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性胃溃疡72例临床诊治分析

2014-01-23单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7期
关键词:胃底胃溃疡胃镜

单平

老年性胃溃疡72例临床诊治分析

单平

目的 探讨老年胃溃疡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72例年龄≥60岁的胃溃疡患者(老年组)及72例年龄<60岁胃溃疡患者(非老年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组胃溃疡患者在临床症状、溃疡位置、溃疡大小及治疗效果等方面与非老年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性胃溃疡临床症状多不典型, 并发症多, 临床发现老年出现上消化道不适症应尽早行胃镜检查, 及时诊断, 提高治疗效果。

老年性;胃溃疡;临床特点;治疗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 近年来,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老年胃溃疡患者。老年胃溃疡患者通常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胃溃疡患者, 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变等原因, 其临床症状多不明显, 且并发症较多, 因此诊治较为困难,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医师应熟悉老年胃溃疡的临床特点, 准确及时地进行诊断和治疗。现将本院收治的72例老年胃溃疡患者与72例非老年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2例老年胃溃疡患者(年龄≥60岁, 老年组)与72例非老年胃溃疡患者(年龄<60岁, 非老年组)。老年组:男47例, 女25例;年龄60~82岁, 平均年龄62.7岁;病程6个月~29年。非老年组:男39例, 女33例;年龄26 ~59岁,平均年龄40.5岁;病程3个月~17年。

1.2诊断 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 符合溃疡的病理改变。①临床症状:老年组上腹痛或上腹不适32例, 消瘦9例, 厌食12例, 恶心呕吐6例, 贫血出血13例;非老年组:上腹痛或上腹不适45例, 消瘦5例, 厌食6例, 恶心呕吐4例, 贫血出血12例。②溃疡发生部位:老年组:胃底8例,胃体14例, 胃角21例, 胃窦25例, 贲门溃疡4例;非老年组:胃底5例, 胃体10例, 胃角31例, 胃窦23例, 贲门溃疡3例。③内镜下溃疡大小:老年组:直径0.5~1.5 cm 37例,直径1.5~2.5 cm 22例, 直径>2.5 cm 5例, 形状不规则8例;非老年组:直径0.5~1.5 cm 42例, 直径1.5~2.5 cm 14例, 直径>2.5 cm 5例, 形状不规则11例。

1.3治疗方法 排除胃溃疡恶性的可能性, 然后根据溃疡的大小、部位、形态与胃酸pH值进行针对性治疗, 全部病例均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若单一治疗效果不佳, 再行胃溃疡综合治疗。抑制酸药物采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抗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口服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胃黏膜保护剂:维U颠茄铝镁片、硫糖铝等。连续用药6~8周后观察疗效。

1.4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胃镜检查与临床表现分三级疗效标准。治愈:溃疡面愈合, 腹痛消失, 无自觉症状;好转:

2 结果

老年组胃溃疡患者治疗6~8周, 治愈43例(59.7%), 好转12例(16.7%), 总有效率76.4%。非老年组, 治愈55例(76.4%),好转10例(13.9%), 总有效率90.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老年胃溃疡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老年人神经末梢疼痛感觉较迟钝, 加上长期伴有其他慢性疾病, 因此, 溃疡症状不明显, 或容易被掩盖, 给临床诊断造成难度[1]。随着年龄的增加, 高位溃疡的发生率增加, 本组资料, 老年患者胃底、胃体部位发生溃疡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 而胃窦、胃角溃疡发生率明显少于非老年组且溃疡面积大于非老年组, 可能是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慢性胃黏膜炎性反应由胃远端向近端移位, 老年胃溃疡发现不及时, 增加溃疡面积。因此, 在对老年人进行胃镜检查时, 一定要重视胃底、胃体等少见部位的溃疡, 以免漏诊。胃溃疡的治疗, 应合理用药, 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及病理检查结果合理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药物;如保守治疗疗效不明显, 应尽早根据手术指征进行手术治疗。本组治疗结果显示, 非老年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老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老年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 临床症状、溃疡发生部位、溃疡大小均有其特点, 且治疗相对困难, 因此,对60岁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食欲减退、黑便等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做常规胃镜检查, 及时确诊, 提高治疗效果。

[1] 吴文辉, 叶惠韶, 汤友珍.胃溃疡患者的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当代医学, 2011, 17(29):71-72.

467000 河南省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内科溃疡病灶<30%, 腹痛减轻, 自觉症状减轻;无效:溃疡病灶未缩小或自觉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14-04-29]

猜你喜欢

胃底胃溃疡胃镜
探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46例
白及多糖对胃溃疡大鼠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