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在乡村
2014-01-23
大善在乡村
物质贫乏不是美好生活,精神空虚、道德丧失更不是美好生活。
今天,发展起来的中国,不同以往。经济崛起中的烦恼,社会转型中的困惑,带来的是各种思想观念的冲撞交错,各种价值取向的集中呈现。在这样一个转型阶段,如果没有道德伦理的“准绳”,没有价值取向的“定位”,没有向善精神的“调适”,我们就很容易迷失方向。
古往今来,在广大农村,一直传承着孝老爱亲、邻里互助、践诺重义、知恩图报、自强不息、敬畏自然等大善大德。当今时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值得大力宣扬。
大善文化的原产地在乡村,乡村大善文化是中华大善文化源头最清澈的一泓甘泉。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里,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孕育了中国大善文化的根脉。从农忙的自发互助,到左邻右舍的相伴守望,不仅提高了耕种效率,还形成了互相帮扶、和睦相处的友善美德。从“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到“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农民的智慧和农耕经验,还给世人传递了一种敬天重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从缘起于农村、后被广泛流传的“二十四孝”,到互相谦让、邻里和谐的“六尺巷”故事,不仅使乡村的仁孝高义永成佳话,还为丰富中华传统美德提供了纷繁多样、各具特色的鲜活资源。“重孝悌、讲友爱、守诚信、尚感恩、敬自然”的乡村善德,是中华先民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结晶,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养分。
大善文化的根据地在乡村,中国农民是大善文化最坚定的传承者。回顾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舍生忘死、无私无畏的农民用小米滋养了革命战士,用小推车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默默奉献、敢于担当的农民节衣缩食,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大量原始积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农民筑牢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坚定基石,托起了中国制造、中国崛起的梦想和奇迹。农民,就是这样一个群体,用点滴的平凡与普通,对大善作了最真实、最有力的诠释。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善精神延续的“社会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大力弘扬。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凝聚起56个民族、13亿多人“一个家园”的归属感,根源就在于我们共同坚守“性本善”的理念,这是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集体意识,这是中华民族绵延已久的精神底线。从乡村传统文化中提炼、总结、升华出来的“敬孝爱亲、邻里互助、践诺重义、知恩图报、自强不息”等大善美德,则是我们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养料、形成高风大德的最佳起点。
今日的中国,坚守乡村善德精神,复兴乡村善德文化,是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在,也是我们建设中国梦的重要基石和关键一环。将乡村大善美德纳入到制度建设中、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深入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中,真正让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改革共识,也才能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全面小康社会。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今天,深化改革重任在肩,民族复兴曙光在前,我们引领社会思潮、凝聚改革共识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艰巨。但涓流汇海、垒土成山,我们相信,只要每个公民都把握好崇德向善的人生之舵,就定能积小我为大我、集小气候为大气候,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德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