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果树高效栽培技术实践与展望

2014-01-23文/陈

中国果业信息 2014年7期
关键词:生草套袋果树

文/陈 洁

【导读】 以品质为核心,节本、环保、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果树栽培管理技术是为新时代推动水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目前人们广泛实践的、成熟的高效果树栽培技术包括果园覆盖技术、果园生草技术、果实套袋技术、果园节水灌溉技术、克服大小年技术等。

水果是重要的农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需求不断增长,促进了水果产业的稳步发展。水果生产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水果产值在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和蔬菜,位居第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产经营环境的改变,传统的果树种植业受到了强烈冲击,以品质为核心,节本、环保、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果树栽培管理技术成为新时代推动水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广大农民朋友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紧跟时代步伐,依靠科学技术,在果树生产中积极实践与推广现代高效栽培技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就生产者广泛实践的一些成熟技术综合介绍如下,供业界人士参考。

一、果园覆盖技术

果园覆盖栽培是指在果园地表人工覆盖天然有机物或者化学合成物的栽培管理制度。果园覆盖可以调节土壤和地表温度,减少水分流失,提高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等。欧洲各国果树栽培中早就把果园覆盖作为一项重要的丰产栽培措施。根据覆盖物不同,果园覆盖技术可以分为四大类:

果园覆盖草或秸秆 将草或秸秆覆盖于果园空旷的土壤表面,能减轻太阳照射,减少地面蒸发,使土壤一年、一天中的温度变化幅度减小,并能稳定地保持土壤水分[1]。覆盖的草或秸秆在腐烂后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果园覆盖应在深耕改土基础上进行,并施入一定量的速效氮肥[1]。覆草应连年进行,以保持表层土壤稳定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和充分利用表层功能根群。长期覆盖的果园湿度较大,根系抗性较差,可在春季和夏季扒开树盘下的覆盖物,对地面进行晾晒,能有效预防根系腐烂病,并且促使根系向土壤深层伸展。此外,覆盖草时根颈周围应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有效控制根颈腐烂和冻害[2]。覆盖时,在草和秸秆上压土,能有效预防火灾和防止草或秸秆被风吹走。平原黏壤土果园一般不宜覆草。

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是指用厚度为0.01~0.02 mm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对地表进行覆盖,实现集雨、保墒、增温、抑制杂草等综合作用的节水农业技术模式。其特点是,通过起垄覆膜、地面覆盖,减少地表径流,抑制田间无效蒸发,保蓄土壤水分,增强作物抗旱能力,缓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覆膜前要先追施肥料且地面要整细整平,并在干旱、寒冷、多风及土壤解冻后进行覆盖。夏季进入高温季节时应在地膜上覆盖草秸等,以防根际土温过高。

膜草复合覆盖 膜草复合覆盖是将覆草和覆膜覆盖相结合的覆盖技术,既结合了两者的长处,又弥补了两者的不足。覆草后加覆地膜,解决了覆草后早春表层土温上升缓慢和土壤温度偏低的问题,同时加速了覆盖物的分解利用[2]。

覆盖反光膜 覆盖反光膜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树冠内膛光照强度,促进果实着色,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提高果实商品性。覆盖了反光膜的地方不利于杂草生长,且减少了病虫害,有利于果树生长发育。行间透光较好的果园,可以将反光膜稍打折皱,避免反射光过于集中灼伤果实。矮化密植园覆盖反光膜,应将其顺行铺在树下两边,反光膜与树冠外缘垂直;稀植果园,主要在树盘内和树冠投影的外线铺覆大块反光膜。

二、果园生草技术

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种植对果树生产有益的草,改善果园环境小气候,促进果园土壤表层水、肥、气、热、生物等肥力因素不稳定状态转化为相对稳定状态,能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扩大根系分布范围,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延长根系生长时间,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业环境污染,促进低碳果业发展,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是果园土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3]。果园生草是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生产的管理技术之一[4]。根据生草方式不同可分为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两种。

