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平教授运用清热燥湿解毒法治疗小儿外阴阴道炎经验分析
2014-01-23赵丽莹孙丽平
赵丽莹,孙丽平
小儿外阴阴道炎是女性幼儿最常见的妇科疾病,部分患儿反复发作,多发生在1~9岁的儿童[1],其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局部糜烂、外阴分泌物增多,或脓性、浆液性、血性,有异味,伴有尿频、尿痛等症状。临床体征以外阴黏膜充血,外阴或肛周皮肤发红或红斑为主。孙丽平教授认为临床上小儿常因外阴发红、幼童搔抓外阴、外阴痛、排尿困难或尿线分股来就诊,但由于婴幼儿自诉能力差及家长忽视等因素,常易延误治疗,致使其发生上行感染,引起泌尿系统疾病。
近年来针对小儿外阴炎的报道多集中在西医病原学研究方面[2],非特异性感染为最多,约占80%[3],最重要的原因是局部卫生不良[4]。而中医药的研究及报道较少,中医认为下焦湿热之邪泛滥肌肤所致[5]。孙丽平教授认为本病属于中医“湿阴疮”范畴,外阴为卑湿之地,居于带脉之下,加之肝之经脉络于阴器,阳明经脉起于宗筋,三经湿热,湿浊流注下焦,流连于外阴,湿热与外感邪浊合而为病,发为“阴痒”。若病久入络,逆于肉里,热盛肉腐,外达阴府,发为“阴疮”。临床治疗应从“清下焦湿热,解毒止痒”的角度入手,创立外洗之冰柏洗剂与内服之芩英地丁汤,并随症加味,内外兼治,临床取效,笔者有幸跟随孙丽平教授学习遣方用药,收益颇多,现将其经验报道如下。
1 孙丽平教授治疗小儿外阴阴道炎经验的学术思想
中药外洗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煎汤在患部皮肤淋洗、浸浴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孙丽平教授认为中药外洗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此外药液直接接触病灶,可加强药物吸收,并能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身体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明显缩短病程。因此中药外洗治疗小儿外阴阴道炎,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易为小儿及其家长接受。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篇》中论述:“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明·张三锡在《医学准绳六要·治法汇》中记载:“阴中痒,亦是肝家湿热,泻肝汤妙。”说明古人早已开创了用中药外洗治疗外阴病之先河。孙丽平教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自拟外洗冰柏洗剂,同时内服自拟芩英地丁汤,熏洗后配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黄连膏外搽,每每获效。
自拟冰柏洗剂外洗,药物组成以免煎中药冰片、黄柏、百部、苦参、蛇床子、金银花、威灵仙各1袋,开水冲开后熏洗,日一次。孙教授认为小儿外阴阴道炎为下焦湿热之邪客于肌肤,湿热蕴结,泛滥肌肤所致,故治疗小儿外阴阴道炎以清下焦湿热,解毒止痒为当务之急。冰片清热消肿,黄柏清泻下焦湿热、解毒,百部杀虫止痒,苦参清热燥湿、杀虫,蛇床子祛风、燥湿、杀虫,金银花清热解毒,威灵仙祛湿通络止痛,上药为伍,共奏清下焦湿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功。从现代药理研究分析,上药均有抗菌的药理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效,具有广谱抗菌、抗寄生虫、抗过敏、解热的作用[6]。治疗的同时,口服自拟芩英地丁汤,药物组成为黄芩、蒲公英、地丁、车前子、栀子、石膏、生地、淡竹叶、紫荆皮、白花蛇舌草、滑石、生甘草,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及病情轻重给予不同剂量。黄芩为君药,味苦、性寒,归肺、胆、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之功。蒲公英、紫花地丁二药为臣,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助君药增强清热解毒之功。车前子味甘、性寒,归肾、肝、肺经;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胃、三焦经;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滑石味甘、淡、性寒,归胃、膀胱经;白花蛇舌草味甘、淡、性凉,归胃、大肠、小肠经;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归肺、胃经;紫荆皮味苦、性平,归肝、脾经;生地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诸药为佐药,助君臣药以清热解毒外,能凉血消肿,收湿生肌。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肺、胃经,为使药以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同时配合外搽适量黄连膏,取其濡润、清热解毒之效,三者联合使用,相得益彰,临床疗效确切。
