骨折通过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 临床是可行的, 疗效明显, 但治疗前应综合评估患者情况, 注意治疗适应证与禁忌证, 根据患者情况, 选择合适的重建方案, 术中精细操作, 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 以保证患者的功能恢复。

[1] 汤剑斌, 樊天佑.肱骨近端粉碎骨折锁定钢板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对比研究.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8(1): 8-10.

[2] 刘军, 鲁厚根, 廖全明, 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比较.广东医学, 2012, 33(6): 842-844.

[3] 何帮剑, 金红婷, 吕一, 等.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对比研究.中医正骨, 2013(1): 26-29.

2014-05-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060106)

831100 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肱骨假体肩关节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手术的神经保护
肱骨髁部骨不连的治疗策略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