自然生草 自然生草是指在果园生长季节任其随杂草萌芽生长,人工铲除或控制不符合要求的恶性杂草,生草地不再有除杂草刈割以外的耕作活动[5]。自然生草的草种可选用当地自然生长的杂草资源配套种植,最好选用生长容易、生草量大,矮秆、根浅,与果树无共同病虫害,且有利于果树害虫天敌及微生物活动的杂草,如荠菜、野艾蒿、马唐、狗尾草等都可以自行繁殖[6]。自然生草对气候适应性强,自然繁殖能力强,易于管理,在多雨季节应及时刈割覆盖,一般一年刈割3~4次,8月下旬后不再刈割,不仅可节省大量劳动力,而且有利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理活动的协调。

人工种草 人工种草是指人工在果树行间带状种草。人工种草由于草的种类是经过人工选择的,因此能控制不良杂草对果树和果园土壤的有害影响[5]。人工种草可根据果园的具体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植株低矮,生长速度要快,鲜草量要大,覆盖期适宜,容易繁殖管理,再生能力强,且能有效地抑制杂草发生的草种[6],以白三叶草、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为好。

三、果实套袋技术

果实套袋技术是减少有害物质对果实的直接污染和提高果实外观品质的栽培措施之一,也是生产无公害优质绿色果品的重要手段[7]。果实套袋可以促进果实着色,改善果面光洁度,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等。卢柱雄等[8]对夏橙进行田间果实套袋与树冠盖膜防止夏橙果实返绿试验,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处理防止果实返绿效果极其显著。纸袋的种类有很多,应根据品种、地区的气候条件来选择使用适宜的纸袋种类。李向林等[9]对纽荷尔脐橙进行套袋研究表明,在贵州南亚热带低热河谷地区生产纽荷尔脐橙时,黄色单层纸袋套袋效果优于内层黑色双层纸袋。不同品种的水果套袋时间也有区别,例如锦丰梨在谢花后一周即可套袋,西洋梨在谢花后10~15天套袋,京白梨、光鸭梨套袋时期可晚一些。套袋前要注重果园病虫害的防治,且套袋应选择晴天无露水时操作,以避免滋生细菌,污染果面,影响果实品质。每袋套一个果且果实应悬空在袋中。除袋的时间应根据品种、着色情况、纸袋种类而定,一天中除袋时间以果面温度较高时进行为宜。

不过,近年业界对果实套袋技术的运用已有争议,指出果实套袋不仅增加生产成本和费时费工,而且对果实品质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根据生产和经营实际,合理利用果实套袋技术,已十分必要。

四、果园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人均拥有量仅为2 300 m3,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农田灌溉用水量为3 500亿m3,占总用水量的67%[10]。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节水灌溉技术尤为重要。根据果园灌溉条件差、农民收入低下的我国国情,必须选用成本低、高效、实用性强、设备耐用的节水灌溉技术。

渗灌 渗灌又叫地下灌溉,是将渗水管道(暗管)埋入地表以下30~40 cm,压力水通过渗水管道管壁的毛细孔以渗流的形式自下而上湿润其周围土壤。渗灌的长处就是可以减少株间无效蒸发和深层渗漏,使土壤不板结,不会破坏表层根系,同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并能防止根部病害相互传染;不足之处是地下管道造价较高、易堵塞、检修难,透水性强的土壤上渗漏损失较大。另外,渗灌促使土壤返盐,因此,此技术不宜在盐碱地采用。

滴灌 现代滴灌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末产生于以色列。它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通过管道滴入果树根部附近的土壤,滴水速度小于土壤渗吸速度,不破坏土壤结构,从而提高了土壤保水能力,也减少了无效的株间蒸发[11]。滴灌技术是最适合山地果园的一种灌溉方式,但不适于沙质土壤。崔金梅[12]在苹果园中应用地下滴灌的效果表明,地下滴灌具有节水、省肥、增产、增效作用,地下滴灌比沟灌节水78.5%,水分生产率是沟灌的1.74倍,水分生产效益是沟灌的1.62倍。

喷灌和微喷灌 喷灌是利用水泵将水加压后送到果园,通过布设的压力管道将压力水由喷头(水枪)射到空中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落在果树上的一种灌溉方式。它比地面灌溉省水30%~50%,省工25%左右,且不破坏土壤结构,可与施肥、喷药等结合进行。喷灌可用于地形复杂、土壤透水性强、地面灌溉有困难的山丘和坡地。但喷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作业受风影响,高温、大风天气不易喷洒均匀,喷灌过程中的水分蒸发损失较大等[11]。微喷灌简称微喷,是介于喷灌和滴灌之间的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它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到距地面不高的空中,散布成微小的水滴,均匀地喷洒到果树上和果树根区的地面上[13]。该方法具有节水、节能,水肥同步,操作方便及适应性强等优点。