2 典型病例
张某,女,5岁,2013-02-12初诊。主诉:外阴瘙痒伴灼痛3 d。现外阴瘙痒、灼痛,分泌物较多,呈淡黄色。平素嗜好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甜性食物,大便干,2日1行,小便黄,并时有尿频、腹痛。查体:咽淡,舌红苔黄,心肺正常,以脐周部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外阴红肿。理化检查:尿常规未见异常。中医诊断:阴痒(湿热下注)。西医诊断:外阴阴道炎。治法:清热燥湿,解毒止痒。方药:免煎中药冰片、黄柏、百部、苦参、蛇床子、金银花、威灵仙各1袋,开水冲开后先熏,待药液凉后外洗,日1次。黄芩、蒲公英、地丁、石膏各15 g,车前子、生地、淡竹叶、紫荆皮、白花蛇舌草、滑石各10 g,栀子、生甘草各5 g。4剂,水煎服,2日一剂,每日3次口服。配合黄连膏,主要成分黄芩、黄连、黄柏、香油,日1次外搽局部。
2013-02-20二诊。前证减轻,外阴时有瘙痒,轻度疼痛,无尿频及腹痛,少量分泌物,舌红,苔薄黄。外洗药及黄连膏继续联合使用,口服方剂加地肤子10 g。继服4剂,煎服法同前。嘱家长平素科学护理,清淡饮食,注意外阴卫生。配合用药16 d后,外阴无瘙痒,无疼痛,无分泌物,无腹痛,舌淡红,苔薄白,病愈,随诊半年未见反复。
3 讨论
小儿外阴阴道炎是因小儿内外生殖器未发育成熟,雌激素缺乏,阴道上皮细胞内缺乏糖原,阴道内酸度低,抗感染能力弱,容易受感染,尤其是穿活裆裤幼女,更易发病。因此,幼女宜尽早培养排尿习惯及穿闭裆裤。
造成小儿外阴阴道炎的另一个原因与幼儿的生活习惯不良、外阴不洁有关,如大便污染、衣物接触、浴盆、游泳感染,或通过患儿家长交叉感染等。因而防治本病多予去除病因,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生素,但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致局部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且易致细菌耐药,使炎症迁延不愈。因此,相对于西药,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较为明显,其依赖性及毒副反应较小,且临床疗效显著。
孙教授认为,该患儿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及甜性食物,易化火生热,流注于下焦,泛溢外阴,则出现外阴瘙痒、灼痛。治疗以冰柏洗剂外洗,口服芩英地丁汤及外搽黄连膏,内外兼治,达清热燥湿,解毒止痒之功。二诊患儿病情减轻,主证未变,故守原方案不变,在口服药中加地肤子以解毒止痒。服药16 d后患儿病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孙丽平教授指出,对于小儿外阴阴道炎尽管可以治疗,预后良好,但因发病群体的特殊性,其不能正确地诉说症状,常用手指搔抓外阴,易造成表面皮肤黏膜损伤,加重病情。所以预防小儿外阴阴道炎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家长科学护理,注意小儿外阴清洁,一旦发现小儿外阴不适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1] 段淑东.285例婴幼儿外阴阴道炎发病情况分析及预防[J].中国妇幼保健,2012,28(15):2487.
[2] 杨冬梓,石一复.小儿和青春期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59-261.
[3] 陈文莉.幼女外阴阴道炎27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4(1):174.
[4] 田凤杰,张军成.小儿外阴阴道炎1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946.
[5] 冯艳.中药外用治疗小儿外阴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生:医学专业,2011,17(13):181.
[6] 杨亚玲.蛇床子散加味坐浴治疗婴幼儿阴道炎40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7,3(1):27.
(收稿日期:201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