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促进农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2014-01-23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农业产业科技

全方位促进农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创新促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力军,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更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国家主席习近平8月18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阐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再次强调要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近年来,我国农业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力量。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资源和人才储备不足,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不强,与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根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我国应强化各类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分工协作,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用、农科教企紧密结合。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应以基础研究为主,着重加强战略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地方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应本着解决本区域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原则,着重开展应用研究;企业着重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并尽快成为农业商业化育种,农药、兽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投入品,农机装备,渔船及渔业装备,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主体。各级职能部门也应当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或与优势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

企业主持或参与承担农业科技项目是促进农业科技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方法之一。有能力的企业自主设立课题开展农业应用研究,积极参与或主持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有利于企业发展自主创新。

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牵头组织实施有明显产业化特征的重大科技项目,参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及其地方创新团队、农业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和区域农业科技协作体系建设。在农作物与动物新品种培育、绿色高效生物农药及植保技术、生物饲料、生物疫苗、生物肥料、生物土壤修复剂、精准农业、动物疫病诊断试剂、农兽药残留快速诊断检测、新型疫苗等领域充分发挥企业作用,推动新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农业企业还应当参与到高效节能、资源高效利用农业产业模式的创新与推广中,加强自身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积极参与农业标准的制(修)订,为加速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贡献力量。

为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是企业完善创新机制,增强造血、输血能力的重要方法。企业可采用合理配置现有资金、项目资源的方式,自主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或与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并作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审核、认定参考条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试验站、农作物育种创新基地等布局,要兼顾有条件的企业作为建设或参与建设依托单位。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生物农业产业、农业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骨干企业与优势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实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体。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培育力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能力。

同时,各级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注重围绕企业和农产品生产消费需求,加快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农业技术转移和科技人才交流,开放共享农业科技资源。建立科企、校企合作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级、部级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检测(检验)中心、科研试验(示范)基地、种质资源库(圃)、农业数据库等科研设施与科技资源,要建立面向企业的开放共享制度。在符合国家安全规定、明晰并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农业产业科技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科技助我来看云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农业产业的改革与创新
科技在线