膜上灌溉 膜上灌溉是我国首创的一种灌溉技术[13],它是在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将膜侧灌溉改为膜上灌溉,水流在膜上推进过程中,通过放苗孔和附加孔对果树进行灌溉。此方法可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在节水的同时还能够保温、保肥、抑制杂草的生长,具有投资少、灌水均匀度高、简单易行等优点。

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是利用沟、畦或格田等作为输受水界面,使进入田间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渗入作物根区、湿润土壤的古老而又广泛应用的灌水方法[14]。常见的果园地面灌水方法有格田灌、沟灌、穴灌等。虽然此灌溉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不过,在规模化的生产条件下,随着大型农业机具的使用以及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地面灌溉在灌溉均匀度和灌溉效率两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15]。同时,一些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如波涌灌溉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和田间闸管系统等,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益[15]。在改进地面灌水技术中,加入一些高新技术,能有效节水和提高灌溉效率。

五、克服果树大小年技术

果树进入盛果期后,每年产量都不一样,有的年份结果多、品质好,有的年份结果少、品质差,甚至出现不结果,这样的“大小年”结果现象严重影响了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为克服果树大小年现象,应根据果树的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加强水、肥、土综合管理,促进果树恢复旺盛生长;注意授粉,合理修剪和疏花疏果;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为树体能积蓄更多的营养物质创造条件,满足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需要,进而实现每年稳定结果、品质优良的目标[16]。近年来,日本推行“隔年交替结果技术”,能明显改善“大小年”现象,并且具有高品质、省力化等优点。技术核心是修剪和施肥技术结合应用[17]。祁春节等[17]对宽皮柑桔进行隔年交替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增产幅度达31.2%,生产成本基本持平且略有减少,而由于果实外观和品质的改善以及熟期的提前,销售价格上涨20%左右,果园整体经济效益提高了57.4%。

六、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果品需求量必将大幅增加,水果种植技术也会更加安全优质高效。同时,果园的基础设施与技术装备条件会一步步得到改善,果园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果实商品化处理和加工能力不断提升。

[1]郭晓仪,梁晓娟.果园秸秆覆盖技术[J].西北园艺,2009(6):35-36

[2]王金政,王少敏.果树高效栽培10项关键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34-38

[3]齐 鲁.果园生草技术[J].致富天地,2010(3):33

[4]张雪苗,张青霞,李丽平,等.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要点[J].中国果菜,2006(6):18-19

[5]梁俊江,王晓宇.果园生草在果业生产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4):140-141

[6]李芳东,孙玉刚,安 淼,等.浅谈果园生草[J].现代园艺,2009(11):61-62

[7]李良活.南方纸质水果套袋技术参数探讨及套袋选择[J].广西农业科学,2007,38(4):440-442

[8]卢柱雄,王宣英,李全德,等.果实套袋与树冠盖膜防止夏橙果实返绿试验初报[J].南方园艺,2011,22(6):14-16

[9]李向林,李金强,杨再英,等.纽荷尔脐橙果实套袋品质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1,42(7):771-773

[10]张会茹.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9):44-45,53

[11]郭绍杰,陈恢彪,李 铭,等.干旱区葡萄节水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园艺文摘,2012(6):162-166

[12]崔金梅.地下滴灌在苹果园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果树,2007(4):16-17

[13]牛锐敏,陈卫平,王春良.果园节水技术发展现状[J].北方园艺,2010(13):223-225

[14]史学斌,马孝义,聂卫波,等.地面灌溉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5,16(1):34-40

[15杨丽宇,刘咏梅.浅谈我国节水地面灌溉技术现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3):254-255

[16]金建良.纠正果树大小年技术措施[J].科技园地,2009,30(2):37

[17]祁春节,刘 进,曾光,等.宽皮柑桔隔年交替结果技术及其经济效益评价[J].中国南方果树,2012,41(2):55-58

猜你喜欢

生草套袋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果园自然生草及培肥技术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会翻身的长生草
盛花后45天套袋对苹果品质和防御病害最有利
套袋
自然生草可提高南丰蜜桔果实品质
苹果套袋后更需要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